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臻
(臨朐縣人民醫院心內科,山東 濰坊,262600)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是由多因素引發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胸部疼痛和沉悶等。患者若在發病后不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極有可能會隨著病情的進展,引發心力衰竭其他并發癥,為其帶來死亡風險[1]。目前,針對該病的治療,經皮冠脈介入術是臨床比較常用的治療方式之一,可有效地疏通堵塞的心血管,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2-3]。但有研究顯示,接受了經皮刺穿介入術的患者,其很容易會在術后出現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會對其術后恢復質量造成不利影響[4]。因此,在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開展治療工作的時候,需要為其采取護理干預,幫助其疏散負面情緒,提升其治療效果,降低病癥的反復發作。本研究對2021年1 月—2022 年2 月來臨朐縣人民醫院接受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旨在探究針對性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21 年2 月—2022 年3 月在臨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 例經皮冠脈介入術手術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抽簽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 例。研究組患者男23 例,女22 例;年齡55~74 歲,平均年齡(68.50±5.53)歲;病程1~3 d,平均病程(2.12±0.45)d。對照組患者男24 例,女21 例;年齡55~77 歲,平均年齡(69.50±5.56)歲;病程1~3 d,平均病程(2.13±0.44)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臨朐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所納入患者均對本研究內容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冠狀動脈診斷標準[1]并經臨床確診;②均接受了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③對實驗研究知情,愿意配合醫護人員開展護理和預后工作。
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臟和腎臟等功能障礙者;②意識模糊且喪失溝通能力者。
對兩組接受了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后和術前對其生命指征進行監測,術后觀察穿刺部位是否發生腫脹情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出院后叮囑其注意勞逸結合,并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定期到院接受復查工作。護理時長持續2 周。
研究組則接受針對性護理:(1)建立針對護理小組,選擇本科室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將其按照床位進行分配,各病室安排2 名護理人員和1 名督查人員,合理安排其工作時間。(2)開展針對性宣教。在患者入院和治療后,均對其開展健康宣教。面對年齡較大且有依賴性的患者,可以對其家屬進行宣教,讓其家屬在日常陪伴中對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結合其過往病史和現今生活習慣,告知導致其疾病發作的原因,根據其癥狀感受和治療并發癥,為其講解經皮冠脈介入術治療的優勢,以及治療后應該如何提升治療效果,如何避免出現術后并發癥;采用直白通俗的語言,可形象化地舉例,讓患者及其家屬均能夠理解和記憶宣教內容,或定期組織召開疾病宣教講座,來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注意根據針對性用藥為患者進行用藥指導。將各類藥物的服用方法、劑量和服用注意事項等詳細標注在藥物包裝上,為患者及其家屬該藥物如何服用,每次服用的劑量,服用的具體時間,少服或者多服會對身體造成的影響,為其講解如何從外形和味道判斷藥物是否過期。(3)安排針對性飲食。指導患者注意飲食,盡量避免過度加工、糖分高和油脂超標的事物,不可食用過期和腐爛的食材,以及冷凍時間過長的熟食品;指導其養成定期測量體質量的習慣。(4)進行針對性心理護理。在入院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和抑郁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評分,評分完畢后,對開展一對一談話,了解其性格特點,導致其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所在,為其制訂針對性的護理方案。選擇多樣性的護理模式,從心理認知和社會關系支持兩方面開展護理工作。①激勵式心理療法:在和患者交談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采用引導和鼓勵相結合的方式,讓其說出令自己感到焦慮和不安之處,在傾聽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保持專注,對其敢于表露內心的顧慮表示認可。患者述說完畢后,為其講解情緒和疾病以及睡眠質量的關聯,促使其可重視負面情緒的影響,從盡早治愈疾病的角度出發,配合護理人員接受心理干預。對于合理的要求,護理人員應當努力滿足,可在交談的過程中,重視患者偶然提到的信息,分析其還未說出口的潛在信息,為其創造驚喜,如播放音樂和電影等,讓其感受自己被重視,為其搭建主動和外界積極交流的橋梁。另外,還可多做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提升其陪伴積極性,了解情緒氛圍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避免家屬在陪伴患者和與患者交談的過程中,不自覺地顯露出消極情緒,引發患者的擔憂和疑慮。②社會關系支持:鼓勵患者積極與同事、家人和鄰里之間等進行交談,從他人的語言中獲得激勵,調節自身的孤獨感,豐富內心的想法。可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適當轉移注意力,收獲更多的友好關系,如進入抗擊心血管疾病協會,在和其他患者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地提升對疾病的認知,學習他人對待疾病的態度和生活愉悅竅門,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
護理時長持續兩周。
①在護理前和護理兩周后,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5]對患者的心理情緒進行評價。焦慮量表評分>7 分,則表示患者存在焦慮癥狀,得分越高,說明其焦慮癥狀越嚴重;抑郁量表評分>8 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癥狀,得分越高,說明其抑郁癥狀越嚴重。
②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問卷[6]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
③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7]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選擇其中的4 個維度,分別為癥狀管理、急救管理、不良嗜好管理和治療依從性。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④采用心絞痛問卷評分[8]對患者經過護理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選擇其中的癥狀穩定和發作,軀體活動受限程度以及治療滿意度維度。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恢復情況越優秀。指導患者家屬陪同填制,填制完畢后由責任護士和護士長進行統分計算。
⑤記錄兩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是否出現感染、靜脈血栓、出血、血壓下降和惡心及嘔吐,統計發生例數并計算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感染+靜脈血栓+出血+血壓下降+惡心+嘔吐)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漢密爾頓焦慮表、漢密爾頓抑郁表明顯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綜合問卷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情緒和生活質量綜合問卷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情緒和生活質量綜合問卷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護理后,對比冠心病自我管理評分,研究組的癥狀、急救和治療依從性以及不良嗜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自我管理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自我管理量表評分比較(,分)
護理后,對比心絞痛問卷評分表,研究組的癥狀穩定和發作、活動受限、疾病認知和治療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絞痛問卷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絞痛問卷評分比較 (,分)
研究組的并發癥出現率為2.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n(%)]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不僅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其帶來身心痛苦,還會增加死亡風險[9]。經皮冠脈介入術作為治療該病比較理想的治療方式之一,相對手術治療方式,有創傷較小的優勢,且不會致使患者在治療后出現嚴重并發癥。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發病因素較多,大部分患者的年齡較大,其自身存在的慢性疾病,可能隨著負面情緒的出現,以及治療依從性的下降導致疾病再次發作。基于此,在對患者進行了經皮冠脈介入術在治療后,臨床普遍認為應對其采取護理干預,以便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降低疾病的復發頻率[10]。
區別于常規護理措施,針對性護理措強調的是“針對”二字,即在對患者開展護理干預的時候,從可影響或者降低其治療效果的因素入手,通過盡可能地控制和預防這些因素,來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和預后質量。本次護理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評分,以及生活質量綜合問卷評分,可以看出采用針對性護理的研究組焦慮和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問卷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漢密爾頓焦慮和抑郁量表作為評價患者是否存在負面情緒的有效評分量表之一,其評分越高,可說明患者的負面情緒越嚴重。而情緒對一個人的行為和意識有著比較密切的關系,較高的評分可說明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不甚理想[11]。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病情發作急速且突然,容易導致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留有十分明顯的焦慮和抑郁,這些情緒的出現,一方面對疾病和治療效果的不了解有關,另一方面則和人們下意識地害怕生病的心理因素有關。而本研究的心理護理給予患者足夠的心理支持,提高其疾病認知,促使其可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心理支持,確保其可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12]。生活質量調查問卷評分是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表,包括多個評分項目,這些項目涉及患者的肢體活動和生理等領域,其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狀況較佳。情緒和個人行為關系密切,研究組患者的高生活質量也能從側面反映其心理狀態較為平和,可在治療后積極回歸社會[13]。對比兩組患者的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評分,研究組患者的癥狀、急救和治療依從性以及不良嗜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對比心絞痛問卷評分表,研究組患者的癥狀穩定和發作、活動受限、疾病認知和治療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疾病的發作與自身情緒以及行為的有直接關系,若患者在術后不遵從醫師的囑咐,不按時服藥并進行適當的運動,持續處于負面心理狀態中,則極有可能促使心絞痛的多發,嚴重降低其生活質量[14-15]。本研究中研究組的自我管理能力較高,用藥比較規范、生活模式較為健康。此外,研究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2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說明針對性護理可有效避免并發癥的出現。
綜上所述,對采取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而言,選擇針對性護理措施,一方面,可有效地對負面情緒和其他影響疾病治療效果的因素進行干預和預防;另一方面,可提高患者的疾病和用藥認知,以及自我理能力,從而收獲較高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