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林華
時光更迭,步履鏗鏘。回望2022年,洪雅林場緊緊圍繞森林經營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探索三大效益一體化經營模式,錨定“兩山”轉化示范林場建設,探索推行“林場+公司”“林場+高校”發展模式,持續深化改革,激發發展動力,增強發展后勁,掀開林場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要把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作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2017年,洪雅林場改制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財政全額兜底雖然解決了林場干部職工吃飯問題,但由于受體制的限制,一類事業單位不能從事經營性活動,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林場的發展。洪雅林場大多以柳杉純林為主,水土涵養功能差,寸草不生,沒有生物多樣,蟲害鼠害十分嚴重,生態價值低下。林場黨委立足實際,從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出發,構建“林場+公司”“林場+高校”發展模式,實現林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創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推進體制改革,構建“林場+公司”模式,實現森林經營市場化運作。2022年,洪雅林場主動向縣委政府匯報,由縣政府出資3億元,新成立洪雅洪林林業發展有限公司,落地實施國家儲備林、碳匯開發等項目,通過公司實體化經營,市場化運行,盤活林場森林資源,打通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有效破解了林業發展建設資金難題。
推動林業供給側改革,因地制宜,促進森林經營質量提升。新時代,林業事業發展由高速向高質量轉變。林場黨委通過不斷外出考察學習,實地調研,提出對現有杉木柳杉純林主伐后,栽種楨楠、木荷、香樟等本土珍稀樹種,培育大徑材,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發展林竹、林茶立體復合型林下經濟。長遠規劃為:林竹1年2萬畝、3年7萬畝、5年10萬畝,林茶三年內達3000畝。依托洪雅縣林場國家杉木柳杉良種基地,發展本土珍稀樹種和八月竹育苗,為全縣和全省提供優質種苗。開發森林經營性碳匯和造林碳匯,面向國際國內市場開展碳匯交易,提升森林附加值。
深化技術革新,推行“林場+高校”合作,解決科技興林技術支撐。新時代,要實現森林高速向高質量發展,關鍵在科技,人才技術力量是決定事業成敗的關鍵。2022年,洪雅林場探索推行“林場+高校”發展模式,同四川農業大學、樂山師范學院簽訂《林業科技合作協議》,共建教學科研實踐就業基地,在森林資源提質增效、“兩山”轉化產業培育、良種繁育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建設等方面共謀發展,將高校科技力量轉化為一線生產力,助力林場林業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是洪雅林場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洪雅林場搶抓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重大機遇,全面拉開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帷幕,正式開啟林場“二次創業”新征程。洪雅林場國家儲備林項目總投資10.6 億元,建設規模8.55萬畝,入選四川省國家102項重大工程項目庫。計劃三年完成新造林1.3萬畝、撫育間伐4.54畝、改培2.7萬畝,發展林竹7.08萬畝、林茶3116畝、林藥110畝、種苗基地66畝,配套硬化防火公路22.5 公里、新建種子晾曬房600 平方米等基礎設施。截止2022年底,已完成營造林、林下經濟、基礎設施等項目招投標,完成中、幼林撫育20008畝,人工林集約栽培2371畝。通過調整樹種結構、發展林下經濟、提升基礎設施條件、完善產業鏈條等,洪雅林場將構建起以木材儲備為主、功能多樣、效益綜合的森林資源儲備體系。2022年,林場成功舉辦全省國家儲備林建設工作會議,在四個現場點位進行交流匯報,森林經營成效得到參會領導高度肯定,會后,全省15個林草系統單位前往洪雅林場參觀學習。
2022年,洪雅林場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切實增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政治自覺,堅決扛起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政治責任。過去一年里,林場全面推行林長制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一長兩員”巡林組織和監管體系,構建形成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障有力的保護管理新機制。全場890種野生動物,2278種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護,率先建成眉山市首個野生動物救助點,成功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點贊播報。林場范圍內已消失近百年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橫斑錦蛇重現,柏木崗管護站野豬成群出沒。近期又發現四川植物新紀錄多枝霉草。蛀桿害蟲、赤腹松鼠等林業有害生物監測有力,防控得當,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3‰以下。實現連續59年無森林火災目標,在迎接國務院督導組檢查森林防滅火工作時,省林草局充分信任洪雅林場森林防滅火工作,確定洪雅林場代表全省接受國家檢查。嚴守項目準入制度,嚴格林地占用審批,強化項目監管,全年無亂占林地、無亂砍濫伐、無私挖濫采、無亂捕濫獵、無生態破壞等現象發生。
一直以來,洪雅林場把培育森林資源作為一切發展的根基所在,堅持數量質量并重,像耕田一樣耕山,像種菜一樣種樹。2022年,林場穩步推進《聯合國森林文書》示范單位建設,召開技術培訓會1次,開展“國際森林日”宣傳1次。通過柳杉大徑材培育、杉木中徑材培育和景觀林改造三種模式,持續推進2022年全國森林經營試點2250畝,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全年完成2022年更新造林2440畝、幼林撫育(刀撫)面積1.23萬畝、補植306畝、育苗及花木管理135畝,木材采伐設計2550畝,蓄積3.1萬立方米。完成子代林和母樹林衛生撫135畝、種子園等刀撫2676畝次、修枝控冠392畝、鋤撫施肥442畝、輔助授粉451畝、激素促花219.2畝等。持續推進良種基地信息化建設,完善基地基礎數據與圖形電子化進程,洪雅林場國家杉木柳杉良種基地連續12年省級考核為優秀。
項目是帶動投資增長、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2022年,洪雅林場緊盯國家和省重點發展政策扶持方向和資金投入導向,做好項目爭取和謀劃。包裝申報橫斷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項目,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1.1295億元。包裝申報《洪雅縣碳中和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項目》,申請專項債券資金4.55億元,目前到位資金1億元。洪雅林場作為四川省首批森林碳匯試點經營單位之一,編制完成《四川省洪雅縣國有林場森林碳匯試點建設實施方案》,依托儲備林項目推進林業CCER碳匯開發,國家林草局已將洪雅林場確定全國林場森林碳匯試點單位,全國試點。爭取省級鄉村振興資金346萬元,縣級配套資金197萬元,啟動實施巖鹽洞管護站、廂子巖管護站危房改造,徹底改善林區職工居住條件,全面提升林區基礎設施綜合能力。
反映洪雅林場艱苦創業精神的微黨課視頻《青山作證:三代洪雅林場人戰天斗地把荒山變綠海》被國家林草局官網轉載。中國綠色時報宣傳報道《中國森林履約洪雅林場最佳實踐》《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成效。洪雅林場應邀參加中國林場協會舉辦“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交流研討會,在全國交流發言的5個林草單位中,四川省僅洪雅林場上臺交流發言,得到一致好評。四川林草參閱、四川林草要情刊發《洪雅縣百年逐“綠”而行加快點“林”成金》《洪雅林場“三個三”機制強力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等經驗材料,全省推廣學習。歷時六年編纂,紀錄洪雅林場1989—2016年林業發展過程與經驗啟示的《洪雅林場志(1989-2016)》,由新華出版社正式出版。2022年,洪雅林場成功入選四川省和全國國有林場森林碳匯試點單位、國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基地。眉山市林業局推薦洪雅林場為四川省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先進集體,由省政府表彰,目前已完成省級公示。
長風浩蕩啟新程,砥礪奮進譜新篇。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良好的發展態勢,給足了前進的信心,邁步新征程,林場人有能力、有底氣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成績。在新的一年里,洪雅林場將繼續依托“林場+公司”“林場+高校”模式,抓緊抓實國家儲備林項目、橫斷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項目、全國森林經營碳匯試點建設等重要機遇,加快建設“兩山”轉化示范林場、四川省綜合型示范國有林場,譜寫林場綠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柳杉大徑材林和近自然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