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
在沒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投資者不宜過多配置股票資產,因為股票市場總會存在未知的風險,假如踩錯了投資節奏,那么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投資損失。
自進入2023年以來,A股港股市場的投資環境有所改善,2023年走出了“開門紅”的走勢,對2023年股市的走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在A股市場的歷史上,當市場上演“開門紅”的走勢,往往意味著全年股市行情會相對樂觀一些。不過,市場總是在變化,股市走勢還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政策環境松緊、資金面環境的變化以及市場投資情緒的冷暖等。
2022年全球股市慘淡收官
2022年對全球投資者來說并不友好。不僅是股票投資者,而且對基金投資者、債券投資者、幣圈投資者都并不友好。
參考2022年全球主要股市的表現情況,我們不妨簡單總結一下。
截至2022年年底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表現最穩定,全年收漲0.91%。道瓊斯、日經225、法國CAC40指數跌幅在10%以內。德國DAX30、上證指數、恒生指數以及標普500指數跌幅在10%至20%之間。至于創業板、深證成指跌幅均在25%以上,納斯達克指數全年跌幅更是達到33%。
除了股票市場的表現存在明顯分歧外,外匯市場同樣存在明顯分化的走勢。
截至2022年年底收盤,美元與俄羅斯盧布成為表現最強勢的品種,美元指數全年上漲了8.19%。與之相比,瑞郎、歐元、澳元、加元、在岸人民幣、英鎊、日元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表現。其中,英鎊與日元的跌幅均在10%以上。
去年全球股市表現不佳的原因
經歷了不平靜的2022年,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假如在2022年依然可以保持投資不虧的狀態,那么基本上可以跑贏市場中大多數的投資者。有人開玩笑說,如果2022年不投資股票,只投資貨幣基金,那么他已經可以跑贏股票市場中80%以上的投資者了。
2022年全球股市的表現不佳,大概可以總結為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影響因素,莫過于美聯儲大幅加息的影響。
步入2022年,美聯儲步入新一輪的加息周期,而且加息頻率與加息力度非常高。美聯儲用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把美聯儲的終端利率大幅提升,并促使美聯儲完全走出了超低利率的紅利期環境。
在美聯儲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加速了全球資產回流至美國本土,并最終引發了強勢美元的回歸。縱觀每一輪強勢美元行情,都可能會引發全球股票市場的劇烈波動,2022年自然也擺脫不了。
影響美聯儲加息的頻率與力度,很大程度上來自美國高通脹的壓力。在美國CPI大幅攀升的背后,卻引發美聯儲采取進一步收緊貨幣的策略。其中,包括持續縮表與大幅加息,引發了美聯儲的終端利率持續攀升。
第二個影響因素,疫情反復導致全球經濟發展的不明朗。
疫情反復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的暢通狀況,并對全球物流配送效率、產業鏈的發展布局構成了較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加劇了全球市場的擔憂情緒,而且影響到不同領域市場的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
受此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放緩跡象。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自然深受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不僅僅是中國股票市場,而且對歐美股票市場,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整體表現并不樂觀,全球經濟與全球股市需要有一個逐步恢復回暖的過程。
第三個影響因素,全球市場風險偏好的改變,“現金為王”策略變成了主基調。
美聯儲大幅加息,引發貨幣基金、美債品種的收益率大幅上漲。面對收益率快速攀升的貨幣基金、美債品種,對市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構成了較大程度上的影響。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出發,考慮到資產價格的波動風險因素,寧可增加現金資產的配置,也不愿意增加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如此一來,引發了市場資金的投資態度偏向保守與謹慎。
在“現金為王”策略的影響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策略不得不發生調整,投資態度也從樂觀轉為了謹慎,對權益資產的青睞度也隨之下降,這也是最近一年全球投資者投資心態與風險偏好發生改變的真實寫照。
2023年投資策略及風險規避
告別了2022年,我們迎來了2023年。與2022年相比,在政策環境、資金面環境方面,似乎有不少改善的地方。
例如,在外部政策層面上,美聯儲可能會在2023年下半年之后出現加息周期的拐點。
據了解,從美聯儲公布的點陣圖分析,預計2023年年底聯邦基金利率為5.1%,9月估計是4.6%。此外,點陣圖預計2024年年底的聯邦基金利率為4.1%。假如今年下半年美聯儲加息拐點得到了確立,那么作為經濟晴雨表與貨幣政策松緊的先行指標,股票市場也會提前有所反應。
除了外部政策環境有逐漸回暖的預期外,內部政策環境方面,包括穩增長預期升溫、提振消費需求強烈以及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運行等因素,都會對股票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
在穩增長的預期下,2023年的貨幣環境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現階段貨幣收緊的可能性并不高,反而還會存在持續寬松的預期。
從2022年11月以來,房地產政策環境發生了實質性的回暖,包括金融支持16條措施、房地產再融資政策的松綁等,這些措施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底部已經得到確立。在房地產形成政策底部的背后,將會對諸多產業鏈構成積極性的影響,未來一年的市場需求與投資需求有望逐漸得到釋放。
作為經濟晴雨表的股票市場,已經提前有所反應。不過,與2022年相比,2023年的投資環境可能會樂觀一些。在新的一年里,估值修復與困境反轉可能是2023年的主要投資機會,但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還是需要積極總結投資經驗教訓,在追求資產增值的同時,更需要做好資產分散配置的策略,不建議過多配置股票資產。
例如,在保持一定比例股票或基金資產的同時,可以把資產部分配置大額存單或貨幣基金,以降低集中投資權益資產的風險。除此以外,對普通家庭來說,盡可能準備一筆應急資金,并且可以隨時應急使用,這也是提升家庭抗風險能力的具體表現。
在沒有充分把握的前提下,投資者不宜過多配置股票資產,因為股票市場總會存在未知的風險,假如踩錯了投資節奏,那么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投資損失。對風險承受能力不強的投資者來說,這種投資策略并不適合。在任何時候,提升個人或家庭的抗風險能力,還是要放到首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