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蘭州市稅務局課題組



科技創新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變量,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能。高新企業作為創新發展的主要經濟主體,在引領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帶動地方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22年甘肅省科技廳、甘肅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甘肅省稅務局印發《甘肅省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作方案(2022-2025)》,進一步加大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力爭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600家,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集群。蘭州是甘肅省科技創新重要高地,做大做強高新技術企業群體是貫徹落實“四強”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本文從稅收角度出發,立足蘭州市稅務部門近年來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政策落實情況來看蘭州市企業的創新發展。
一、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自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頒布以來,國家相繼出臺稅收優惠政策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一是盈利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低稅率企業所得稅優惠。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二是虧損高新技術企業彌虧期限延長。自2018年1月1日起,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企業,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準予結轉以后年度彌補,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三是高新企業購進設備、器具可疊加享受一次性扣除并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允許當年一次性全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并允許在稅前實行100%加計扣除。四是發生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享受稅前加計扣除。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lOO%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200%在稅前攤銷。
二、稅收政策落實效應
(一)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有序推進,蘭州市產業集群規模領跑全省
2020-2022年,蘭州市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戶數從639戶增長到793戶,占甘肅省高新企業總戶數的46.76%。從稅收管轄區域劃分,蘭州市的高新技術企業聚集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高新區和城關區,以2022年為例: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共計793戶,其中高新區313戶、城關區163戶,兩區高新企業戶數占全市60.03%。高新企業的高集中度是做大產業集群規模的基礎,有助于開展園區建設,激活市場循環競爭機制,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發揮集群效應,做強區域經濟,落實“強省會”“強縣域”發展規劃。
(二)高新企業科技創新穩步前進,省會城市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突出
近年來,稅收對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持續升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逐步提高、加計扣除范圍不斷擴大、享受環節幾次前移,稅收紅利釋放幾何倍增,作為技術創新的前沿行業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成為研發優惠政策享受的主力軍。2020-2022年,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研發費優惠政策的戶數逐年穩步增加,從513戶增加到730戶;加計扣除金額從135197.42萬元增加到252584.82萬元,穩占甘肅省半壁江山,充分發揮了稅收促進科技創新的作用,體現出省會城市的高新行業站位及創新發展的領頭雁地位,引領全省高新技術行業科技創新穩步前行。
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出版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2》顯示,蘭州市創新能力指數為54.84,位于全國城市創新能力百強榜第44位,是甘肅省唯一入榜的城市。作為省會城市和區域創新高地,區域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對落實省委省政府推動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支柱。(2020-2022年度蘭州市高新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情況統計表見下表)
(三)優惠政策自主選擇,減稅賦能企業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15%低稅率優惠與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普惠政策(以下簡稱高新優惠、小微優惠)、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以下簡稱西開優惠)同屬于稅率減免類優惠,根據規定,企業可選擇最優惠的政策執行。
一方面隨著近年來小微優惠的力度不斷加大,加之電子稅務局申報環節對小微企業優惠條件實現系統自動判別、優先享受,高新技術小微企業享受小微優惠的戶數連續三年占比過半,分別為61.81%、51.52%、59.85%。
另一方面對高新技術非小微企業而言,相較于高新優惠的條件規定及填報要求,西開優惠政策計算更加簡單,填報更加簡便,因此符合西開優惠條件的高新企業更加傾向于選擇西開優惠,2020-2022年,蘭州市盈利高新技術企業享受西開優惠的企業所得稅減稅金額占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減稅金額的比例分別為58.56%、76.56%、71.49%。
企業自主選擇享受優惠政策,最大力度降低了企業的納稅成本,確保更大程度享受到國家的各項政策扶持,有效維護稅收的效率原則和公平原則,助推高新企業做大做強。
(四)彌虧期限延長,為高新企業成長添力
穩定的研發投入是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是推動科學技術整體進步的必由之路,但技術創新的高投入、長期限和不確定性對于成長期企業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導致創新型企業成長初期資金投入需求大、技術產品化周期長、投資回籠速度緩慢,在虧損壓力下負重前行。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2018年1月1日起,高新企業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最長結轉彌補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2020-2022年,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彌補虧損共計338戶次,彌虧金額合計240870.05萬元。
(五)優惠疊加效果拉滿,紅利釋放加力引擎
歸類于稅基式減免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在企業實際支出的會計核算基礎之上直接加大稅前成本費用的扣除金額,減少了企業的計稅基礎;歸類于稅率式減免的西部大開發、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低稅率優惠(自行選擇最優稅率),減少了企業的應納稅額,兩類優惠享受并行不悖,雙管齊下為企業發展創新注入更多活水。2020-2022年度,蘭州市同時享受加計扣除與低稅率優惠的高新企業從207戶增加到251戶,年均減免企業所得稅56806.40萬元,以稅收的“減”力推企業發展的“加”,以數據彰顯稅務部門“放管服”改革的落實力度和“減稅降費”的落實成效。
(六)高新企業領軍研發創新,蘭州市領跑甘肅省數字經濟發展
為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出臺《甘肅省“十四五”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強化原始創新,構建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推進以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為政府治理、經濟轉型、公共服務提供支撐。可見技術創新在數字經濟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從2022年稅收數據來看,全省共計2846戶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加計扣除金額779348.47萬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戶數1579戶,占享受總戶數的55.48%;加計扣除金額502804.76萬元,占加計扣除總額的64.52%。蘭州市共計1204戶企業申報享受研發費加計扣除稅收優惠,加計扣除金額342867.16萬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戶數730戶,占享受總戶數的60.63%;加計扣除金額252,584.82萬元,占加計扣除總額的73.67%。蘭州市高新企業申報享受研發優惠的戶數占比與金額占比都遠高于全省平均數,為技術研發持續性發展提供動力源,充分展現出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的帶動力,有力促推蘭州的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創新活躍度、發展活躍度均居于全省首位。
三、蘭州市企業創新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壯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
從2020-2022年蘭州市高新企業所得稅類型劃分來看,小型微利企業(以下簡稱小微企業)連續三年戶數占比65%以上。以2022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數據為例:蘭州市793戶高新企業,其中小微企業546戶,占比68.85%;小微企業當年稅前虧損325戶,戶均虧損93.05萬元,當年盈利用于彌補累計虧損60戶,戶均彌虧46.83萬元,合計虧損面70.5%;盈利納稅企業161戶,盈利面29.5%,戶均應納稅所得額93.14萬元。小微企業整體盈利空間較小,虧損面大,發展迫在眉睫。要在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結合全省全市經濟結構和發展規劃,選擇一部分優質小微企業,從融資、財政、產業鏈組合等角度加大扶持,幫助企業縮短成長期,加速融入市場大環境,擴大市場占有份額,提高競爭力和經濟貢獻率。
(二)做強高新企業,培育科創先鋒
近年來由于國家不斷加大對高新、中小科技中心等資格類主體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及金融支持力度,隨之出現部分不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編造研發投入數據、提供虛假資格認定資料、借助不誠信第三方中介機構惡意作假等形式獲取資格證書,騙取國家財政補貼、違規享受稅收優惠,破壞了公平公正的科技創新環境,降低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率。建議科技、工信、財政、稅務等各部門不斷完善聯合工作機制,加大數據共享力度,在資格類企業管理過程中加強聯動。在資格認定、編號獲取環節,把嚴入口審核,從源頭上防止渾水摸魚的企業進入名單;在資格有效期內,要加強名單內企業的持續管理和經營狀況評估,及時取消不符合條件的企業資格,建立能進能出的企業管控模式,防止轉型焦慮催生出的假創新,提升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意愿,提增科創質效和科學技術進步率。
(三)優化產業結構,系統推進技術創新
以《蘭州市貫徹落實“強科技”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7年)》為統領,立足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特色農業等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加快園區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創新驅動骨干企業培育、大品種培育、產業鏈培育,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品牌建設、產業聚集等方面下功夫,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更多產業龍頭、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發揮“四梁八柱”產業集群優勢和鏈主企業的引領作用。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打造上下游一體化產業鏈經濟圈,創建協同創新的“鏈長制”科技支撐體系,推進技術創新系統化進程,激發規模經濟效應,打造未來經濟發展新動能和新增長點。
(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2023年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2020-2022年,蘭州市的科技成果登記數連續三年超過1000項,高居全省首位,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基礎優勢凸顯,接下來要在科技成果就地轉化上下功夫,構建“產、學、研”全鏈條科技服務經濟體制,培養職業技術經紀人,促進科研成果盡快流向企業生產一線,快速實現科技創新研發走向成果轉化應用,引導經濟結構調整,布局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促推本地區經濟實力向好向強。(如下表所示)
(五)構建人才梯形戰隊,提升技術創新軟實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間內科技、人才、創新事業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于蘭州市來說,要打贏新時代科技攻堅戰,人才是關鍵因素,首先要加大科技人才引進力度,在“孔雀東南飛”的情況下另辟蹊徑,建立完善“柔性引才”機制,靈活用好顧問指導、短期兼職、項目合作、候鳥服務等方式,通過人才短期區域流動工作引進先進技術。其次要加大本地人才的培育力度,跳出一味“優待”外來人才的同質化競爭怪圈,加強對現有本土人才的持續性培養,提高現有科技人員的整體素養。最后要加大科技人員的留住力度,在人才服務年限上做文章,堅持引才為先,留用為本,考慮以股權激勵、發展增值共享等企業未來發展力留住人才,增強其認同感與歸屬感,建立人企發展一體推進的模式,更好激發人才活力,提升城市吸引力,推進科技創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