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記龍 姚瑤
(1.河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4;2.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河北 石家莊 050024)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就要把握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的定位。”一個健全的人既要有豐富的知識和文化內涵,還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強健的身體。沒有身體,一切免談!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之強,不僅在于智力,也在于強健的體魄與意志。”北京大學前校長蔡元培曾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忠孝,人倫之大道也,非健康之本,無以行之”。體育的重要性,廣受共識,不言而喻。
省屬師范高校的研究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中的核心力量,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歷史使命,將來承擔著教書育人,立德樹人重要職責。然而,研究生階段由于脫離了系統的體育教育,不利于研究生群體的體育素養發展,文化水平高但是身體素質較差已成為普遍現象。隨著當今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研究生群體不僅承受著學業、就業、經濟等各方面的巨大壓力,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開展科研、實踐等工作,甚至出現抑郁等心理性疾病的比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具有育體育心作用的體育活動愈發受到大家的關注。
在當今社會,體育活動的消費已然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通過自主進行體育活動用來緩解學業壓力、提升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為了促進和保障運動的順利、有效開展,研究生對體育運動的支出也成為一種新消費趨勢,其體育消費行為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本文以“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為研究對象,以省屬師范高校河北師范大學的研究生為調查對象,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比20%,碩士研究生占比80%。
(1)文獻研究法。
通過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以“研究生體育消費”為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共搜索出0 篇文獻;以“研究生體育”為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共搜索出100 余篇文獻;以“體育消費”為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共搜索出超10000 篇文獻;選取其中主要參考文獻作為本研究的部分論證依據。
(2)調查研究法。
以省屬師范高校河北師范大學的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通過線上發放問卷的形式收集在校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及相關信息,問卷主要包括個人信息、體育消費類型、體育消費時間和頻次、體育消費動機、體育消費評價、體育消費影響因素等部分。通過訪談專家對問卷內容進行修正,確保問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收集問卷后通過統計分析,對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共發放問卷2000 份,收集有效問卷1918 份,回收率達95.90%。利用SPSS 軟件對問卷結果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為本研究論文的撰寫提供數據支撐。
體育消費行為是指人們為了滿足自身健身、娛樂和社交等方面的需要,而進行體育用品、體育服務和體育活動等消費的行為。這種消費行為不僅包括購買體育器材、服裝等實物,還包括參加健身課程、體育比賽和觀看體育賽事等體驗性消費,這里不包括高校所開設的體育課程。
體育消費行為是一種以滿足人們對于體育需求為目的的、以貨幣支出為表現的、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的消費行為。滿足人們對于體育需求既包括對于身體健康和運動技能的需求,也包括對于體育娛樂和社交的需求。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運動技能,因此對于體育消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與傳統的消費行為不同,體育消費也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這種投入既包括實物的購買,也包括體驗性消費的支出。隨著人們對于體育需求的不斷增加,體育消費的形式和內容也變得越來越豐富和多樣化,例如馬拉松運動在大學生群體中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了解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總體情況是推動研究生健康發展的關鍵。一是從體育消費的參與度來看,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相對較低。調查結果顯示,僅有61.78%的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且其中多數人消費金額較低,每年消費在500 元以下。這可能與研究生面臨的學業壓力、生活壓力以及缺乏體育鍛煉的習慣有關;二是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的形式較為單一。調查發現,研究生購買運動裝備是主要的體育消費形式,占比100%;而參加健身課程、體育比賽等其他形式的消費相對較少,分別占比33.16%、5.47%。這可能與研究生對體育活動的認知和參與程度有關;三是研究生的體育消費動機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調查顯示,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的主要動機包括鍛煉身體、緩解壓力、社交娛樂等,分別占比76.75%、6.41%、16.84%。其中,鍛煉身體是最主要的動機,這可能與研究生對自身健康和身體素質的關注度較高有關。
在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中,不同性別、年級、專業和層次的研究生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偏好。了解這些差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研究生體育消費的現狀和問題,為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據。
首先,不同性別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存在差異。一般來說,男性研究生更傾向于參與需要購買裝備的體育項目,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網球、乒乓球、其他等,分別占比為41.60%、15.34%、24.16%、10.29%、7.77%、0.84%;而女性研究生則更喜歡參加瑜伽、舞蹈、乒乓球等低消費的健身活動,分別占比為53.47%、9.85%、8.11%。同時,男性研究生在體育消費金額方面也普遍高于女研究生,平均約高出200%。這可能與男性對體育活動的認知和參與程度更高有關;
其次,不同年級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也存在差異。調查發現,隨著年級的提高,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的比例逐漸增加,其中碩士一年級為59.37%、碩士二年級為84.78%,碩士三年級為89.98%。這可能與高年級研究生面臨更多的學業和生活壓力,更需要通過體育鍛煉來緩解壓力有關。高年級研究生在選擇體育消費項目時也更加注重品質和效果,更傾向于選擇專業性強、設施好的場所進行消費;
再次,不同專業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也存在差異。一般來說,理工科研究生在體育消費方面相對較為理性,更注重實用性和性價比;而人文社科類研究生則更注重體驗和感受,更愿意為高品質的體育消費買單。不同專業的研究生在選擇體育消費項目時也受到其專業背景的影響,如生物類專業研究生可能更注重健康和保健方面的消費;
最后,不同學歷層次的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差異顯著。調查結果顯示,男性博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對抗性相對較小的運動項目,如羽毛球,而男性碩士研究生更喜歡對抗性較大的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
一是研究生體育消費的參與度不斷提高。隨著健康意識的普及和體育活動的推廣,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生開始關注體育消費,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其中。特別是對于一些90 后、00 后等年輕的研究生,他們更加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對體育消費的參與度也更高;二是研究生體育消費的形式也在發生變化。傳統的購買運動裝備和觀看體育比賽等單一的消費形式正在逐漸向多元化的消費形式轉變。例如,研究生們開始更愿意參加各類體育課程和健身俱樂部,通過專業的指導和訓練來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此外,網絡體育消費也逐漸成為研究生的新選擇,例如通過在線健身課程、瑜伽課程、付費運動APP 等來滿足自己的健身需求;三是研究生體育消費的動機也在發生變化。過去,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的主要動機是鍛煉身體和緩解壓力,而現在,研究生們開始更加注重社交和娛樂。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研究生們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能夠結交新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脈圈。這種趨勢的變化也反映了研究生們對于體育消費的認知和需求正在不斷升級。
在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中,個人因素是影響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性別、年齡和收入對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都有顯著影響。
男性研究生更傾向于參與需要購買裝備的體育項目,而女性研究生則更喜歡參加瑜伽等低消費的健身活動。年齡越大,對體育消費的參與度越高,這可能與年齡增長帶來的健康意識提高有關。收入越高,參與體育消費的程度也越高,這可能與經濟條件有關。健康狀況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個人因素之一。研究生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其參與體育消費的動機和方式。對于身體狀況較差的研究生,他們更傾向于通過體育鍛煉來改善身體狀況,因此更傾向于參與需要購買裝備或課程的體育項目。而對于身體狀況較好的研究生,他們更傾向于通過體育鍛煉來保持身材和愉悅身心,因此更傾向于參加低消費的健身活動。
除個人因素外,社會因素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家庭因素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社會因素之一。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人們成長和生活的最重要環境之一。家庭成員的體育消費行為和態度對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如果家庭成員熱愛體育運動,經常參與體育活動,那么研究生也更有可能受到感染,積極參與體育消費。此外,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會影響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可以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體育消費機會和資源,反之則可能限制研究生的體育消費;其次,朋友和同輩群體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社會因素之一。朋友和同輩群體是研究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體育消費行為和態度對研究生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朋友和同輩群體熱愛體育運動,經常參與體育活動,那么研究生也更有可能受到感染,積極參與體育消費。此外,朋友和同輩群體的經濟狀況也會影響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如果朋友和同輩群體經濟狀況較好,可以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體育消費機會和資源,反之則可能限制研究生的體育消費。再次,社區和學校環境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社會因素之一。社區和學校是研究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它們的體育設施、運動氛圍和文化等都會影響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如果社區和學校的體育設施完善、運動氛圍濃厚、文化積極向上,那么研究生也更有可能受到感染,積極參與體育消費。反之,則可能限制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最后,社會文化和媒體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社會因素之一。社會文化和媒體可以傳遞關于體育的價值觀念、態度和信念,從而影響研究生的體育消費行為。例如,社會上對于健康生活方式和運動健身的重視,可以激發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的熱情;媒體對于體育賽事和明星的報道和宣傳,也可以激發研究生參與體育消費的興趣。
除了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動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心理因素之一。動機是推動人們進行體育消費的內部動力,它可以來自于研究生對于身體健康、運動技能、精神放松、社交等方面的需求。當研究生對于某個動機的追求越強烈時,他們參與體育消費的意愿也就越強烈。例如,當研究生面臨著學業和生活的壓力時,他們可能會更傾向于通過體育鍛煉來放松身心,此時他們參與體育消費的動機就更為強烈;其次,態度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另一個心理因素。態度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它可以通過影響研究生的認知和情感來影響他們的體育消費行為。如果研究生對體育持有積極的態度,認為體育可以帶來健康、快樂和放松,那么他們參與體育消費的意愿也就更強烈。相反,如果研究生對體育持有消極的態度,認為體育會帶來痛苦和疲勞,那么他們參與體育消費的意愿也就更弱;再次,自我概念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心理因素之一。自我概念是人們對自己的認知和評價,它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態度。如果研究生具有積極的自我概念,認為自己是有活力、健康和自信的人,那么他們參與體育消費的意愿也就更強烈。相反,如果研究生具有消極的自我概念,認為自己缺乏活力、健康和自信,那么他們參與體育消費的意愿也就更弱;最后,情緒也是影響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心理因素之一。情緒是人們對事物的感受和體驗,它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和態度。如果研究生在參與體育消費過程中體驗到快樂、興奮和滿足等積極情緒,那么他們更有可能繼續參與體育消費。相反,如果研究生在參與體育消費過程中體驗到痛苦、焦慮和沮喪等消極情緒,那么他們更有可能停止參與體育消費。
基于文獻綜述和理論框架,我們構建了一個多因素綜合分析模型。該模型包括三個維度: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每個維度都有若干個子因素,這些子因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關系。
經過因子分析、回歸分析和模型擬合度檢驗,我們發現該模型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各影響因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關系,其中個人因素中的性別、年齡和收入對體育消費行為具有顯著影響;社會因素中的家庭環境、朋友和同輩群體以及社區和學校環境也對體育消費行為產生積極作用;心理因素中的動機、態度、自我概念和情緒對體育消費行為具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通過構建多因素綜合分析模型,并經過檢驗和討論,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均對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產生影響,且各因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關系。
研究生體育消費行為的總體情況差異性較大。需要從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庭等多個方面入手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促進研究生體育消費的健康發展。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做好頂層設計,針對研究生特點和研究生的學業壓力、生活習慣、健康實際,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和課程體系措施,提高社會和高校對研究生群體體育鍛煉和健康狀況的關注,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體育消費,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其次,高校應加強對研究生體育教育的引導作用,落實好上級要求,將體育課程設置為必修課程,提高研究生的健康意識,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同時盡可能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服務項目,幫助研究生養成終身體育習慣;再次,社區、家庭等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體育鍛煉機會和場所;最后,通過加強教育引導、政策支持和社會關注等多方面的措施,促進研究生體育消費的健康發展,從而提高研究生的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