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西醫院泌尿外科魏強教授團隊/疾病系統遺傳研究院沈百榮教授團隊在JMIR Public Health and Surveillance發表文章“Association between urinary bisphenols and body composition among american adults:cross-sectional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study”。研究通過分析美國成年人尿液中的雙酚A(bisphenol A,BPA)、雙酚S(bisphenol S,BPS)和雙酚F(bisphenol F,BPF)水平,揭示了它們與身體成分或相關指標[包括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肌肉量和脂肪量]之間存在的關聯性。其中,BPS與BMI呈正相關,而BPA與總肌肉量和四肢肌肉重量呈負相關,BPF與任何身體成分參數之間沒有發現顯著關聯。這些結果提示了BPA和BPS暴露可能對身體成分產生不利影響,強調了減輕其不良影響的重要性。
BPA、BPS和BPF普遍存在于日常包裝產品中,可通過飲食、空氣吸入或皮膚接觸攝入,是廣泛用于各種消費品的化學物質。它們具有雌激素特性,并與各種健康結果相關聯。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只關注它們與BMI的關系,而對其與身體成分(包括肌肉量和脂肪量)的相關性了解較少。此研究旨在調查BPA、BPS和BPF在大規模人口樣本中的尿液水平與身體成分之間的關聯,為解決這些環境污染物對身體成分存在的潛在健康風險以及制定預防策略的關鍵科學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研究對2003年-2016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并調取了該數據庫中成年人的身體成分數據,包括肌肉量、脂肪量和其他指標的精確測量結果,以及尿液中的雙酚類物質的含量檢測值。除此之外,還調取了這些參與者的年齡、種族、教育水平、婚姻狀態、經濟情況等可能的混雜變量。研究使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來計算雙酚類物質和身體成分之間的相關性,并校正了潛在混雜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雙酚暴露與身體成分存在顯著關聯。在校正混雜因素后,BPA與總肌肉量和四肢肌肉量呈負相關,并且與總脂肪量和軀干脂肪量呈正劑量反應。BPS與BMI、軀干脂肪量和總脂肪量呈正相關,與總肌肉量呈負相關,BPS與四肢肌肉量之間沒有明顯的關系。然而,BPF與身體成分之間沒有顯著的相關性。
相互作用和分層分析的結果顯示,BPS與身體成分參數(總肌肉量、軀干脂肪量和總脂肪量)之間的相關性在女性參與者中更強,呈正劑量反應關系。BPA和BPS與BMI的相關性因年齡而顯著改變,在年齡≤20歲的患者中,BPA與BMI呈負相關。對于BPS,在20-50歲的人群中,BPS和BMI之間的相關性更強,并且呈正劑量反應關系。此外,酒精攝入是BPF和四肢肌肉量之間相關性的潛在混雜因素。最后,研究觀察到的雙酚類物質與身體成分參數之間的相關性并沒有因種族、吸煙狀況和體育活動而顯著改變。
BPA在包括加拿大、美國、中國和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或組織被禁止在某些塑料產品中添加使用,但其衍生物對人類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BPS作為BPA的衍生物,與身體各成分的變化有關,與女性和年齡的變化有更強的聯系。在該研究中,BPF與各種身體成分沒有顯著相關性??赏茰y,機體在環境中暴露于BPF的程度不足以造成重大影響,但這一推測需要通過額外的研究來驗證。該大樣本研究揭示了尿液中BPA和BPS水平與身體成分變化之間的關系,以及與雙酚暴露相關的潛在健康風險,并強調了有必要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減輕其對身體成分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