湯慧云

家訪是一場關于教育的雙向奔赴,更是一次讀懂孩子的良機。不同的家庭帶給我不同的認識或理解,讓我對孩子和教育有新的思考和體悟。
讀懂“追風少年”的需求
小茗從小身體特別弱,他如果受傷了,恢復得要比別人慢,也容易有并發癥,所以,父母特地叮囑老師少讓孩子做劇烈運動。但小茗喜歡在課間追逐奔跑。每每看到他瘋跑,我都提心吊膽,或耐心教育,或嚴厲訓斥,可他卻不以為然,繼續當“追風少年”。
當小茗又一次捂著額頭、皺著眉朝我走過來時,我又氣又急,邊教育他邊檢查他的傷勢。小茗自知理虧,低頭不說話。幸好傷勢不重,去醫務室做簡單處理后,我就送他回教室上課了。課后,科任教師雙手抱胸,怒氣沖沖,手里拿著一只造型精美的紙飛機對我說:“湯老師,小茗一節課都在折紙飛機,怎么說都不做作業。”我黑著臉把紙飛機扔進垃圾桶。
我決定去小茗家家訪,一是和家長溝通白天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二是就小茗的“追風”問題和家長深度探討。晚上家訪,我和小茗的爸爸媽媽熱情交談,小茗一直低頭不講話,趴在桌邊不肯走,生怕我告狀。我從前幾天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時小茗能準確說出人民幣上的圖案談起,表揚他的知識面廣。我問小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茗立刻抬起頭,兩只眼睛亮晶晶的,說:“我喜歡看書呀,書里都有。”說著還興沖沖地拿了一大摞書過來,要給我介紹。
我邊聽邊摸小茗受傷的額頭,小茗的媽媽也嘆了一口氣說:“這孩子身體弱,又喜歡玩,玩的時候又沒有分寸。我們總是怕他這里磕到,那里碰到,所以平常盡量不讓他出門,他也沒什么朋友。”我愣住了,瞬間明白小茗在學校為何如此向往“追風”的感覺。
小茗像聽不見爸爸媽媽說的話似的,還在推介他讀過的書:“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叫《孩子都喜歡的經典紙飛機110款》,里面有好多好厲害的飛機,最厲害的就是這個,你看!”
我接過話:“這個紙飛機有點眼熟。”小茗說:“對呀,就是我今天上課折的那個。本來是想下課送給您的,可惜被沒收了。”我驚訝地問:“送給我?為什么?”小茗說:“每次受傷都是您帶我去醫務室,我想謝謝您。”
我的心中五味雜陳,慚愧地說:“老師也謝謝你,但是下次不要上課折,好嗎?你還可以課間教老師折呢。”
幸虧這次家訪,不然我都不敢想象,一個孩子多么渴望和小伙伴游戲玩耍,但是老師和家長都以“不讓他受傷”為由拒絕。不了解孩子和家庭的情況,怎么給予他個性化教育呢?
于是,我和小茗商定交朋友的方式:在教室里玩桌面游戲、向同學推介自己看過的書、每周給他換兩個同桌、和同學一起照顧班里的植物等,他高興地點點頭。我和小茗父母商定:每周抽3天陪孩子一起在小區和同學玩,也歡迎同學到他家里玩。
一次家訪讓我領悟了教育真諦。無論是古訓“因材施教”,還是俗語“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了解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教師才能發現孩子的真實需求,進而采取合適的教育方法。
保護“小仙人掌”的自尊
走進教室,我看到小舒摘下眼鏡低頭抽泣,旁邊的小紅若無其事,手里攥著一把碎紙片。“怎么回事兒?”我走上前問。小舒不說話,小紅卻噘起了嘴巴。“老師,小紅把小舒的本子撕壞了。”一個同學大聲說。小紅大聲反復喊:“我就是討厭她。”
這已經不是小紅第一次無理取鬧了,我也生氣地對小紅說:“那你就站在教室里反省!”
小紅就像渾身長滿了刺的仙人掌,拒絕我靠近。于是,我決定到小紅家里家訪。
家訪那天,我剛走進小紅所在小區的大門,一個身影就躥到我面前,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老師,你真的來了?我還以為你騙我呢!”小紅媽媽笑著說:“她知道今天老師要來,興奮得不得了,沒吃兩口飯就跑下來,說要等老師。”走進家門,小紅迫不及待地拉著我走到她房間的陽臺,向我一一介紹:“老師,我要給你介紹幾個朋友。”
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望過去,有兩只肥肥的灰兔和一窩剛出生的小兔子。我說:“好可愛的兔子,是你養的嗎?”
小紅害羞地笑了。媽媽說:“這都是小紅養的兔子,細心得不得了。每天喂吃的,收拾衛生,都是她親自弄。兔子生育能力強,家里都養不下了,可她就是不讓送人,拿她沒辦法。”小紅急了:“我要確定收養人會好好待這些小兔子才送給他們!老師,我送你一只吧!”我受寵若驚:“你這么信任我嗎?”小紅說:“對呀,你來過我家,我們現在已經是好朋友啦。”
我似乎感覺小紅身上的“刺”軟了。第二天一早,我把小紅送給我的兔子帶到教室里。孩子們歡呼,圍著小兔子和小紅問個不停。看著小紅自信和得意的樣子,我知道她的自尊心開始被喚醒——可愛的小兔子得到小伙伴的喜愛,她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第二天,一本嶄新的本子出現在我的辦公桌上,小紅說:“這是我賠給小舒的。”我追問:“那我能問問原因嗎?你為什么要撕壞小舒的本子?”“因為她總是得表揚,還總是說我表現不好,得不到表揚。我不喜歡她,所以就撕了她的本子。”
原來如此。如果那天我和她這樣說:“我認為你是個好孩子,你這樣做肯定有你的原因,告訴我好嗎?”結果可能完全不同。想想那天在小區門口等我的小紅,不就是想讓我認可她精心飼養的小兔嗎?多么單純的孩子,她只是想要老師或家長的認可而已!
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比期待成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日常和孩子交往時,實事求是地對每個孩子表達認可和鼓勵多么重要!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想讓孩子知錯就改,聰明的老師和家長就應該維護孩子的面子,維護他的自尊。
新學期開啟,家訪還在繼續,家訪故事也還在繼續。這種面對面的家訪,心貼心的交流,讓我深切感受到:孩子有一百種模樣,教育便有一百種方式。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教育才會真正發生!(文中學生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