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龍 (臺灣 臺中)
三十幾年前我投入到陶藝學習中,在累積了基本程度的對陶瓷概念認知后,不愿讓自己往后的創作之路就此被陶土所綁架的想法就油然而起。于是我便開始嘗試在自己作品上加入了其它異材質,譬如木雕、石材、琉璃等等。
在與漆邂逅之后,我發現了它層次多變的質感和璀璨瑰麗的亮感。這激發出我內心莫名的沖動,這火花瞬間點燃了我十幾年來與漆共舞的日子,便開啟了我對天然樹漆媒材技法之學習和應用以及作品賞析等。更藉由從作品中融入樹漆的能量,我漸序地描繪著自己對漆陶所寄望的創作藍圖,亦逐步地架構出對漆陶作品所期待能呈現之型態,創作出漆陶新語意,以期它能成為當代漆藝界之新秀、陶藝市場中的新寵。
近幾年,臺灣漆工藝得到大力推廣與發展,然而在漆文化藝術所呈現面向中,我們似乎不容易看到屬于臺灣獨特性漆藝創作之角度。當初在投入于天然樹漆學習研究時,我便期望將傳統漆工藝格局,導引入純藝術型態之范疇,再試圖以樹漆融合陶藝創作思維,建構漆陶之藝術生命價值,同時打造可代表臺灣本土的漆文化。
這次展出的作品分為兩個區塊:一是先前幾個系列作品的呈現,此部分是利用以前創意元素、重新再制作成適合這次展出的漆陶作品。二是近兩年來特為此次展覽創作的全新作品,這部分欲呈現三個階段的概念,即從身體轉折型態,顯示外表雖纏繞著慣用的圖紋裝飾,而透過扭轉動力來探索解構自我既定習性,進而如肢體極度掙扎突圍,在坯體上運用推擠凸出之塊面,寓意著渴望釋放束縛壓力,再到型塑似大腦結構思維模式,在層層紋飾雕刻包覆中透出了漆的璀璨,從吸收融合至精進,期許能透過激蕩轉化詮釋,創作出足以讓收藏家感動和期待的作品。

代溝 73cm×15cm×42cm 陶瓷 李幸龍

悠云 43cm×14cm×56cm 柴燒漆陶 李幸龍

春雨 36cm×36cm×43cm 漆陶 李幸龍

虛實以對 69cm×24cm×41cm 漆陶 李幸龍

田野 40cm×40cm×37cm 陶瓷 李幸龍

古情新意 38cm×38cm×36cm 螺鈿漆陶 李幸龍

山的對話·銀山 32cm×14cm×52cm 漆陶 李幸龍

悠云 43cm×14cm×56cm 柴燒漆陶 李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