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卿
通過認真研讀《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一書,我深刻感悟到習近平總書記的為民情懷、戰略眼光和實干精神。1982年3 月至1985年5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正定工作了3年多,騎著自行車跑遍正定的每個村落,經常在正定縣大街上放個辦公桌現場接待群眾,扎實細致地了解縣情、發現問題、收集民意,同正定人民“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現在正定人民仍然習慣稱為“老書記”。新時代承載新使命,新征程激發新動力。作為縣政協主要領導干部,要繼續加強學習,樹牢群眾觀念,創新工作思路,提升履職能力,更好發揮人民政協獨特優勢,以高質量履職推動趙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講政治,堅守“政協初心”。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民政協必須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包括各民主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各界人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是成立政協時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要深刻把握“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引導和帶動廣大政協委員,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創新舉辦委員培訓班、專題講座、專題調研等形式,組織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對表縣委要求,明確履職重點,找準履職方向,切實把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行動自覺。要深化委員讀書活動,增強學習內容的廣泛性和學習方法的多樣性,切實提高政協委員的理論水平和履職能力。
善作為,貢獻“政協力量”。人民政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為人民服好務,既是政協鮮明的底色,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要站穩人民立場,踐行履職為民,深入實際體察民情,傾聽人民呼聲,反映人民訴求,集中人民智慧,切實把人民政協為人民貫徹到履職全過程各方面。要找準協商的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協商、界別協商、對口協商,積極開展“微協商”“家門口協商”等便捷高效的協商活動,努力形成更多高質量的調研成果,提出更多高水平的提案和意見建議。要采用監督性調研、民主評議、專項民主監督等形式,針對民生實事等工作開展民主監督,使民主監督的過程成為發揚民主、理順情緒、凝聚共識的過程,成為廣泛協商、解決問題、科學決策的過程,努力為社會經濟發展減少阻力、增添動力、激發活力。
聚共識,發揮“政協優勢”。人民政協是專門協商機構,發揮作用靠的是協商水平。要主動契合新時代政協工作新方位新使命,深入推進委員工作站、委員聯絡站建設,大力推進政協力量下沉、工作下沉,著力引導委員走入鄉村、走向社區、走進企業生產一線,創建黨政部門與政協委員、界別群眾“點對點”“面對面”聯動交流機制,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常態化融合。要進一步健全走訪聯系委員制度,完善各界別委員參政議政的溝通聯絡機制,暢通意見表達渠道,發揮好政協凝心聚力的獨特作用,最大限度擴大政協“朋友圈”,在項目爭取、人才引進、招商引資中,傾政協之力、展政協之長,為趙縣高質量發展集聚更多資源要素、創造更好條件環境。
促轉化,實現“政協價值”。人民政協協商形成的意見建議只有被黨政決策采納,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舉措,才能真正體現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和價值。要堅持敢于跟蹤、善于跟蹤,通過視察、調研、座談等方式對部門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推動政協工作從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了什么、效果怎樣”轉變,扎扎實實做好協商議政“后半篇”文章。要統籌宣傳資源和力量,深度宣傳協商活動形成的重要成果和價值,展示政協好形象,推動重要協商成果向社會公開,讓老百姓從具體案例中,切實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政協離自己很近。要高度重視委員提案、建議和意見以及社情民意的吸收和采納,加強跟蹤收集信息反饋,以提高委員們的建言獻策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助力趙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政協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