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雄偉
蛾子,我老家俗稱“撲拉蛾子”。翅膀飛旋,觸角扇動,輕飄飄,撲棱棱,飛蛾翩翩起舞,精靈般在花朵間流連……我討厭飛蛾,源于大人們的一個揣測。他們說蛾子飛翔時,翅膀會抖落或白或灰的粉塵,人吸到嘴里后會變成啞巴。自此,我對蛾子便無端提防和討厭起來,把它們當害蟲看待,敬而遠之,望而生畏。
蛾子是昆蟲,變態發育,幼蟲無翅,長大羽化。飛蛾撲火、淡掃蛾眉這些詞兒是說給人聽的,卻以蛾子為示例、打比方,詮釋了蛾的英勇與優美。蛾子有趨光性,篝火和油燈是它們偏好前往的地方。不像螢火蟲成群往暗處聚集,飛蛾常獨自或成雙往燈火輝煌處靠近,三(對)足站穩,顫抖著觸須試探,凸出的復眼觀察。它靠敏銳的嗅覺辨別蜜源所在,如蜜蜂一般占領無限風光,采得百花成蜜,為己所用,受精、產卵、生長、發育——蛾子子子孫孫、年年歲歲繁殖,無窮匱也。
蛾子有種類繁多的亞科、亞種。白蛾和灰蛾在農家宅院里常有,綠蛾活動于菜地里,藍蛾很少見,是因為其隱匿于山溝和河岸,但藍蛾是最讓人驚艷的。藍色代表著純潔,代表著神秘與神圣,藍蓮花、藍寶石、藍調音樂哪一樣不讓人心魂陶醉?森林中有彩色的鳥,彩色的蘑菇,有的有毒,有的極富攻擊性,藍蛾卻像白蛾一樣飛來飛去,無憂無慮。我試圖接近它。但當人影罩住了蟲影,照相的鏡頭趨近它時,敏感的藍蛾便振翅騰空,飛離了那朵野花,不做絲毫留戀。
藍蛾子的藍不透明,帶著粉嘟嘟的質地,茸茸的,濃淡介于天藍色和海藍色之間。我見到的那只藍蛾子拇指大小,形單影只,脫離了蠶蛹,剛剛化繭成蝶的吧?見到遼闊的天空、芬芳的花朵,興奮得不能自持。其實,它不用警惕人類。人類熏蚊子,打蒼蠅,卻不會把不相干的蛾子怎樣。
夏日寫作,特別是悶熱的半夜,白熾燈光搖曳、朦朧,會吸引蚊蟲光顧。如果是萬惡的蚊子,我會果斷拍死它。多么希望訪客是漂亮的藍蛾??!蹁躚嫵媚,給你舞蹈,陪你細語……這是《聊齋志異》里常有的情節吧?蒲松齡白日里勞勞碌碌,在夜晚構思推理,謀篇布局,潑墨揮毫,寫出了一個個美麗的故事。故事里有動人的情節,有美好的意境,有真誠的寄托,有熱血的澎湃。靈狐、蟋蟀、花神、厲鬼都成為主角,卻并非惡貫滿盈,有的還充滿可愛良善的靈性,救人于危急存亡之境。從這個意義上說,《聊齋志異》不僅是一部短篇小說集,而是一部世態人情的百科全書,顛覆了人間與非人間,解讀了正義與非正義。
花園里,經常見到蝴蝶回旋著漫舞,蛾子也在上下翻飛。蝴蝶妖冶,是天生的舞者。蛾子簡樸,只有過日子的本能。其實蝴蝶與蛾子是同類,僅僅因為前者比后者體形大,前者體色雜糅,人們就把蝴蝶——這個音色好聽、意義豐盈的名字給了它!常??吹浇晃驳暮?。一只在上,一只在下,不是鏡面對稱,而是疊羅漢式的重合,落在樹上或花間。可能因為蛾子較為遜色之故吧,我接近它們的時候不多,發現藍蛾的機會更是鳳毛麟角,所以很少看到蛾類的交配?;蛟S它們自知不如蝶類上鏡,只是偷偷地進行吧。
蛾子不起眼,不聲張,這與封建王朝宮廷里的宮娥有幾多相像?。繉m娥枯守深宮,“一入侯門深似?!保刻靹谧?,不得自由。大多數至死見不到君王一面?!傲嚷涔判袑m,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淚濕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薄肮蕠Ю?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边@些都是唐朝的詩人們書寫宮娥的詩句,悱惻婉轉,對苦命的她們充滿同情與憐憫。
漢語里同音異義字不少,蛾與娥就屬音同義不同。如同動物與人,生理功能相仿,神經元的數量卻天上地下——人更善于動腦和思考,有思想,有豐富的靈魂生活!這是低級動物所無法比擬的。但“欲承王冠,必承其重”,在“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同時,人類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負荷和精神折磨,這又與鳥獸蟲魚們拉開了距離。可見,說人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一點兒都不為過!
書里有“驚鴻一瞥”的說法。我感覺人與人、人與物的相逢都是一種機緣巧合,好像上帝冥冥中的安排,可遇而不可求。藍蛾,只碰到一次,再到那個山谷,會看見別的屬種,卻不會是我遇到的那一只。季節變了,形態變了,使命和壽命也會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