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正,李曉爽,劉思龍
(北京住總第四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建設單位面對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供不應求的局面日益嚴峻,而施工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向社會提供質量更好、周期更短、造價更低廉的產品,而企業要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對成本進行嚴格的控制。如何有效地減少項目建設的費用,并使有限的資金獲得最大的效益,是目前國內許多工程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工程造價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需要認真研究,以舊方法為基礎,進行新的認識。為此,探討減少工程造價的必要性是十分必要的。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給我們的新時代和新的形勢做出了新的安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政府一定會加強對國家的管理,提倡節約資源,反對浪費,加大處罰力度。在施工中節省費用,反對浪費也自然而然地變成了一種題目,不遵從新的形勢,也必然要受到新的處罰。企業要想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就必須在今天這個知識經濟時代,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如果不能掌握好自己的發展趨勢,就會被淘汰。建筑施工是一項高度競爭的產業,各種競爭的壓力無以言表,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在激烈的競爭中喪失自己的位置,從而被淘汰出局[1]。所以,要在競爭中獲得有效的效果,就需要在項目的造價上下功夫,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費用,節省開支,從而贏得市場。想要長久的茹發展,就必須要有充足的資本,一方面要有充足的資本,一方面要強化資本的來源,另一方面,在資金充足的前提下,如何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每一筆錢的節省,都意味著公司的利潤會越來越高,所以作為一個公司,要節省大量的資金,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
在建設項目的時候,建筑公司必須嚴格按照圖紙來進行,但大部分的施工圖紙都是根據業主的要求和地理位置來設計的,這就導致了設計人員在設計圖紙的時候,很難顧及到使用的便利性,有些設計還會對施工產生負面的影響[2]。所以,有關施工單位必須在滿足業主的需求、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對工程的具體設計進行細致的分析,掌握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以便在審核時對圖紙中的不完善之處提出優化方案,促使企業自身的技術優勢和施工特點得以充分發揮,向業主提供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及說服力的意見,從而才能讓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實現成本降低、效益提升的目標。
施工單位在進行招標時,應當對招標文件和合同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以確保工程造價的準確。無論是政策許可的,還是按規定計算的,都要嚴格地進行,不漏算、錯算,確保工程預算的精確度。在編制施工圖預算時,要充分發揮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素質,并根據設計規范,充分利用計算規則,按定額規定轉換的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換算,并給出合理的結算依據,同時,在工程變更數據和工程量的基礎上,簡化或增加程序。
施工方案的確定,施工段劃分,施工方法和設備的選用,技術組織措施的設計。在建筑企業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優化施工方案。在設計施工方案時,要充分考慮工程項目的規模、結構、場地條件、機械設備等,并根據工程項目的進度,制訂出多個施工方案,通過對比分析,選擇最最適宜的施工方案[3]。在施工企業中,充分實施技術組織措施,利用技術優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是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在建設之前,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制訂技術組織措施,把它納入施工組織設計中,把它納入施工組織設計中,把它納入各生產環節,從而達到節約成本、降低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組織管理水平。
在工程項目中,設計文件是工程項目規劃、組織施工的重要基礎。在確定了工程的可行性和地點后,工程的技術先進、經濟上的合理性,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設計。在我國企業改制過程中,市場經濟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主導性力量。建筑工程的投資效益是建筑單位和建筑單位所關心的問題,因此,在工程設計中,既要考慮技術上的可行性,又要考慮到經濟上的合理性。可釆取投標方法,以取得最佳的設計方案[4]。一般的辦法是施工單位(或委托顧問代理)首先提出投標的具體要求和投標的條件,并為其提供技術經濟數據,并發出一封信,邀請多個設計機構參與投標。被邀請的設計者,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投標人提交投標設計方案,由招標人組織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投標方案進行審查,以確定其是否達到設計目標,是否符合規劃的相關規定,以及施工和運行的經濟性。
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如圖1 所示。
在研究項目成本的時候,難免會涉及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建筑工人的工資是一大筆開支,而節省工人工資,就可以減少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在這一點上,建筑企業可以通過增加工人的勞動時間,減少甚至消除勞動中的不必要的勞動,通過新的勞動方式和技術,提高勞動的效率,從多個角度,從多個角度,找到降低勞動力成本的突破口[5]。在管理成本方面,建筑企業要盡量做到“定人”,合理地削減發薪的管理人員;同時,還可以通過提高員工的工作量、工資、合理地使用績效評估等方式來促進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在施工過程中,機械和材料的成本是最大的,當其他的成本發生損失時,可以通過節省可靠的材料來補償。可見,材料的費用彈性很大,它直接影響著項目的造價。
工程施工過程中,材料、設備的購置、供給是工程實施的關鍵環節,要在前期準備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設備材料采購的方式多為承包,與以前的采購方式相比,施工企業的工作量大大降低,避免了機械設備的重復、人力的浪費,有利于提高生產的效率和投資效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價格波動頻繁,設備和材料價格由市場決定,對設備材料價格進行動態的管理,需要收集大量的市場資料,調查本地的建材市場供應狀況,價格高低,并根據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發布的近期材料價格,選擇有質量保證且價格合理的供貨渠道。注意物料的節儉,嚴格執行定額領料、廢品回收,并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二次傾倒,降低物料損耗,并注意對邊角料的再循環[6]。總之,嚴格控制物料的進貨關,減少物料的使用,將大大減少項目的費用。
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機械化水平在不斷提高,材料成本在項目成本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因此,最大限度地節省建筑材料、構件以及相關材料的使用,可以減少材料的采購成本,從而減少工程成本,但是,目前國內的建筑企業普遍存在盲目釆購,導致了大量積壓,同時存在保管不妥以及損壞編制等現象,從而形成了非常嚴重的材料損失和浪費等問題,這對工程成本的降低造成了很大阻礙,不過,同時也具有非常大的降低成本的潛力。另外,為了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可以采用各種方式,建立設備的維修體系,達到維修的目的,從而促進企業的經營和使用的計劃性、組織性,從而達到科學的調度。對于設備管理人員來說,要做到定期的在職培訓,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訓練系統,以保證培訓的順利進行,必須要讓相關的設備管理員對機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懂得怎么使用,才能夠更好的保養和保養設備,減少設備的損失,節省費用。
在項目建設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控制返工,如果出現返工,就必須進行再建,這就造成了很高的造價。因此,施工單位要有效地減少工程造價,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返工,最好的辦法就是節約資源,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有關的規范和要求來保證施工的質量,減少返工的發生。另外,在建設單位的實際工作中,要時時注意施工進度,以保證工程的進度,并保證工程的基本質量,從而有效地減少建設單位的投資,使建設單位的經濟利益最大化。機械使用費在工程造價中所占比例不大,但若不能合理地選用和使用設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造價[7]。所以,作為一位出色的項目經理,必須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從合理的組織和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入手,盡量節省設備的使用費。
可以從機械性能、操作操作、臺班等方面,結合施工方案,從目前的工程機械狀況出發,選用經濟、實用的機械設備。此外,還要合理地組織工序、工種、機械施工,合理安排機械設備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機械的利用率,減少機械成本,減少成本。
施工組織設計的任務是從整體上,針對不同的特殊情況,制訂施工計劃,確定施工程序,流向,順序,方法,勞動組織,技術組織,安排施工進度和勞動力,設備,材料,構件和半成品的供應,對施工現場的設備和施工進行計劃,使施工各單位、各部門、各階段、各項目的關系等進行更好地協調,使施工的工作更加科學、合理,這樣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和社會效益[8]。
不管是技術上還是組織上,總有很多可行的方法可以讓建筑工人去做。不過,不同的計劃,會帶來不同的經濟效益。所以,從工程性質、規模、工期長短、工人數量、機械設備程度、材料供應、構件生產、運輸、地質、氣候等方面綜合考慮,從技術和經濟的角度,選擇最優的方案,是降低工程造價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建筑管理的層次和管理水平取決于建筑管理者的水平。由于工程建設項目的生產過程十分復雜,因此,經理工作必須做到“多管齊下”“多而不多”。一項項目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往往無法按時、順利地完成,這就需要經理具備較強的素質、靈活的應變能力、合理的組織、把握住條件的逐項施工。
總之,管理者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項目管理的質量,同時也會對建設項目的管理費用產生影響。所以,要想減少項目的造價,就必須不斷地提升管理人員的質量。
工程質量既與企業的信用有關,又是對其責任的體現,由于工程質量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或由于返工造成的損失,都必然會增加建筑單位的費用。如果無法按時完成,將會導致生產成本的上升,從而導致項目的成本上升[9]。加強對安全的認識也很關鍵。在建設中,如果發生人員傷亡,將會造成工程造價的上升。
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建設單位面對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供不應求的局面日益嚴峻,施工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要做出一些突破。在一定的造價條件下,施工單位必須采取多種方法、措施,以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和質量,從而使其在市場上逐步取得優勢,從而提高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以及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國外的建筑工程公司紛紛涌入我國。建筑企業要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改變以往的粗放型經營方式,把目光投向內部,從成本管理入手,把工程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工程造價,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程造價,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其他直接費和管理費[10]。總之,在具體的建筑工程中,只要把握住了降低成本的主干,就是企業的生存之道,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盈利,才能發展,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