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張兵 □ 特約記者 李云良
“持續堅持全市‘1+3’主導產業,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工業為引擎加快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
年味還濃,巴中各產業園區已熱鬧起來。蘭溪—通江產業園迎來大批返崗工人;恩陽區在巴中臨港產業園舉行2023年二批次重大項目現場推進活動;平昌經開區工業園里,瑞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在緊張地進行設備調試,為即將投入運營做著準備。
“今年是巴中成立地區30周年,做好全年經濟社會工作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巴中市委副書記、市長高鵬凌說,“巴中將切實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產業培育振興特別是發展實體經濟上,更加突出工業經濟的主引擎地位,更加用力實施‘業興市、制造強市’戰略,奮力譜寫老區后發趕超振興發展新篇章。”
“現在出門務工,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1月31日,巴州區三江鎮居民牛軍開始返崗之旅,他選擇在恩陽機場乘飛機前往打工目的地浙江。“以前是從巴中坐大巴到達州,再從達州坐火車。現在交通更方便,可以直接坐飛機。”
方便快捷的交通背后,是巴中近年來加速推進機場、鐵路、水利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果。目前,巴中已建成機場1個、鐵路2條、高速公路7條,漢巴南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也按下快進鍵。
巴中交通區位發生了歷史性改變,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一舉摘掉千年貧困帽子。在呈現可喜變化的同時,巴中的“近憂遠慮”也非常明顯:發展面臨債務沉重、產業弱小、人口外流的近憂,以及未富先老、未經充分工業化城鎮化就即將進入低碳化的遠慮,巴中經濟最大的短板是工業弱小。
因為工業弱,近些年經濟總量、增速、結構、質量效益徘徊不前,農業287個“三品一標”中沒有大品牌、大單品,服務業還是以生活性服務業為主,城鎮化水平比全國平均數值低17.7%。人口流失較多,常年在外務工人員超過100萬人。
巴中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滯后的根本原因是工業不強,工業化是巴中現代化建設不可逾越的階段。脫貧攻堅、交通基礎設施改善任務已經階段性或歷史性完成,是時候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產業培育振興上了,而且巴中具備發展產業的條件。
每天組裝8000 臺,巴中市恩隆科技有限公司春節后就開啟了“狂飆”模式:一部部新手機相繼走下生產線,即將銷往東南亞、非洲、巴基斯坦等地。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已經有40萬部訂單量。
“這段時間訂單量較大,大家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按質按量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恩隆科技董事長王帥每天記錄生產數據,叮囑加強生產線質量管理。恩隆科技于去年6月入駐,目前兩條生產線投產,二期計劃成立的SMT貼片生產項目將于4月投產。
位于通江縣金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的中科森藍年產40萬噸超微細粉體材料生產項目也在加快推進建設,8月力爭一期建成投產。

漢巴南鐵路長軌卸載作業現場。圖/付海旭
如今,“巴中工作重心轉移到產業培育振興上來”已經成為全市普遍共識和實際行動,去年巴中市級領導、縣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外出招商分別增長150%、110%。
在敢于抓工業、善于抓工業的指導思想下,巴中產業發展更加聚焦。按照全市“1+3”、縣區“1+1”主導產業定位,這兩年巴中招商引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新建成標準化廠房66.9萬平方米,企業入駐率達93%,引進農夫山泉、太極集團、復星集團等一大批龍頭企業。
去年,巴中產業投資、工業投資增長率均高出全省10多個百分點。
巴中著力用“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集約化”的工業思維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服務業。全市推行種養業“2+1”優勢大品種計劃,全力發展巴山肉牛、南江黃羊、巴中茶葉。新加坡雅控、華西希望特驅、北大荒、省供銷集團相繼牽手巴中,百億肉牛全產業鏈項目落戶巴中。
當前,巴中新型工業、現代農業開始起步,現代金融、物流、工業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也逐步發展壯大。
“巴中這兩年調整經濟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取得初步成效,將持續堅持全市‘1+3’主導產業,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工業為引擎加快推進產業體系現代化。”高鵬凌說。
2月7日,巴中經開區重點產業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巴中經開區招商中心舉行。通過前期招商對接及深入溝通,活動現場簽約項目總投資30.4億元,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兩個,成功實現開門紅。
巴中經開區主要負責人介紹,此次簽約的芯片封裝、碳納米管粉體及導電劑生產等項目,均與全市“1+3”主導產業、巴中經開區“1+1”產業定位高度契合。
聚焦發展實體經濟,巴中圍繞構建食品飲料、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三大產業集群,重點開工建設總投資250億元的30個工業項目,堅定把工業經濟做大做強。
同時,繼續用工業化思維改造傳統農業,繼續實施“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計劃,把農業產業結構調優做實。在此基礎上,推動服務業同新型工業、現代農業融合發展,讓生產性服務業比重更大一些,現代服務業成色更足一些,加快構建起現代化的產業體系。
今年,巴中將繼續要求縣區招引企業70%與“1+1”匹配、70%要入園區、90%第二年能開工,按照資源開發轉化、承接產業轉移、以市場換產業、巴商回家發展4 條路徑策劃包裝項目、招商引資,確保全年項目數量、建設質量、投資總量“三量齊升”。
今年春節前,巴中先后召開市委五屆五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兩會,對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專注聚焦發展、改善民生、守住底線“三件大事”,切實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產業培育振興特別是發展實體經濟上,全面開啟巴中現代化建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