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
美國中小學暑期學校是在聯邦和學區的共同支持下,由公立學校利用暑期開展的一項課后服務計劃。在其百余年的發展過程中,有關部門不斷地調整暑期學校的教育目標和教育體系,形成了靈活的教學模式以及獨特的課程結構。
一、美國中小學暑期學校的組織實施
1.兼顧增益和補償雙重屬性的教育目標。19世紀末,為了防止兒童在暑期產生犯罪、溺水、走丟等問題,美國設立暑期學校用來監護和看管兒童。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美國基礎教育政策的變化,20世紀50年代,美國開始追求中小學教育公平,暑期學校承擔起幫扶弱勢階層、縮小學業差距、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的新職能。20世紀80年代開始,為提高國家競爭力,遏制學生在暑期普遍出現的學業水平下降問題,美國要求暑期學校將開設的目標重點落在提高學生學業質量上。一方面,暑期學校會提供額外的教學,幫助學困生鞏固和提升學業成效,以達到畢業或者升學的最低要求,彌補學生因家庭經濟狀況的差異而導致的學業成績差距,促使每個學生獲得公平的基礎教育機會。另一方面,學校也為學業優異者開設多項能力拓展的高級課程,以綜合提升學生各方面素質,暑期學校因此具備了增益和補償的雙重屬性??梢?,暑期學校更側重于在短期內維護正規學校教育的教育成果,防止中小學生的學業成效在教育空窗期出現滑坡式的大幅后退,為學生下一學年的學習打好基礎。這既符合美國現代教育體系的發展要求,也是推進美國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
2.靈活動態的教學安排。由于暑期學校的教學時間處于兩個學年之間,因此擔負著承上啟下的特殊責任。為了高效利用暑期時間,暑期學校采用靈活動態的日程安排和課程安排。在日程安排上,主要有集中式和分布式兩種模式。集中式暑期學校模式的時間安排為“兩極式”,學生有兩種時間段可以選擇。一種是在暑期剛開始的4~6周提供課程補習,相當于延長學年,主要目的在于鞏固學生已有學習成效。另一種則是在暑期末臨近開學的4~6周進行教學服務,幫助學生適應新學年的學習內容和進度。而分布式暑期學校則是安排學生在暑假期間每周參加兩天課程,共持續八周時間。在課程安排上,暑期學校在上午通常安排較為重要的核心課程,如閱讀、寫作和數學等,下午則安排休閑娛樂性質的課外活動。在各個學區的具體規劃中,暑期學校的教學安排也可以進行適當調整,以契合各學區的實際情況。
3.多元多樣的課程組織。美國暑期學校的課程內容與正規學校有所區別,它不僅需要提供學術性的課程,還需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因而在課程組織上趨向于多元多樣和個性化相結合,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例如,暑期學校既有以學術發展為取向的STEM課程,以及與之相關的各類競賽活動,也有以技能訓練為取向的游泳、藝術、武術等項目,以及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除此之外,暑期學校還提供以學生個人需求為導向的多種娛樂項目,如象棋、高爾夫球、戲劇、攝影、皮劃艇等。同時,學校針對學生未來發展需求,會提供實習指導、職業指導以及心理輔導等來幫助學生明晰未來方向,以更好地適應未來生存環境。
二、美國中小學暑期學校的教育特點
1.追求高效科學的時間安排。在整體的教學時間安排上,暑期學??紤]到每個學生的記憶方式和學習風格有所不同,在暑期初、暑期中和暑期末都組織了相對應的教學,學生可以根據自身上學年的學習情況以及暑期日程安排,任意選擇一個時段參與學習。在具體的課程時間安排上,暑期學校將最為重要的核心課程安排在學生精力最旺盛、記憶力最好的上午,使其能高效地把握STEM課程中的重點內容和概念,了解閱讀的方法、寫作的技巧等,激發學生學習潛力;下午則安排以休息娛樂為主的陶瓷、擊劍、騎行等課外活動,開闊學生的視野,從而全面有效地提升學生各方面素養。
2.傾向個性創新的課程活動。暑期學校在悠長的發展歷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追求學業質量的同時還具備了娛樂性,以多元個性化的課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出勤率。其多元的課程項目(如柔道、木工、烹飪、縫紉等實用技能)能夠激發學生各方面的潛能,而新穎個性化的數學、航空、機器人等課程的設置則突出了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教育特點,更受學生歡迎。在課程學習結束后,校方也會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學生以短片、短劇、歌舞等形式分享自己在暑期學校中學得的知識與技能。除了課程內容的個性化外,暑期學校的課程計劃、教學模式也與正規教育不同,它無需遵循嚴格規范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傾向于鼓勵教師大膽,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暑期課程活動的個性化和創新性不僅能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還能在不耽誤正常課業進度的前提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對我國教育現實的啟示
美國暑期學校的教育體系日趨完善,在課后鞏固中小學生知識、提升學生能力和素養上有著豐富經驗,推動著美國基礎教育的發展,這些為我國教育教學提供了參照和借鑒。
1.重視暑期托管,彌補學力損失。隨著“雙減”政策的穩健推行,加上政府有關部門對校外培訓班亂象的有力整頓,中小學學生的課業負擔有所下降,學生的課余時間得到了保障。但是長假期造成學生學力流失的現象不容忽視,假期內學生的安全問題更應當得到重視。因此,我們應當積極探索暑期托管的各類實踐,為學生提供安全、舒適和開放的學習場所,防止學生沉迷網絡甚至滋生犯罪傾向;應當采取合理措施鞏固學生上學年的學業成果,通過正規渠道為弱勢階層的學生以及學困生提供制度化的課外補習,縮小家庭階層差距帶來的教育不平等,給學生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暑期托管應當在堅持全面高效的原則下,幫助學生認清自身所處身心發展階段和認知特點,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強度、內容和方式,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標制訂有張有弛的學習計劃,不追求“內卷”式的“時間戰”和無針對性的“拔高班”,便于學生充分利用好假期來實現自我覺知與能力的提升。
2.兼容個性差異,發展學生素質。美國暑期學校的課程兼具娛樂性和學業性,給予學生較大的選擇空間。學生可以根據需求自主選擇是否參與活動、參與哪些活動,這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各方面素養的發展。素養是做事的能力,是對知識、技能、態度的統整與超越,素養與知識是包含關系,素養包含知識。我國的素質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各門學科知識及其技能,更強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要求和“高”要求,提出在“五育并舉”的基礎上,要以德育為先,突出學科關鍵素養。這就要求我們豐富課程種類和活動,設計和創新教學方式,多開展研究性教學和跨學科實踐活動,根據學生的學情和學習傾向進行針對性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傾注教育關愛,做到以生為本。
因此,學??梢岳谜n后延時服務開展戶外游戲、社會實踐、文體比賽等線下活動,拓展學生興趣面和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協調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提升學生社交素養。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和科技館,加強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的能力,使其真正領會知識的產生和運用過程,以此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些活動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親自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讓其敢于求真、求實和求異,以不斷提高科學素養。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責任編輯:王振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