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成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黨的二十大,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繪就了新藍圖,為林草事業發展指明了新的前進方向。青川林業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結合四川林草“三個三”工作總體思路和“兩業并舉、雙輪驅動”總體戰略,持續踐行“兩山理論”,以發展林下中藥材為載體,打造百億林下經濟,奮力推進林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爭創全省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示范縣、樣板縣、標桿縣,讓林下經濟成為青川鄉村產業振興新引擎。
青川縣地處川、甘、陜三省結合部,據《青川縣志》記載中藥材種類多達86 種。林下野生中藥材資源十分豐富,蘊藏量達10萬噸。青川堅持以“林藥種植為主,林麝養殖為輔”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栽植黃連、淫羊藿、天麻、烏頭、茯苓、芍藥等稀缺中藥材。截止2022年10月,全縣黃連總栽植面積突破3萬畝,畝產值超過6萬元,主要分布在房石、青溪等鄉鎮;淫羊藿種植面積有1.6萬畝,畝年產值約1.2萬元左右,主要分布在七佛、沙州等鄉鎮;天麻種植面積有0.4萬畝,畝產值約3.2萬元/畝,主要分布在喬莊鎮;烏頭種植面積有0.3萬畝,茯苓、芍藥種植各有0.1萬畝,主要分布在竹園、建峰、木魚等鄉鎮。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林下中藥材種植規模累計已突破

房石鎮林下經濟(黃連)
5.5萬畝,綜合產值超20 億元,直接從事林下中藥材種植的人口達28000 余人,年人均收入保持在4萬元以上,林下中藥材產業正在成為青川縣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
自然條件優越。一是有適宜發展中藥材的氣候。從全國地理結構層面講,青川縣絕大部分林地地處1000-3500米中山地帶,年均氣溫13.7℃,年降水量1027毫米,土壤干濕度非常適合黃連、淫羊藿、茯苓等中藥材生長。二是有適合中藥材生長的廣袤林地。青川縣林地面積約398萬畝,森林覆蓋率74.01%,隨著高山移民持續推進和農民進城居住進度加快,我縣中、高山地區閑置可開發林地愈加豐富,有充余空間發展林下經濟。
內外市場急需。伴隨中國經濟持續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醫藥憑借自身天然無污染優勢,已經闊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除黃連、淫羊藿、天麻、重樓等名貴中藥材在國內國際市場持續走俏以外,板藍根、烏頭、黃精、五味子、益母草、金銀花、半夏、芍藥、首烏、天南星、菖蒲、天門冬等喜蔭中藥材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內需、出口量呈幾何倍數飆升,林下中藥材產品供不應求,發展潛力巨大。
鄉村振興亟需。圍繞新近出臺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四川省“10+3”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戰略布局,青川縣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走立體開發、復合經營的林業產業振興之路,在林下規模化種植緊俏中藥材,將林下中藥材種植與精深加工、鄉村生態旅游、中醫康養旅游等相關產業有效融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既不與糧油爭地,又能豐富鄉村旅游業態,更能豐富文旅興縣內涵,確實是鄉村振興亟需,且一舉多得的利國利民之舉。
各方收入不菲。一是藥材收入不菲。林下種植中藥材成本雖高,但投入回報率也高。林下種植1畝黃連成本約1萬元左右,5-6年采收后獲利6—13萬元不等。據了解,有位名叫陳玲的業主,2014年種了10畝黃連,2020年全部采挖后賣了138萬元,畝投入回報高達13.8萬元。林下淫羊藿種植成本也約1萬元左右,兩年之后可每年采收一茬,每年畝產值均達1萬元以上,經濟回報率高。二是務工收入不菲。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可為當地農民提供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機會,弱勞動、壯勞動和技工,據從事工種不同,每天可獲得100-200 元不等的務工收入。三是林權人收入不菲。種植業主與當地農戶根據林地開發難易程度不同,以35元/年·畝、50元/年·畝、80元/年·畝等不同租賃價格,簽訂林地租賃合同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并在合同中約定,在中藥材采收前將園區內遮蔭喬木樹更替改造成黃柏、厚樸、杜仲等三木藥材樹,為當地農民提供二次收入和繼續在林下輪種喜蔭中藥材創造條件,持續助農增收。
彰顯生態價值。遵循中藥材野外生長自然規律,利用青川縣生態環境優勢和森林資源豐富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采用生態種植方式,建設高標準林下中藥材產業基地(園區),生產高品質林下中藥材產品,既能綠化荒山、妝點青川,又能防治水土流失、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穩定,更能實現生態與經濟良性循環發展、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探索建立青川林地資源產權與使用權流轉、生態治理與價值提升、生態產業化經營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走出一條生態良好、產業興旺的林下經濟發展道路。
基礎設備配備不夠完善。林下中藥材種植地塊均處在半山腰以上較高海拔林區,林區內道路條件差甚至沒有道路,交通十分不便,需要先修生產道路,然后進行清林整地,種植中藥材費時費工費力。
種植技術缺乏科學指導。發展中藥材對種植技術、自然環境等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同的中藥材對氣候、土壤、肥料等要求也不盡相同,林下中藥材種植缺乏科學指導,全縣盲目種植、無序引進外來品種等情況客觀存在。
全產業鏈發展尚未形成。在種子種苗供給、種植基地建設、加工和銷售等環節都存在短板,尤其是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種植戶生產的中藥材直接以原料方式出售,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健全完善產業配套。林下中藥材產業是一項周期性長但效益好的產業,基地建設前期投入大,一般農戶和企業、新型經營主體資金容易掉鏈。青川縣把林下經濟作為林業產業優先發展的重點,把林下中藥材作為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對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中、高山區農民致富增收,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意義重大。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林業產業道路、灌溉、監測等基礎設施配套,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形成以短養長、長短結合、草木間作、優勢互補、循環輪作的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格局,讓林下中藥材產業早日成為青川縣高質量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培育種苗繁育主體。由青川縣中藥材協會牽頭,邀請相關科研機構科學劃定適宜區域,引導農林企業和中藥材種植大戶開展育種育苗生產,采取分片、分區域建設規模化育種育苗基地。同時,對農戶分散零星育種育苗地(點)進行規范管理,解決育種育苗質量不高問題。與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林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簽訂院(校)合作協議,并依托知名制藥企業、中藥材種植營銷大戶以及青川縣中藥材協會的技術力量,結合育種育苗大戶的豐富經驗,修訂完善林下中藥材種植技術規程,同時強化宣傳和培訓,促進傳統經驗向技術規范轉變,并積極開展對育種育苗基地種子種苗產品的推廣應用,推進中藥材種子種苗生產標準化,確保種子種苗優質、高效供應。

房石鎮林下經濟
規范建設種養基地。針對縣域內青貝、天雄(烏頭)、重樓、淫羊藿等瀕危野生名貴中藥材建立野生撫育基地。充分利用涉農(林)產業發展資金和國儲林項目發展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依托川產知名道地中藥材麝香、黃連、淫羊藿、天麻等特色中藥材資源,精心培育種子種苗,在有條件的鄉鎮、村科學規劃,建設標準化林下中藥材種植、養殖基地。計劃用3—5年時間,在房石片區規模化種植黃連5萬畝,產值達30 億元以上;在喬莊片區規模化種植天麻4萬畝,產值達12.8億元以上;在涼水片區規模化種植淫羊藿4萬畝,產值達19.2億元以上;在關莊片區規模化種植烏頭4萬畝,產值達3.2億元以上;在青溪片區等與大熊貓國家公園毗鄰的幽靜林地選址規范建設特種養殖基地,養殖林麝5000只以上,產值達1億元以上,讓“麝香比黃金更貴”的林麝養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沙州片區、木魚片區、竹園片區發展其他市場稀缺的中藥材3萬畝,產值達3億元以上。5年后,全縣林下中藥材種植規模達到20萬畝以上,林下中藥材種養業產值達到69.2億元以上。另外,通過引進藥企到本地建設精深加工生產線延長產業鏈條,力爭讓中藥材原料價值實現翻倍,最終使林下中藥材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100 億元,形成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中藥材原種種子生產區為支撐,構建青川縣中藥材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差異化發展新格局。把青川縣建成以黃連、天麻、淫羊藿、烏頭為主打品種,以麝香、重樓、杜仲、黃柏、厚樸等稀缺藥材為補充的全省最大的川產道地中藥材基地,輻射帶動周邊縣區實現林下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探索推行林藥保險。因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園區)大都選址建設在高海拔林區,畝投資成本少則幾千元多則過萬元,藥材生長周期長,易遭受野生動物、暴雨、旱災等自然災害侵害,投資風險高,種植群體主要是業主大戶及普通農戶,抗風險能力弱,稍有不慎就會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為提高全縣林下經濟抗風險能力,提高種植戶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的積極性,青川縣將積極探索林下中藥材產業保險試點工作,鼓勵保險公司開展以自然災害、野生動物損毀、重大病蟲害和意外事故等為保險責任的林下中藥材種養產業保險業務。對種植、養殖戶自行購買林下中藥材產業保險的,縣級財政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突出重點、扶優扶強,正向激勵、先保后補,合理分擔、適當獎補”的原則,為縣域內的林下中藥材種植戶或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林下中藥材產業保險費政府補貼服務,調動廣大種植戶的參保積極性,提高抗風險能力,從而降低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
延伸中醫藥產業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實力雄厚的知名藥企,入駐青川縣經濟開發區塔壩藥業產業園區,新建設黃連、淫羊藿、天麻、麝香等中藥材精深加工車間,延長林下中藥材產業鏈條。加大宣傳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打造青川造中成藥優質品牌,生產青川產道地藥材“拳頭”產品,以質量取勝讓青川造中成藥品遠銷國內外,實現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同時,探索林旅、藥旅融合發展之路。以全縣豐富的中藥材產業園區資源和優質生態環境為基礎,結合藥蜜、林麝養殖等優勢產業打造青川特色保健品與健康食品,提升中藥材的附加值,培育青川林藥經濟新增長點。積極培育集“中醫藥保健產品+中醫藥養生文化+中藥材園區觀光”為一體的新興健康產業。以中醫藥題材為核心,依托青川“一河兩山兩湖”等旅游資源,建設房石黃連、木魚芍藥、青溪林麝等各具特色的中藥材產業旅游觀光園1-3個,大力開發中藥材相關的旅游食品與文創產品,發展中藥生態旅游,打造中藥特色的農家樂1-5家,推出中藥藥膳,延伸中醫藥產業鏈,促進傳統產業升級。
宏圖繪就,壯志在胸。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青川縣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持之以恒念好“原生態林藥經”,打造百億林藥產業,譜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篇章,闖出一條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相促進,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富有青川特色的現代林業產業(園區)發展道路。

房石鎮林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