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鳳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天津 300220)
產后尿潴留(urine retention,UR)屬于產婦在分娩后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類型,具體就是指尿液排出障礙而滯留于膀胱之中,各種分娩因素均可能導致產后UR的出現,如果無法得到及時的處理則可能導致產婦因為膀胱過度充盈而出現下腹脹痛與不適,對子宮收縮與產婦恢復有著一定的影響[1]。由此可見,在為產婦實施產后干預的過程中積極做好產后UR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臨床應用的各種產后干預措施所獲得的預防效果均有限,難以獲得讓人滿意的干預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產婦的更好恢復,避免和預防產后UR的出現就可以從中醫的角度出發,對更為理想的產后UR預防與干預措施進行分析[2]。本研究隨機從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在我院分娩的產婦中選取78例作為實驗對象,觀察在預防產后UR的過程中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所獲得的臨床效果與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本研究隨機從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間在我院分娩的產婦中選取78例作為實驗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n=39)與參照組(n=39)。研究組中年齡最大的產婦為37歲,年齡最小的產婦為23歲,平均(29.36±3.45)歲,孕周最長的為41周,最短的為37周,平均(39.23±0.42)周,初產婦有22例,經產婦有17例,總產程最長的為18小時,最短的為7小時,平均(11.76±0.52)小時,會陰完整、會陰裂傷以及會陰側切的產婦例數分別為6例、14例、19例;參照組中年齡最大的產婦為36歲,年齡最小的產婦為26歲,平均(29.22±3.56)歲,孕周最長的為42周,最短的為37周,平均(39.41±0.39)周,初產婦有24例,經產婦有15例,總產程最長的為18小時,最短的為6小時,平均(11.58±0.45)小時,會陰完整、會陰裂傷以及會陰側切的產婦例數分別為7例、14例、18例,統計學分析兩組產婦上述資料后可知,研究組產婦與參照組產婦并無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納入標準:①所有產婦均為足月、正常分娩;②水道穴位置并無皮膚紅腫、破損的情況;③產婦臨床資料完整;④產婦與家屬均知曉并了解本研究,簽署了參與實驗研究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存在其他產后疾病的產婦;②分娩前存在排尿功能異常的產婦;③心臟、肝臟、腎臟等重要臟器功能異常或者是障礙的產婦;④存在妊娠期合并癥的產婦;⑤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完成本研究或者是中途退出的產婦。
1.2 方法
1.2.1 在為參照組產婦實施干預的過程中所運用的方法為常規干預,首先要開展健康宣教,讓產婦與家屬了解自然排尿的重要性,讓其了解產后UR出現可能給產婦造成的影響與傷害,并通過耐心講解、安慰來緩解產婦對于排尿的緊張感與恐懼感。同時,也要鼓勵產婦多喝水,以促進尿液的形成與排出,告知產婦在有尿意時要及時排尿。在此基礎上,如果產婦存在排尿困難的情況,就要針對性地開展引導與干預工作,主要的方法包括音樂療法、聽流水聲等,促進產婦更好地排尿。
1.2.2 在為研究組產婦實施干預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為常規干預+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其中常規干預的方法、內容均與參照組產婦相同,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的具體方法如下:在為產婦實施干預的過程中要協助其選擇比較舒適的仰臥體位,之后找到水道穴,其所處的位置為關元旁開兩寸、天樞直下三寸的位置,對其進行按壓之后會有酸脹的感覺出現。在找到水道穴之后要由專業的醫護人員為產婦提供快速刺激按摩,首先,醫護人員的按摩動作要由上臂帶動,肘部微屈并使得手掌與前臂肌肉靜止性的強效有力,將所有的力量集中于環指、中指以及食指的指端,將其放置于水道穴位置后快速且密集地開展震顫運動,促進水道穴的震動感加強,并保證震動動作的連貫與有力,這一動作的持續時間在3-4分鐘之間,每分鐘的頻率介于300-400次之間。完成后醫護人員要將發力部位改為中指、拇指的螺紋面,為產婦垂直按壓,并在腕關節、前臂力量的帶動下對水道穴做回旋動作,使其有得氣感,持續的時間為2分鐘,每分鐘的頻率為120-160次。在實施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快速刺激還是按摩力度都要合理控制,不宜過大,尤其是產婦膀胱處于充盈狀態時,要控制好力度以避免損傷膀胱與軟組織。
1.3 評價指標 本次實驗研究的觀察與評價指標分別為UR發生率、排尿通暢感以及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和干預滿意度。
產后UR發生率借助UR的相關診斷標準[3]進行評價,主要涉及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條目:第一,產婦存在小便不利、排尿點滴不暢通或者是閉塞不通暢;第二,產婦尿道有澀痛感,小腹脹滿;第三,經過觸診發現產婦下腹部呈現膨隆狀態,膀胱充盈度較高,有壓痛感或者是按壓后出現不適感。產婦存在上述任何一個條目的情況則可以判定其出現了產后UR。
排尿通暢感借助中醫證候量化評分表[4]進行評價,根據其實際情況分別評價為0分(產婦無法排尿)、2分(產婦排尿不順暢、點滴而出且尿感艱澀)、4分(產婦排尿尚可,但是在排尿后有尿液殘留排不盡之感)與6分(產婦排尿正常且通暢,之后并無尿液殘留感),評分越高則表示產婦排尿通暢感越強。
首次排尿時間:從產婦胎盤娩出作為記錄的起始時間,直到產婦產生尿意并成功排出尿液為止。
首次排尿量:在產婦有尿意后為其準備小便器或者是盆,并在其排尿結束后運用帶有刻度的計量瓶實現具體尿量的測量。24小時出血量:借助計量型產婦墊實現血液的收集,每隔2-4小時(具體根據產婦的出血量決定)幫助其更換1次,并在每次更換后稱重計量,記錄24小時內的具體出血量。
干預滿意度通過發放自制干預滿意度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的內容涉及干預技術、干預態度、干預及時性、干預實用性等相關內容,調查問卷的最高分為100分,評分在65分以下為不滿意;評分大于等于65分,小于85分為基本滿意;評分大于等于85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相關數據資料的統計學分析工具為統計學軟件SPSS19.0,計數資料的表示與檢驗方法分別為百分數(%)、卡方(χ2),計量資料的表示與檢驗方法分別為均數±標準差(±s)、獨立樣本t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則表示數據結果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研究組的產婦例數為39例,其中發生產后UR的產婦例數為1例,計算后可知產后UR的發生率為2.6%;參照組的產婦例數為39例,其中發生產后UR的產婦例數為6例,計算后可知產后UR的發生率為15.4%,統計學分析后發現,研究組產婦與參照組產婦相比,其產后UR的發生率相對較低,兩組產婦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χ2=14.072;P=0.029)。
2.2 統計學分析兩組產婦排尿通暢感后發現,研究組產婦顯著差別于參照組產婦,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排尿通暢感分析比較
2.3 研究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與參照組產婦相比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分析比較
2.4 研究組的產婦例數為39例,其中有22例產婦對干預非常滿意,有16例產婦對干預基本滿意,有1例產婦對干預不滿意,計算后可知研究組產婦干預滿意度為97.4%;參照組的產婦例數為39例,其中有19例產婦對干預非常滿意,有14例產婦對干預基本滿意,有6例產婦對干預不滿意,計算后可知參照組產婦干預滿意度為84.6%,對比分析后發現,研究組產婦干預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產婦,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χ2=11.074;P=0.038)。
從中醫的角度進行分析,產后UR屬于“癃閉”的范疇,其發病的位置在膀胱,主要的發病機制為產后元氣大泄、氣虛下陷,腎臟與膀胱氣化失司,從而導致排尿困難與閉塞不通[5]。對于產婦來說,做好產后UR的積極預防與干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進產后恢復,避免各種不良情況的出現,而目前臨床在實施產后UR預防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干預方法包括健康教育、充分飲水以及心理療法、音樂療法和聽流水等,雖然可以獲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總體來說并不理想和顯著,無法滿足產婦的實際需要。從中醫角度進行分析后可知產后UR的預防需要以補氣利水為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改善產婦的癥狀與體征,因此,在實際干預過程中就可以從中醫理論角度進行具體干預措施的分析。
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是一種中醫干預方法,其中水道穴屬于一個相對較為重要的穴位,隸屬于足陽明胃經,位于下腹部,肚臍正中下3寸、居前正中線2寸的位置就是這一穴位的所在部位。水道穴這一穴位主治的疾病包括疝氣、痛經以及小腹脹滿和小便不利,所以對這一穴位進行相關作用可以達到固攝膀胱精元、幫助子宮收縮和促進水液運行的效果[6]。按摩則屬于中醫較為常用的一種技術和手段,通過對人體特定穴位的刺激、按摩可以激發其經絡之氣,對機體的生理與病理狀況均可以產生積極影響,具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和調理臟腑功能等功效,因此,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對產后UR的預防有著積極的作用與效果,可以開通閉塞、緩急止痛,促進其早期排尿,提高了排尿的順暢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產婦尿潴留發生率相對于參照組產婦來說明顯較低,P<0.05。”這一結果說明了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可以通過促進水液運行、促進尿液更好排出來,避免產后UR情況的出現。“統計學分析兩組產婦排尿通暢感后發現,研究組產婦顯著差別于參照組產婦,P<0.05。”這一實驗結果說明了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通過按摩刺激提高了逼尿肌的收縮力,提高了膀胱張力與膀胱內部的壓力,進而增強了產婦的排尿通暢感。“研究組產婦首次排尿時間、首次排尿量、產后24小時出血量與參照組產婦相比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這一結果說明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有助于更加快速地排尿,增加了產婦的排尿量,同時也促進了子宮收縮,減少了產后出血量。最后,“研究組產婦干預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產婦,P<0.05。”說明相對于常規干預,產婦與家屬對于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的認可度更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干預方式。
綜上所述,在為產婦實施產后UR預防與干預的過程中快速刺激按摩水道穴位干預是一種相對較為理想的干預方式,在減少產后UR出現的同時提高了產婦的排尿順暢感,縮短了首次排尿時間,增加了首次排尿量,有助于產后出血量的減少,獲得了產婦相對較高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