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 李亞倫
施工合同是建筑在施工過程中以及交付驗收階段進行質量控制、進度控制以及投資控制的主要參考依據。施工方需要根據合同的內容進行質量的把控、材料的選擇以及工期的調整等。本文在論述中詳細地闡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合同管理與成本風險控制相關策略的研究,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為相關的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幫助與借鑒,促進我國建筑工程整體水平的提升。
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到了經濟穩定發展時期,建筑行業在規模得到快速提升的基礎上需要進行科學、合理、有序地發展。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雙方達成共識之后才能夠簽訂合同以及進行后續施工。合同管理全過程就是由洽談、草擬、簽訂、生效開始,直至合同失效為止。不僅要重視簽訂前的管理,更要重視簽訂后的管理。對合同進行科學管理對于提升建筑工程發展的合理性以及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控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位于廣西華林碼頭有限公司所中標的項目為研究對象,該項目為欽州港金谷港區金鼓江作業區19#泊位工程(以下簡稱為該工程)。該工程的主要建設項目為:5000GT低溫液化烴泊位,并且設置3個裝卸作業區,經過觀察與實踐發現該施工單位對于合同管理與成本管控措施仍有很大的優化區間,可以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施工合同管理與成本風險管控措施的研究。
1.能夠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因為需要采購材料、發放工資、租用設備等等設計大量的資金流水,并且有一部分資金的使用周期較長,需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管理,才能夠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通過合同的管理能夠對資金的流動提供一個非常可靠的法律保障,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有關于材料、設計以及工期等方面的經濟糾紛,施工方就可以通過合同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能夠保證施工雙方的共同利益。施工合同將會明確的規范雙方的義務以及責任,在雙方協調一致的情況下簽署,從而能夠確保雙方的共同經濟利益。在建筑項目中標之后,施工方應當對合同進行詳細的檢查,避免出現漏洞、條款不清以及義務責任劃分不清晰的情況。如果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間雙方出現了矛盾糾紛,則是可以根據合同中的條例進行解決。
1.對相關的合同制度進行完善。在本工程進行的過程中,發現廣西華林碼頭有限公司并未建立一個完整的合同管理制度,并且合同管理與檔案管理歸為一列,這為未來的合同管理工作的優化埋下了隱患。針對此種情況,施工單位應當建立一個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在雙方簽訂有關合同之前,必須要進行相對應的交底工作,明確自身所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在出現分歧的地方進行協商,達成一致之后在進行合同的簽訂,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現場的錄音,出現爭端時可以作為有利的證據,要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合同糾紛的出現。在公司內建立專業的合同管理室,并且配備專業的人員進行合同管理,對合同有關的內容進行保存與管理,并且負責合同的簽證、索賠、反索賠工作。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需要不定期的進行檢查與監督,一旦發現某一方由違約的行為就應當進行取證并且上報處理,從而進行下一步措施的研究。建立一支專業的合同管理隊伍,定期的開展培訓工作,其中包含有工程索賠和反索賠的意識以及技能、施工技術、施工造價、法律等相關的內容,從而確保檔案管理團隊能進行高質量合同管理工作,并且對合同的簽訂有著積極地幫助。
2.加強造價管理和合同管理之間的密切聯系。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應當重視造價管理的重要性,確保工程造價的管理人員能夠參與到施工合同的管理中來,對合同中所包含的結算方式、合同價款等內容進行核對與確定。并且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施工中的設計變化以及材料價格浮動等不穩定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從而確保合同的簽訂具有合理性。除了工程造價人員需要參與到合同管理中來之外,還需要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法律人員共同參與到施工合同管理中來,分析合同中可能會存在的隱患、威脅等。從而對合同進行合理調整,確保施工合同在造價管理、法律、施工技術方面具有合理性,滿足工程造價過程中風險控制的基本需求。
3.進行全過程的合同管理工作。合同中的相關條款需要進行有效落實,并且將其融入到工程施工的全過程中來,能夠更加全面地發揮合同管理工作的主體作用,促進施工水平的提升,將合同管理工作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針對此種情況,施工單位應當對合同管理的方法以及模式進行針對性的研究與分析,在人員建設的基礎上保證企業管理層能夠及時地調取相關的合同文件,從而進行分析工作,并且根據合同的類型進行分類工作,保證檢索的速度。現階段已經實現了電子信息技術與合同管理的融合,使用電子化、數字化的方式進行合同管理不僅僅能夠避免合同出現丟失、損壞的情況,還可以大大地提升文件內容檢索的效率,將合同的內容拍攝之后以電子檔的形式存入數據庫中,設立合同管理系統,在其中加入合同檢索、二維碼生成、人員權限管理、合同錄入等功能,能夠確保合同避免丟失、篡改情況的出現。
4.進行全過程成本風險控制措施的應用。在項目中標之后,首先需要進行施工組織的設計工作,施工組織設計是引導施工進行的主要內容,項目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發揮技術設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對技術方案的應用做充足技術論證,根據建筑設計要求、工期預算、成本等方面的情況對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法、材料、質量等方面進行最合理施工安排。根據計劃成本中所提供的數據進行科學的人員、材料、設備的配置設計,從而能夠在最佳的成本控制,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基礎上保證施工能夠足質足量的進行,以最經濟的方式進行施工設計,避免重復施工以及快速施工所帶來的成本、人力、材料的浪費。其次是技術方面措施的應用,在技術的研究主要是保證在成本控制的范圍內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案。因為施工方案涉及到不同的施工機械、施工方法、施工技術、施工工藝組織等等,能夠對施工成本產生影響的因素非常多,需要技術人員深入到施工一線進行施工難度、施工規模、設備供應情況的收集,然后通過不斷地比照與分析,從而選擇出最適合經濟、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降低工程成本。除此之外,施工企業還應當積極地進行先進施工技術以及施工工藝的引進,對所能夠選擇施工方案進行優化,進一步降低材料以及人工的損耗比例。再其次是經濟方面措施的應用,需要施工企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計劃成本實時制度,將成本控制的責任落實到實處,嚴格的控制好人工費用、材料費用的、設備費用的提交、審批、復核以及支出工作,優化審批的流程,相關費用的上報都需要具備相應的資質、材料,對每一筆支出都進行嚴格的審批,嚴格的控制實際成本不能夠突破原有的計劃成本。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合同管理與風險控制對于整個施工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劃分合同雙方的義務與責任,保證施工單位的合法權益不會受到侵害,并且為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針對此種情況,施工方應當重視合同管理與成本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進行針對性優化措施的設計,從而為建筑工程的正常開展提供保證,降低工程成本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