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勇
(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江蘇 泰州,225500)
慢性糜爛性胃炎(chronic erosive gastritis,CEG)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為一種具有特征性形態、病理變化的特殊類型胃炎,特征為胃黏膜形成臍樣凹陷隆起性病變,胃鏡下檢查可見胃黏膜多個疣狀、丘疹樣隆起,頂端為黏模缺損,中心糜爛,其癥狀常表現為燒心、腹脹、反酸等,易被患者忽視,臨床常采用胃鏡以及胃黏膜活檢的方式確診,其多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食習慣、藥物等原因引起[1]。胃黏膜損傷后會導致局部組織出現肥厚的情況,從而引起胃組織供血不良,引發胃萎縮,加上各種炎癥的刺激,會使胃黏膜發生變化,引起胃癌[2]。目前臨床常采用雷貝拉唑(抑制胃酸)治療CEG,其能抑制胃酸的產生,但這種方法容易引發患者的不良反應,康復新液是一種中成藥,從美洲的大蠊中提取而來,其有效成分是多肽類及多元醇活性物質,含有18 種氨基酸,能激活免疫活性細胞,促進創面的愈合,釋放自由基殺死微生物,從而發揮抗感染的功效,另外康復新液能分泌前列腺素、干擾素等,調節再生劑炎癥反應[3]。本研究旨在探究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CEG 的臨床療效。
選擇2021 年1 月—2021 年11 月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120 例慢性糜爛性胃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60 例。研究組患者男35 例,女25 例,年齡20~62 歲,平均年齡(38.42±3.67)歲;病程1~3 年,平均病程(1.52±0.15)年;幽門螺桿菌(Hp)陽性25 例,Hp 陰性35 例;病變部位:胃竇部42 例,胃體部5 例,胃底部13 例;胃鏡分級:Ⅰ級40 例,Ⅱ級15 例,Ⅲ級5 例。對照組患者男32 例,女28 例,年齡19~60 歲,平均年齡(41.22±3.69)歲;病程3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49±0.25)年;Hp 陽性27 例,Hp 陰性33 例;病變部位:胃底部14 例,胃體部5 例,胃竇部41 例;胃鏡分級:Ⅰ級42 例,Ⅱ級14 例,Ⅲ級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對本研究內容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經胃鏡檢查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胃炎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4]相關標準,分級為Ⅰ~Ⅲ級者;②臨床表現腹部脹痛、反酸、燒心等癥狀,確診為胃炎且胃部有紅斑、黏膜凹凸不平、出血點等糜爛特征;③2 周內未服用過相關藥物。
排除標準:①近2 周有服用過其他質子泵抑制劑、胃黏膜保護劑、抗生素等藥物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心、腦、血管等重要臟器功能疾病者;④胃鏡檢查合并其他消化系統疾病者;⑤對本研究藥物過敏或有濫用藥史者。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檢查,具體為上腹痛次數、程度、舌象、脈象、血常規、內窺鏡檢查、Hp 檢測等。
對Hp 陽性者可以使用三聯療法,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生產企業:江蘇濟川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0,規格:20 mg×14 s)口服,2 次/d,20 mg/次;克拉霉素膠囊(生產企業:廣州柏賽羅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661,規格:250 mg×8 s)口服,2 次/d,0.5 g/次;奧硝唑(生產企業:揚子江藥業集團,國藥準字H20030524,規格:0.25 g×12 s)口服,2 次/d,0.5 g/次,連續用藥1 周。對照組Hp 陰性者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2 次/d,20 mg/次,連續服用8 周。研究組上述基礎上服用康復新液(生產企業: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3020995,規格:100 mL),飯后0.5 h服用,3 次/d,10 mL/次,連續服用8 周。
①比較兩組患者癥狀評分。觀察患者上噯氣、反酸、腹脹、上腹痛的改善情況,并進行評分。無癥狀:0 分;癥狀較輕,不影響工作、生活:1 分;癥狀微重,對部分生活、工作構成影響:2 分;癥狀嚴重,需要服藥,對日常工作、生活構成影響:3 分;將評分相加得出總評分,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 周、4 周、8 周進行評分。
②比較兩組患者胃鏡下糜爛程度。參考《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 年,上海)》中疾病療效診斷標準,于治療前后通過胃鏡對患者進行評價[5]。無糜爛:0 分;局限于1 個區域,胃底、胃體、胃竇且≤2 個:1 分;局限于1 個區域(區域同上)為3~5 個:2 分;每個區域病灶≤6 個,整個胃內病灶≤10 個,分布在2 個區域:3 分;胃內病灶數>10 個或分布在3 個區域:4 分。
③比較兩組患者炎癥程度。使用悉尼慢性胃炎分類標準的置管模擬評分法,分別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評分,根據單核細胞密集程度、浸潤深度,分為重、中、輕度以及正常,作為慢性炎癥程度評分,記0~3 分,單核細胞<5 個/HP 為0 分;單核細胞(局限于黏膜淺層)較少,少于黏膜層的1/3,為1 分;單核細胞比較密集,為黏膜層的1/3~2/3,為2 分;單核細胞密集(占據黏膜層),>黏膜層的2/3,為3 分。炎癥活動程度根據中性粒細胞浸潤程度分為正常、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0~3 分,黏膜固有層無中性粒細胞浸潤:0 分;有少數中性粒細胞浸潤:1 分;中性粒細胞較多且在表面小凹上皮細胞、上皮細胞、腺管上皮間:2 分;中性粒細胞密集,除2分所見,還見小凹膿腫:3 分。
④比較兩組患者胃功能指標。包括胃泌素、胃動素,使用雙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
⑤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具體為腹瀉、惡心、頭暈,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腹瀉+口干+頭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20.0 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不同時間點的癥狀評分低于治療前,且治療后1 周、4 周、8 周研究組的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鏡下糜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兩組患者胃內糜爛程度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胃鏡下的糜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胃鏡下糜爛程度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胃鏡下糜爛程度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治療前,兩組炎癥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慢性炎癥程度評分、炎癥活動程度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慢性炎癥程度評分、炎癥活動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炎癥程度評分比較 (,分)
表3 兩組患者炎癥程度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治療前,兩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指標水平低于治療前,且研究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
表4 兩組患者胃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P<0.05。
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n(%)]
慢性糜爛性胃炎為一種高發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目前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認為其發病是一個綜合、漫長、多階段的積累過程,如長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食不規律、服用非甾體抗感染藥、精神緊張、機體受到創傷等引發[6-7]。臨床分析認為其發病后是因胃黏膜供血不足,導致黏膜保護層修復緩慢,損傷速度大于修復速度,最終致胃黏膜損傷[8-9]。由于損傷后癥狀不明顯,不易察覺,當損傷速度降低時,損傷部位有一定的修復作用,然而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造成胃黏膜的反復損傷,在炎癥因子的刺激下,導致疾病進一步惡化發展,嚴重者最終形成胃癌[10-11]。
本研究表明,研究組治療后1 周、4 周、8 周的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合用藥方案改善患者癥狀效果更為顯著。康復新液為一種中藥制劑,取自蟲體,美洲大蠊為傳統中藥材,最早記錄于《神農本草經》,文中記載,美洲大蠊主血瘀、癥堅、寒熱、破積聚、喉咽閉等功效。康復新液內服以胃痛出血、上腹疼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泛酸為辨證要點,主要用于治療胃炎、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等見上述證候者[12]。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美洲大蠊體內含多種氨基酸、小分子肽類及多元醇等活性物質,作用于機體可發揮活血化瘀、通利血脈、養陰生肌、修復創面效果。康復新液輔以西藥,可同時發揮西藥抑酸作用,改善患者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胃鏡下糜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能更有效改善胃炎糜爛程度。分析原因,康復新液是從昆蟲藥材提取液中分離精煉制作的生物制劑,含18 種氨基酸。臨床實踐證實,其可通過刺激巨噬細胞、多形核白細胞等免疫活性細胞促進潰瘍創面愈合,還可通過直接吞噬而發揮抗感染作用,通過釋放自由基殺滅微生物,或通過分泌白細胞介素-1、干擾素、前列腺素與白三烯等活性物質等調節炎癥、促組織再生[13]。康復新液輔以西藥治療,促肉芽組織生長,改善創面微循環,修復胃黏膜組織,從而達到降低糜爛程度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胃泌素、胃動素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研究組患者在聯合康復新液和雷貝拉唑治療后,炎癥得到控制,胃功能也有所改善。分析原因,康復新液能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修復胃黏膜,降低血清中炎癥因子水平,提高胃黏膜的修復能力,促使胃功能恢復。沈德坤[14]研究中,研究組采用四聯療法結合康復新液,對照組應用四聯療法,結果表明,研究組治療后胃泌素、胃動素指標水平低于對照組,與本研究結果相符,證實康復新液聯合西藥改善患者胃腸功能指標效果顯著。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雷貝拉唑長期服用不良反應較多,如腹瀉、頭暈、惡心等,而康復新液不僅可改善胃部糜爛,還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脹癥狀,與雷貝拉唑聯用,可中和西藥導致的腹瀉、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保證用藥安全性[15]。
綜上所述,康復新液聯合雷貝拉唑治療CEG,可改善患者的癥狀以及胃糜爛程度,促進胃功能恢復,降低炎癥程度以及不良發應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