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 海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宋宏偉 上海市中醫醫院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中藥進補也受到了大家的廣泛推崇,冬蟲夏草、人參、石斛、枸杞、阿膠等補藥更是隨處可見。那么這些補藥到底有沒有用?應該如何選擇呢?
我們一聽到冬蟲夏草四個字,第一反應就是名貴和大補。該藥對于治療腎陽虧虛、肺虛久咳、腎不納氣等證效果顯著,且不易滋膩,無礙脾胃,從而成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
客觀地說,冬蟲夏草確實適用于肺腎兩虛,尤其是偏腎陽虛的人,然而中醫認為平衡是健康,陰平陽秘才是最好的身體狀態,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吃補藥,更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補陽氣,故服用冬蟲夏草,還需要準確辯證。其次,冬蟲夏草之所以成為大眾偏愛的補藥,就是因為其補力溫和,不易補而瘀滯。但同時也意味著用冬蟲夏草滋補身體的時候,需要達到一定劑量才能取得預計的效果,一般要20~30克,依照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超出了大多數家庭的經濟負擔,還需量力而行。況且滋補肺腎的中藥,并非只有冬蟲夏草一種選擇,而是品種繁多,比如肺陰虛可以用百合,肺氣渙散可以用蛤蚧粉,腎陰虧虛可以用枸杞子、桑葚,腎陽不足可以用鹿角膠和肉蓯蓉等,同樣可以起到不輸于冬蟲夏草的作用,而價格更是親民。
自古以來,人參一直都被奉為“補藥之首”和“百草之王”,人參的藥用價值極高,其身上幾乎每個部位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臨床上最被推崇的作用就是補虛,具體應用以補氣虛為主。然而不同品種的人參,其功效主治亦有不同,各自對應的適用人群也不同。
通常來說,人參分為三種:紅參(高麗參)、西洋參(花旗參)和白參(生曬參)。紅參性溫,適合陽氣不足,畏寒肢冷者;西洋參性涼,適合內熱偏盛,口干乏力者;白參則重在補氣,無明顯陰陽偏盛,單純中氣不足者更合適。
此外,重點說兩個需要注意的問題。第一,并不是存在虛就一定適合人參來滋補,如果兼有脾胃不足,濕邪偏盛,就暫時不適合服用人參,此類表現為:脘腹脹滿、周身困重、胃口不佳、大便黏膩。如果再服用人參,會導致助濕增邪,氣血瘀滯,反而會加重癥狀。需要在中醫師的診治下先祛除濕氣,再辨證進補。第二,野山參是上等的補氣佳品,有挽大廈于傾倒之力,越來越多的人會不惜血本,在家中常備野山參。其實野山參雖然補力專宏,但是更適合極度虛弱者和耄耋老人。掌握不好適應證,反而適得其反,況且價格極高,真偽難辨,故并不推薦作為居家補藥儲藏,相比而言,普通且價廉的生曬參雖然補力平和,但更適合日積月累的服用,副作用也更小。
經常可以聽到病人會問中醫醫生:“石斛是不是養胃的啊?我能吃點石斛嗎?”
中醫認為“胃為陽明燥土,故喜潤惡燥;脾為太陰濕土,故喜燥惡濕”,通俗地講,胃喜歡滋潤,脾喜歡干燥,石斛性微寒,入肺胃腎經,有滋陰,養胃,生津之功效,是一味不折不扣的具有滋潤作用的補藥。從這個角度來說,石斛確實有著養胃的作用,對于陰虛明顯的胃病患者來說,時常伴有口干、納差、便秘、失眠等癥狀,石斛對于這類人確實有著不錯的養胃效果。但也有相當一部分脾胃虛寒或者寒滯腸胃的病人,癥狀表現為雷鳴腹痛、大便稀薄、喜溫喜按、飲水或進食生冷后胃部不適,這個時候,石斛就不能服用了。另外,舌苔白或者厚膩的人,說明濕邪中阻,理應通陽化濕為先,具有滋陰作用的石斛也同樣不合適。
時下形容一個中年男人,都會用“保溫杯泡枸杞”這個說辭,其實這正是說明了一種社會現象,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已經與電子產品深度捆綁,各種導致人們低頭的電子屏幕幾乎霸占了全部的碎片時間。長時間的使用,觀看電腦和手機,對眼睛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視疲勞越來越低齡化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很多年輕人都會出現眼睛干澀,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癥狀。而枸杞子正是我們眼睛的頭號保護神。
枸杞子味甘性平,入肝腎經,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之功效。中醫臨床上常常運用枸杞子治療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目眩、眼目昏花,效果很好。中藥藥理學研究顯示,枸杞子中富含的β胡蘿卜素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后者可以生成視黃醇,從而提高視力。枸杞子還有預防近視,消除眼疲勞的功效,還可以預防青光眼、干眼癥以及白內障,這也是枸杞子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和高度用眼者的理由所在。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枸杞子分為紅枸杞和黑枸杞兩種,后者還富含花青素,更偏重于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推薦使用紅枸杞和黑枸杞采用1:1的比例,每日共20克,泡水喝。
另外,特別需要提醒的是,枸杞是有一定甜度的藥品,對于有燒心、反酸、噯氣等明顯胃食管反流癥狀的病人來說,建議把濃度降低,并盡量保持水溫溫熱,以減少增加反流的危險。
在傳統認知里,一說到阿膠,大家最常見的反應就是,補血養顏,美容煥膚,所以往往自然而然的被打上了女性專屬補品的標簽。事實上,在中醫理論中,陰不獨長,陽不孤生。并沒有哪一味藥物,是只有男性或者女性可以使用的,那么為什么阿膠在大眾視野里,就是被女性所獨享的呢?理由其實也很簡單,還是要從阿膠的功效與主治說起,阿膠為驢皮熬制的膠塊,味甘,性微溫,歸肺肝腎經,有補血止血,滋陰潤肺之功效,臨床上治療各種出血、貧血、月經不調、失眠煩躁。

阿膠首先是一味非常直接有效的補血藥物,女性以血為本,氣血充盈,脈道通利,則面色紅潤,膚如凝脂,所以阿膠對于女性的養顏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另一方面,阿膠在調經方面,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各種因氣血虧虛引起的崩漏和經期異常,都是作為君藥出現在處方中。
那么男性到底能不能吃阿膠,什么情況下才適合吃阿膠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有氣血,也可能出現血虛傷陰,同樣的,男性如果有口干、煩躁失眠、面目無華、久咳無痰的癥狀,也可以使用阿膠來進行調補,通過養血來實現“逆生長”。
關于阿膠這味補藥,還有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阿膠乃血肉有情之品,又出自哺乳動物,飲片本身有著一定的腥氣,在熬制阿膠的時候,需要用黃酒進行預制,建議浸泡12小時以上,并在隔水蒸的時候同時放入一定的生姜和紅糖,或者冰糖以達到調整口味和去腥氣的作用。另外阿膠性質厚膩,每日服用成膏,不宜超過5克,應細水長流。第二,當年生產的阿膠,性溫燥,即刻拿來入藥,易灼犯真陰,導致出現煩躁、上火等癥狀,阿膠主張越陳越好,越陳性越平和,建議有阿膠滋補習慣的人,定期購買儲藏,取三年陳以上的阿膠收膏服用,可避免溫熱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