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高素質農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平涼市農廣校把高素質農民后續跟蹤服務抓在手上,堅持“扶上馬、送一程”的培育原則,時刻關注、扶持、服務高素質農民的發展,取得了較好的培育效果、疊加效應和社會影響。
一、實地問診把脈,助推產業升級
高素質農民中有很多學員都是擁有一定規模的產業,或者為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或是家庭農場主。平涼市農廣校在對學員開展7-15天的系統化培訓后,按照農業農村部(廳、局)“要對學員進行不少于一個生產周期的后續服務”的要求,適時開啟后續跟蹤服務。平涼市農廣校首先安排的是實地指導,實地指導組由培訓機構銜接組織,由農廣校主管部門負責人、技術專家、創業指導師、金融機構業務經理等人員組成,人數控制在3-5人之內,前往學員所在地,逐人逐戶逐企業進行,實現“一人一案”。為控制時長、節本增效,對于學員數量較多、路途偏僻或比較分散的鄉鎮村社可分組進行。實地指導組主要針對學員在產業發展中遇到的“老大難”等問題進行“會診”,研究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綜合學員和其產業發展的具體情況,確立下一步的解決方案,并由培訓機構根據職工基本情況和學員數量地域等因素,對學員進行分組并由專人負責服務。實地指導組不定時開展集中匯報,就學員產業發展狀況、技術成果轉化程度、經濟收入對比、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等情況梳理研討,不斷改進指導內容和方式,為學員產業升級把好脈。
二、熱線答疑釋惑,解決當下所急
每期培訓班結束后,平涼市的培訓機構都要向學員公布后續跟蹤服務的專兼職教師、專家學者、包抓人員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和服務內容,同時告知學員義務后續跟蹤服務的期限。這種方式能夠保證學員在農業生產經營當中遇到技術難題等情況求助的時候,跟蹤服務團隊能夠及時跟進開展答疑釋惑,尤其是遇到病蟲害、動植物疫情、極端天氣嚴重威脅到學員種植、養殖的收益時,或者在大忙季節農業機械遇到急需排除故障或者售賣農產品遇到市場瓶頸等情況時,這時就需要專兼職教師、專家學者或包抓人員現場處置,并且要能夠走得開、來得及時、處理得好、讓學員滿意。高質量的跟蹤服務不僅兌現了對學員的承諾,也增加了農廣校教職員工的獲得感和自豪感,同時也是對培訓機構的有力宣傳。
三、線上技術指導,增強造血功能
高素質農民培育是成人教育,所以必須遵循成人教育的特點,才能實現培訓效果的最大化。線上技術指導解決了農民農學矛盾,克服了疫情等因素影響,具有便捷性、直觀性、自主性、選擇性、安全性、低成本性等優勢。線上技術指導針對不同產業的學員群體,培訓機構可優化組合師資力量,利用信息化、網絡化的現代技術平臺,通過生動、美化、直觀的音視頻制作,通過農業技術手機應用平臺、專兼職教師慕課、技術視頻錄制推送、一對一視頻連接等形式進行。同時,為增強線上技術指導效果、維護網絡指導安全和師生雙向權益,平涼市的農民教育培訓機構對學員做出了一系列約束性規定,比如未經老師或培訓機構同意,學員不得擅自將專兼職教師的個人信息在網上發布,或隨意評論他人,或引導其他學員參與敏感性的話題等等。
四、政策保障順暢,促進良性發展
學員參訓結束后會立即投入到生產經營當中去,也會盡己所能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更會考慮把培訓當中所學所見運用于實踐。學員在實踐創業當中,必然會遇到諸如政策扶持不到位、資金周轉不過來、關鍵技術技能短缺、農產品售賣不順暢、高端服務跟不上等困難,這就需要培訓機構在后續跟蹤服務之中利用單位的職能職責。平涼市在幫助學員解決技術難題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幫助學員對接政府相關部門、金融信貸機構和保險理賠行業等單位,將學員產業發展與相關單位的服務和利益聯結起來,保障學員產業、產品“進出”雙管暢通。
五、宣介學員典型,擴大社會影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平涼市對學員本人及其產業的宣傳推介,也是后續跟蹤服務的一個重要方面。平涼市充分運用好各類媒體的宣傳作用,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方面,對發展基礎較好、帶動作用較強、市場前景廣闊的典型學員進行宣傳推介,深入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用他們的艱苦創業感動人,用他們的頑強拼搏引導人,激勵身邊一大批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同時,平涼市也將優秀學員作為“土專家”納入師資庫,在開辦各類培訓班的時候,讓他們上講臺言傳身教,“讓學員培訓學員”,充分發揮“身邊人身邊事”的示范帶動效應。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涼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