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嬌嬌
(江蘇省泗洪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宿遷 223900)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以鄉村自然和人文景觀為資源、提供旅游服務、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旅游形態,正逐漸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領域。鄉村旅游發展可以有效推動當地經濟繁榮,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加強鄉村旅游的規劃和開發,促進其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地方政府和鄉村社區關注的重要議題。
鄉村振興戰略旨在促進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增收致富,而鄉村旅游作為鄉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鄉村旅游是以鄉村自然和人文景觀為資源,以鄉村文化為內涵,以旅游活動為手段,以鄉村生態、歷史、文化、人文等為主要內容,整合鄉村資源,提供旅游服務,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種旅游形態[1]。發展鄉村旅游可以促進就業、提高農民收入、推動文化傳承,助力鄉村振興。因此,鄉村旅游已經成為許多地方的重要經濟支柱和發展方向。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前景廣闊,需要合理規劃、開發和管理,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游為農村經濟多元化提供了新的出路。傳統農業生產受季節和氣候影響,收入具有不穩定性。而鄉村旅游不僅能增加農村地區的就業機會,還能促進一系列相關產業發展,如農家樂、手工藝品制作、農產品加工等。這些產業的興起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拓寬了農民就業渠道,減緩了農村勞動力的流失。同時,鄉村旅游帶動了當地農產品銷售,促進了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
鄉村旅游發展為農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選擇。農村地區的旅游業促進了當地各種服務業的發展,如餐飲、住宿、娛樂等。這不僅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改善了其生活環境。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一些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得以改善,包括道路、供水、電力等,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
鄉村旅游有助于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大多農村地區擁有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包括傳統建筑、手工藝品、民間故事等。通過發展鄉村旅游,這些文化元素得以展示和傳承,吸引游客了解和體驗農村文化,這不僅有助于傳承鄉村文化,還有助于增加當地居民的文化自豪感。同時,鄉村旅游讓城市居民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農村文化,促進城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鄉村旅游發展有助于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為了吸引游客,農村地區通常需要對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和修復,這促使農村地區加大了對環境改善的投入力度,包括森林保護、水資源管理、垃圾處理等。通過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鄉村旅游的吸引力,還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助于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確保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旨在通過發展農業、農村,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具有獨特的優勢和潛力。泗洪縣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資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光、休閑度假,進而帶動當地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多樣化的需求,需要通過拓寬農村產業發展領域來提高農民收入。鄉村旅游作為一種全新的產業形態,能夠為當地農民提供多元化的就業機會,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收益。
泗洪縣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俗資源,如古建筑、傳統手工藝、民間節慶等。通過開發鄉村旅游,可以更好地保護、傳承和展示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增強人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提高人們的整體文化素質。同時,通過開展旅游活動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激發當地居民對傳統文化的發展熱情,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
泗洪縣發展鄉村旅游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來,帶動當地農民發展農家樂、提供農產品銷售等服務,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有效解決了農村傳統農業收入單一、農民生活貧困等問題。同時,鄉村旅游能夠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電力、供水等,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改善農村環境和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鄉村旅游發展需要整個區域的支持和配合。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將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形成以鄉村旅游為核心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同時,鄉村旅游可以與其他產業相結合,如農業、文化創意、體育休閑等,形成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文化遺產,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泗洪縣可以積極引導社會投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養專業人才、完善相關設施建設,促進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為泗洪縣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人才流失對鄉村旅游業發展的限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泗洪縣鄉村旅游業發展迅速,但人才流失已經成為鄉村旅游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由于泗洪縣的鄉村旅游業發展相對較晚,加上經濟水平較低,專業人才缺乏已成為鄉村旅游業發展的瓶頸之一。許多擁有旅游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往往會選擇到更發達的城市或其他地區發展,這就導致了泗洪縣鄉村旅游業人才的流失,進而影響了當地鄉村旅游業發展[2]。二是人才流失對鄉村旅游管理的負面影響。泗洪縣的鄉村旅游資源豐富,但管理不善、落后的問題一直存在,這與鄉村旅游業缺乏專業人才有關。由于人才流失,很多鄉村旅游景區缺乏專業人員的管理,管理團隊質量低下,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一是交通不便。泗洪縣地處淮河中游,交通相對不便。縣內公路和鐵路交通網不夠完善,公路交通擁堵嚴重,導致游客難以順利到達景點,甚至出現交通事故等問題。縣內交通運輸設施需要進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服務水平,以提高游客的安全感和旅游體驗感。二是住宿設施不足。泗洪縣的旅游住宿設施相對不足,缺乏旅游度假村、酒店和客棧等。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的開發受限,無法滿足游客不同的住宿需求。同時,農家樂等民宿形式的住宿質量和服務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以提高游客的滿意度。三是公共設施和服務設施不足。泗洪縣的公共服務設施和配套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
一是產業融合原則。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應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和傳統文化,將旅游與農業、文化創意、特色產業等相融合,實現產業的互補和聯動發展,提升整體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二是可持續發展原則。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在開展旅游業務時,應加強生態環境治理,保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推動旅游業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市場導向原則。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開發具有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模式。同時,加強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提升泗洪縣鄉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市場份額。四是公平、共享原則。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應注重公平和共享,讓更多的農民分享旅游業的發展成果。通過培訓和技能提升,提高當地農民的就業能力,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性,實現鄉村旅游發展與社會公平的良性互動。五是文化傳承原則。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應注重本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在旅游業的開發過程中,重視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加強對民俗、傳統技藝等的保護和傳承,提升游客的文化體驗和認知水平,實現旅游與文化的良性互動。六是政策支持原則。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發展需要得到政府的積極支持與引導。政府可以加大投資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稅收優惠和財政扶持政策,制訂相關的管理規范和標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為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3]。
4.2.1 加強人才引進、培養
一是加強人才引進,提高鄉村旅游業人才的綜合素質。通過引進高素質人才,提高泗洪縣鄉村旅游業的人才素質。可以通過高校畢業生招聘、外部人才招聘、專家顧問延請等方式引進鄉村旅游專業人才。通過實施培訓和進行職業發展規劃等措施提高泗洪縣鄉村旅游業的人才素質水平。同時,可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加強與高校、企業等單位的合作,實現人才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泗洪縣鄉村旅游業的人才素質和競爭力。二是加強人才培養,提高鄉村旅游管理服務水平。通過開展培訓班、職業技能培訓、實習和崗位輪換等方式提高泗洪縣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對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職業規劃,激發其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加強規劃體系建設,提高泗洪縣鄉村旅游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4.2.2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應加大對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的投入力度,從資金、政策、項目等方面提供扶持。例如,出臺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政府還可以通過向鄉村旅游企業提供財政補貼、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等方式促進鄉村旅游發展。二是加強旅游宣傳。政府應加強對泗洪縣鄉村旅游的宣傳和推廣,提升泗洪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利用各種傳媒平臺,加強宣傳推廣工作,如通過宣傳片、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增加游客對泗洪縣的了解。通過舉辦旅游節慶、推出旅游特色產品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來泗洪縣旅游。三是加強政策支持。政府應加強對泗洪縣鄉村旅游的政策支持,為當地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出臺相關政策,如加強鄉村旅游相關企業的準入管理,完善旅游業服務監管體系,加大對農村旅游企業的扶持力度等。建立完善的市場化機制,促進泗洪縣鄉村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
4.2.3 多渠道籌集資金
一是加強與社會資本合作。泗洪縣可以加強與社會資本的合作,例如引進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游項目,或與社會資本合作開發土地資源,吸引更多的投資。同時,政府應為社會資本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和服務,例如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以促進社會資本更多地投入鄉村旅游領域[4]。二是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泗洪縣可以創新金融服務模式,例如引進互聯網金融,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建設數字金融平臺,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鄉村旅游項目。此外,可以探索建立金融扶貧基金,為貧困地區提供貸款支持,幫助其開發鄉村旅游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4.2.4 開發多元化旅游產品
一是推動鄉村旅游主題多元化發展。鄉村旅游主題單一化是導致泗洪縣鄉村旅游產品單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決此方面問題,可以通過推動鄉村旅游主題的多元化發展來創新旅游產品,提高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泗洪縣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歷史、文化等資源,推出各具特色的主題旅游產品,如文化旅游、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等,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興趣,拓展旅游市場[5]。二是加強鄉村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泗洪縣目前的鄉村旅游產品大都是簡單的景點游覽和體驗項目,缺乏深度和特色,難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加強鄉村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是重要的對策之一。在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時,可以加強與當地文化、歷史和風俗等特色相結合,打造更加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設計多元化旅游產品,如傳統手工藝品制作、民俗文化體驗等,讓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和歷史,增加旅游產品特色,提高泗洪縣鄉村旅游競爭力。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發展的前景非常廣闊。然而,在實踐中相關人員必須正視旅游發展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如人才流失、產品單一等。針對這些問題,文章通過深入探討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包括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等。希望這些對策能夠為泗洪縣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啟示和參考。同時,期待更多有識之士的關注和支持,共同推進泗洪縣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