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娜
(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重型機械工程救援大隊,浙江杭州 310000)
在消防滅火救援裝備建設以及管理過程中,各單位應當開展科學、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結合信息技術提高設備管理水平,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控制,提高設備的綜合利用效率。
消防滅火救援裝備建設與管理工作在新時期須得到穩步高效實施。首先消防救援設備的類型較多,但是大部分單位卻普遍重視數量而忽視提升設備的效能。雖然救援裝備體系結構完善,但是相關單位卻沒有考慮對不同功能設備進行科學、合理配合使用。部分區域還缺失一套完整、全面的裝備管理體系,從而嚴重影響裝備的使用效能以及應用質量,在應對火災問題時,在關鍵節點若存在相應偏差則會延誤最佳的救援時間;另外在消防救援裝備管理活動中,由于缺少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計劃,部分老舊裝備的使用性能可能會直線下降,甚至無法正常使用,在緊急情況下會延誤救援時機,導致事故風險進一步增大;再加上部分單位缺少相應的預算資金,以至于部分消防重型機械設備未得到常態化的維護保養,從而影響救援效率[1]。
除此之外,不同救援設備須適應不同的救援場地,部分設備在極端惡劣的氣候環境下無法正常使用,或者無法勝任在某些特殊救援任務中的使用需求,可能會導致救援工作出現相應的延誤。由于相關救援單位以及設備管理單位未進行有效交流溝通,未根據區域消防救援工作開展需求對相關重型機械設備進行科學合理布局、采購,或制定標準化的救援流程以及設備建設體系來開展相關工作,未根據區域消防隱患問題的實際狀況對設備結構進行調控,從而導致救援水平不高,以至于相關裝備與地方救援工作的契合度相對較低。現階段,在消防滅火救援裝備建設管理過程中,相關單位應當在基礎資金來源渠道方面做出相應的改善優化,同時也需要在技術層面做出相應的革新調整,對消防水罐車、泡沫裝備、高空救援車、搜索和救援車輛、搶險救援裝備體系進行科學、高效構建和打造,并且完成對設備常態化的管理和維護[2]。
現階段,在對消防滅火救援裝備進行建設打造的過程中,相關滅火救援部門應當根據區域重型機械設備的使用需求,做到綜合全面規劃管控,考慮本地區的特殊使用需求,以及自然災害類型、火災風險狀況以及潛在問題,在滅火救援工作中確定哪些類型的重型機械設備須得到科學優化使用,哪些設備不必規劃建設。例如,相關區域若存在較高的建筑物,則應當對高空救援裝備,如大型機械臂裝備,進行購置、建設,應對高層火災救援需求;另外,針對部分區域存在較多地質災害的情況,消防救援部門則應當對搶險救援裝備,如工程機械、起重機、挖掘機、破拆機進行科學高效建設和打造,來應對災害現場的建筑垃圾處理工作以及土方工程清理工作,以便救援工作能夠順利高效開展。除此之外,在綜合規劃管理過程中,相關救援部門也應當對城市區域的消防管道系統以及地方水源狀況進行分析評估,對消防水罐車的數量、規格、型號進行合理設定,以便在應對火災問題時能夠將大量水源輸送到現場,提高救援水平和效率[3]。
在對消防滅火救援裝備進行建設打造過程中,強化規劃管控,做出前期精細化的調研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相關單位須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對潛在災害的應急響應需求做出綜合全面研討,從而在設備建設過程中能夠做到體系化、精細化控制。在該環節,相關單位也應當做出完整、全面的災害風險評估,考慮區域地形氣候條件以及建筑結構特征,選取適應本地救援工作的重型機械設備,比如在山區地帶可能會配置能夠適應復雜地形條件的高機動性能設備,滿足應急響應需求。另外,在綜合規劃管理過程中,相關消防部門也應當對基礎性的機械設備進行科學合理配置,對常規必要的設備,如消防水車、救援車輛進行購置[4]。
加強供應商合作是消防滅火救援裝備建設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消防滅火救援部門須根據當前復雜的機械設備型號以及救援工作開展需求,與供應商在設備研發、生產過程中進行深層次交流溝通,比如參與標準化建設和打造,建立起標準化的設備體系,對部分重型機械設備的零部件、標準件的尺寸大小進行設定,聯系上下游零部件供應商完成定制化生產,以便在重型機械設備出現問題時能夠對其中破損結構進行快速更換處理。因此,消防滅火救援部門在建設裝備體系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模塊化、標準化的管理思想,盡可能提高重型機械設備內部零部件的適配度,以便在特殊情況下能夠做到快速更換處理。為此,相關滅火救援部門應當選取可靠、優質的供應商、合作商,完成對相關救援裝備的標準化定制生產;其次,消防滅火救援部門也應當定期與供應商開展技術交流合作,了解最新技術和裝備更新狀況,與供應商開展交流溝通,進行技術交流互動,最大限度地提高重型機械設備的適應性和綜合性能。另外在救援裝備建設打造期間,相關單位也需要加強售后服務與支持工作,比如與供應商簽訂相應的服務協議,定期進行維護檢修,保證設備時刻處于良好的狀態,能夠隨時投入使用。最后,在設備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也應當通過與供應商進行交流合作,實現資源整合,比如相關部門與供應商可共同制定相應的采購計劃,有效控制設備建設成本;并且也可借助供應商在設備更新維護保養方面所提供的建議,幫助消防部門合理規劃相應的資金預算。總體來說,在消防滅火救援裝備建設過程中,消防部門須結合供應鏈管理思想,在供應鏈上的各主體加強信息交流溝通,進行技術交底、技術互動,提供定制化的建議以及專項化的設備建設需求,做到對設備持續高效更新,管控設備建設成本,從而提高消防滅火救援裝備的建設水平和效率[5]。
新時期,加強對消防滅火救援設備的采購、維護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重型機械設備管理期間,相關單位應當從質量可靠性、適用性、經濟性等多個方面對設備采購工作進行精準高效管控,并且根據相關設備的使用標準、需求,制定出更加嚴謹、細致的保養維護計劃,使設備的使用壽命能夠得到延長提升。比如可通過定期保養的方式,為不同類型的重型機械設備制定不同的保養計劃,根據維護計劃,及時發現相關重型機械設備潛在的問題,對設備進行清潔、潤滑、調整、檢測,確保其正常高效運行。另外相關單位在設備管理期間也應當制定出響應性維修計劃,比如當重型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問題時,消防部門應當做出快速響應,做出高效修理處理,更換零部件,借助標準件,提高更換效率。設備管理部門須制定出科學高效的應急響應計劃,應對在不同工況環境下的設備檢修更換需求。
除此之外,在設備維護管理過程中,相關單位也應當重點增強人員的安全操作意識、操作技能,使其能夠認識到故障維護管控的要點,并且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測維護,比如重點查看設備在運行期間的異常振動、異常升溫狀況,結合無損檢測設備,對機械設備中存在的裂縫、裂紋以及故障區域進行評測分析,從而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維護檢修計劃。最后,在重型機械設備維護管理過程中,相關單位也應當采取跟蹤評價的方式,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保養以及維修計劃,完善相關養護方案,優化養護流程,建立起相應的設備檢修臺賬和日志,提高設備維護管理水平。因此,相關單位應當在新時期對重型機械設備的采購以及維護策略進行優化改善,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使用水平和效率。
不同區域的消防滅火重型機械設備均存在不同的規格屬性,除了通用的標準設備之外,各個區域根據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實際需求,打造了差異化的重型機械設備管理體系。但是由于滅火任務的規模和指標隨時發生變動,救援部門須根據火災任務狀況以及外部突發環境狀況來確定所使用的重型機械設備。針對特殊的救援工作,在當地缺少特種設備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機構須開展聯合協作,在短時間內完成對設備的調度管理,例如,在某些區域的高空滅火救援工作需求量增加時,須調動高空救援設備,如消防直升機,提高救援水平。在對相關設備進行調度使用期間,各部門、各機構須建立起一個完整全面的設備管理體系,做到對各類重型機械設備的綜合調度使用。在此過程中,區域主管部門需要將各個網格單元中所包含的重型機械設備進行信息化、數據化管理,可通過RFID 技術,結合互聯網、GPS 定位技術,將各類重型機械設備的空間位置、區域分布顯示在相應的中央管控系統中,從而做到統一調度、統一部署,在各個區域提出應急救援需求的情況下,能夠及時調動其他區域的特種設備來開展現場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水平和效率。
在調度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也應當制定出相應的任務應急響應計劃和方案,建立起完善的靈活調度系統,保證設備能夠在第一時間快速進入災害現場。為此,可通過可視化管控功能,根據相關設備的備用狀態以及與事發地的實際距離,就近調取相關設備。因此,在開展消防滅火救援裝備管理活動中,相關部門也應當建立起信息交流協調機制,在當前網格化管理模式下,建立起統一指揮中心以及信息通信系統,根據部分區域火災救援工作的特殊要求,調動鄰近單位的消防救援力量和裝備,在短時間內快速投入使用,提高滅火救援水平和效率。
部分特種設備,如起重機、特種車輛需要由相關專項人員持證上崗,開展精細化操作。在設備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除了需要加強設備維護以及設備調度使用,也應當穩步、高效開展人員培訓活動。在人員培訓期間,相關消防救援部門可根據國家在消防領域以及特種設備使用領域所制定的規范指標,完成對人才定向化地培訓,提高其操作設備的技能水平。比如部分重型機械設備需要駕駛人員持A 類駕駛證,消防滅火救援部門可強化對此部分駕駛人員的教育培訓,使其具備操作特種車輛的基本技能。另外在人員培訓過程中,相關單位也可制定出常態化的培訓計劃和方案,比如通過網絡媒體,將相關設備的使用性能、參數、指標,通過零碎化教育的方式,結合短視頻資料向每一位消防滅火救援人員進行講解,使其能夠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不斷熟悉相關裝備的使用性能,對裝備的各項參數能夠形成條件反射,在滅火救援過程中能夠對裝備的實際性能進行有效釋放管控,從而提高滅火救援水平。因此,滅火救援工作包含較多指標,開展相關活動須結合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各單位須開展聯合互動、交際溝通,根據裝備的操作需求以及對人員核心素質能力的培養標準和要求,開展定性化培訓活動,使其具備操作、使用重型機械設備的基本資質,提高救援效率。
消防滅火救援裝備的數量較多,不同部門在設備管理過程中也應當采取差異化的審查措施。并且設備管理工作包含一套完整的程序,涉及前期采購、中后期使用保養、后續的檢修更換、維護以及最后的報廢處理,在整個循環結構中,相關消防滅火救援部門應當開展常態化的設備盤點工作,結合內部審計、審查,在資產盤點過程中能夠對設備的狀態做出科學、高效控制;同時開展設備盤點、盤查也可為智慧消防系統的建設以及對裝備的智能調度提供相應的參照依據。為此,消防滅火救援部門應當定時、定點,結合科學有效的設備排查管理措施,對設備數量、型號、狀態、使用性能等各項指標做出高效評估、分析,在設備盤點以及內部審查工作中也需要對相關盤點頻率、頻次進行合理設置。例如,頻繁盤點可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和不足。
同時,審查單位也需要在每一次執行重大滅火任務之后采取特殊盤點的方式,及時對設備在滅火救援工作中的損耗狀況以及性能損失狀況進行評估分析,以此來為相關單位、管理部門在制定設備管理計劃的過程中提供參照記錄。除此之外,在設備盤查、盤點過程中還需要做到跟進處理,比如針對上一輪盤點循環中未曾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層次跟蹤評價分析,采取跟蹤點評的方式,做到實時跟進處理,從而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總體來說,在消防滅火救援重型機械設備管理過程中,相關單位應當對當前的設備盤點計劃、模式、方法進行靈活管控,加強數據分析、異常信息處理以及設備狀態評估,對盤點頻次、標準信息進行科學高效記錄,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總體來說,在對消防滅火救援裝備進行建設打造期間,相關部門機構應當作出重點規劃、綜合管控,明確基礎消防滅火救援工作的實際需求,對設備型號進行選用,考慮地方經濟建設狀況以及消防火災隱患問題、地質災害狀況,對設備進行差異化、精細化建設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