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 云
勇于擔當的“銷售精英”趙康凱,默默用奮斗書寫燦爛青春,詮釋鐵血擔當與脈脈深情。
◇趙康凱堅守高海拔油站,綻放青春,乘風破浪。 攝影/趙 云
中國石油“最美青工”、新疆銷售有限公司先進個人、巴州銷售分公司優秀加油站經理、巴州祁曼先進工作者……貼滿這些成功“標簽”的,是一名入職8年的“90后”。高高的個子、白凈的面龐、大而有神的眼睛、靦腆的笑容、沉穩而有磁性聲音的他,僅用一年時間就從初出茅廬的“門外漢”成長為業務精英。他,就是中國石油新疆銷售巴州分公司的青年員工趙康凱。他乘風破浪、綻放青春的勵志故事在巴州分公司青年群體中引起不小反響,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追趕的目標。
2017年12月,趙康凱服從組織安排來到海拔3220米氧氣稀薄、天氣寒冷的新疆、青海、甘肅、西藏四省區交界處的阿爾金山依吞布拉克鎮。這里是位于315國道進疆第一站的眾和加油站。
“即使是躺著,海拔也不會降低、氧氣也不會增加,何不多干點實事呢?”就這樣,趙康凱在眾和加油站扎下了根。他用最短的時間克服了高原反應,迅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社會加油站低價競爭、青海加油站搶奪市場、山東地煉油品沖擊工礦用油等重重困難擺在趙康凱面前,都沒有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趙康凱帶領全站員工迎難而上,克服重重困難,親自裝油、押車、過磅,將成品油直銷轉成站前純槍銷售。同時,他們利用流動車開辟市場,送礦山、送鐵路、送工區、送隧道,提升了成品油銷量。
2019年,眾和加油站成品油銷售29200噸,超額完成全年主油任務22200噸,同比增長7000噸、增幅31.53%。
“作為一名青年突擊隊隊員,就要用實際行動揚青春之帆,以實際行動亮身份、樹形象,展現青年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為。”趙康凱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2019年8月,距離依吞布拉克40公里的若羌縣祁曼地區鐵木里克鄉,一場大雪導致依吞布拉克鎮至鐵木里克鄉的道路被融化的雪水沖毀,牧民、工礦員工被困,物資嚴重匱乏。政府、公安出動鏟車和挖機等設備搶修道路,救援牧民和工礦員工。
得知這一情況后,為了保障救援車輛用油,以及救援人員、被困牧民和工礦員工生活物資的供應,作為青年突擊隊隊員的趙康凱主動向政府申請參與一線救援,不分晝夜地為搶險現場運送油品。
在高海拔的地方,不僅要經受寒風刺骨的考驗,還要經受缺氧的考驗,稍微動一動便會氣喘吁吁,耳朵和手腳都凍麻木了。可即便如此,趙康凱毅然決定堅守在搶險保供一線,為受困牧民、工礦員工開辟一條生命通道。
經過40多小時連續奮戰,公路完成搶修,受困牧民、工礦員工被安全救出。這時的趙康凱,已經成了“雪雕”。
身為沖鋒一線的銷售人,他對家人有所虧欠。2020年,趙康凱原計劃要陪伴多病的父母到醫院治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這一計劃泡了湯。直到母親生病住院,一個個難寐的夜晚,趙康凱次次情難自抑、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想著病榻上剛做完手術的母親,他面露愧色:“我陪他們的時間太少了。”
身為加油站的帶頭人,趙康凱十分關心加油站每位青年員工的思想動態和工作表現。
疫情期間,加油站員工比醫護人員還要先接觸到進疆的未知人群,是名副其實的抗疫前沿。
為此,趙康凱在做好緩解員工心理壓力的同時,主動為辛苦值夜班的同事做宵夜,保證員工能夠有足夠的能量投入到油非保供中。
他總說:“加油站的員工們太辛苦了,要多補充營養才行。”他卻忘了自己也很辛苦,一直沖在前線。
2021年,趙康凱競聘到業務經營部,擔任直銷客戶管理崗職務。
在新的崗位中,他通過細化客戶普查活動,鎖定了重點工程客戶,靈活運用批零一體化政策,避免了客戶流失,讓客戶重新選擇自己。
目前,他所負責的客戶中,已有直批轉站前客戶12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中,G218線那拉提—巴侖臺公路建設、G0711線烏魯木齊—尉犁高速公路建設,兩個項目累計采購油品超過12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