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陽
隨著房建工程施工數量的持續增加,施工單位對施工技術的選擇與應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有效提升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和環保性,減少施工時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應加強對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以此提升房建工程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確保房建施工良性且穩定的開展。
綠色施工技術是在原有施工技術的理論或理念中,有機融合綠色理念,充分體現環保、保護生態以及降低污染等方面的內容。綠色施工技術既保留了以往施工技術的功能性和實用性,又利用了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模式,能夠更好地提升房建工程的生態效益。科學且合理地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對工程建設中產生的粉塵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水污染等,都能起到較好的管理和控制作用。
該技術同時兼顧了可持續發展理念,有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穩定發展,進一步提升房建工程的社會效益[1]。將綠色環保理念始終貫穿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的全過程,既能夠充分保障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又能提升工作效率和施工技術水平,對施工技術的科學化、先進化、環保化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意義。
在房建施工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對于施工建設的質量水平、施工技術應用的效果以及施工材料的選擇與應用等方面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首先,確保房建施工建設的質量水平是工程項目的終極目標,需選用科學且合理的施工技術,為施工建設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綠色施工技術能夠在保證原有施工技術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更多體現出先進性和科學性,修正調整房建施工中不合理的流程。由此可見,合理選用綠色施工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房建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2]。
其次,綠色施工技術能夠體現較為先進的技術理念和更具科學性的技術措施,將其應用在房建施工中,能夠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能力,有助于保證房建施工進度。
最后,在進行施工材料的選擇和應用時,應結合綠色施工技術的規定與要求,選用兼具功能性、環保性以及可持續性的高性價比施工材料,既能夠保證房建施工質量與綠色施工技術的要求,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房建工程的經濟效益。
另外,在房建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噪音、粉塵等方面的污染,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可有效避免上述問題,從而保證房建施工過程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水資源是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必需品,因此科學、合理使用水資源,對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綠色節能技術在建筑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不但穩步提高了城市的用水效率,還對居民小區的水循環利用也提供了機會。將雨水、工業廢水等經環保、節能技術處理后,可用于衛生間的日常使用中。水循環技術的推廣與運用,既能最大程度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需要,又能達到保護生態、提高居住小區水資源利用率的目的,同時也顯示出綠色技術的應用成效。水循環技術原理如圖1 所示。

圖1 水循環技術原理(來源:網絡)
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既要充分考慮施工因素對建筑施工的影響,又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確定建筑采暖系統的用熱和熱源熱量,保證建筑供熱達到綠色、環保的要求。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在建筑施工中加強先進的施工技術,并通過改變建筑材料的化學和物理性質來提高建筑物的保溫效果,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在建筑工程中,保溫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門窗、墻體等方面,目前普遍采用的墻體隔熱技術,就是為了保證墻體的隔熱性能符合設計規范和要求[3]。
由于照明能耗約占綠色建筑項目總能耗的10%,而在日常生活中,照明燈具的轉換效率僅為15%,其余75%的電能則轉換為熱能,但實際使用的熱能未被充分利用,因此產生了大量的資源損耗和浪費。采用綠色節能照明技術可有效解決全球能源供應短缺的問題,同時也可以加強對非再生能源利用壽命的研究。太陽能資源已經成為我國未來新型能源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針對建筑行業所提出的太陽能光纖照明方式,對于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這一方法主要是充分發揮其自身特點,利用先進的濾光裝置將其發揮出來的柔和且無污染的光,轉化為符合人們日常生活與生產要求的光,達到人們對不同環境下光的色彩需求。而這種柔性光導纖維不僅大幅降低了人們日常生活、生產的電能消耗,促進了節能效率的穩步提升。同時由于其所使用的是無污染材料,因此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的有毒有害物質,不會影響建筑材料的二次循環利用,還最大限度促進了資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
隨著照明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已被廣泛應用于商場、運動場館、寫字樓以及地下室等場所的照明。如果將光纖照明系統應用于商場的日間照明,不僅大幅降低了商場照明電力資源的消耗,減少了商場照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夠為人們提供舒適、柔和的自然光源,進而營造出舒適的生活環境。建筑節能系統示意如圖2 所示。

圖2 建筑節能系統示意圖(來源:網絡)
為了在房建施工中能夠充分體現綠色施工技術的作用和價值,施工前應結合綠色理念進行整體的規劃與設計,為后續科學、合理、高效地應用綠色施工技術奠定基礎。在房建工程中應用綠色施工理念,充分考慮后續全部施工環節的實際需求,遵循適用性、可行性和經濟性原則,對其進行全面且系統的規劃與設計,保證房建工程施工建設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在房建工程的規劃設計階段,設計人員應充分考慮后續綠色施工技術的選擇和應用,明確施工各環節的建設時間,有效提升房建施工的工作質量和效率,保證工程項目能夠按期完成[4]。另外,房建工程規劃設計人員應綜合考慮影響施工的多種因素,避免對周圍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造成污染或影響,確保房建施工具有環保性和可持續性。
房建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污染物,粉塵就是其中影響較為廣泛且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污染物之一。應加強對粉塵的管控,保障房建施工周圍的生態環境與社會環境不受粉塵污染影響。在房建施工過程中,為有效提升粉塵管控的效果,首先應加強對周圍粉塵污染情況的實時監測,按照施工建設相關規定和要求,嚴格控制粉塵污染指數。若粉塵污染指數升高,則可利用防塵網進行阻隔,避免其持續性擴散,盡量將粉塵控制在施工現場。其次,可利用施工場地多余的建筑廢料對現場道路進行必要的填鋪硬化,進一步降低粉塵擴散的可能性,提升周圍空氣質量。
噪聲污染在房建施工過程中難以避免,但利用綠色施工技術可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情況。施工過程中,會用到一些大型機械設備以提升施工效率,但這些設備設施會產生較大的噪聲,嚴重影響周圍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而且施工人員長期處于噪音較大的施工現場,也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影響身體健康,應加強對施工現場及周圍的噪聲控制。
首先,應規劃好噪聲較大類型機械設備的使用時間,必要時可開展封閉式施工作業,但施工時間不宜過長,或選用噪音較小的機械設備。同時,可根據房建施工建設的具體情況,安裝適當的隔音設施,進一步降低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其次,應加強對施工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對于因老化嚴重而產生噪音的施工設備應及時更換。腳手架、防護措施等施工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也需注意避免產生噪聲。
房建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施工現場土壤的保護,最大程度降低土壤污染,避免影響周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施工技術對土壤保護的管控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3 個方面。
第一,降低污染。在房建施工過程中,為實現對建筑廢物的快速分解,應建設專門的處理房,提升處理速度,防止對周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降低土壤質量。第二,保護原有植被。房建施工現場通常會存在一部分原有植被,需要充分利用這些植被,而且施工時可多種植一些速生類植物,避免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達到保護土壤的目的,實現對施工現場土壤保護的有效管控。第三,加強對廢水的處理。在房建施工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如果未經任何處理的廢水直接排放出去,會對施工現場和周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廢水的有效處理。例如利用中水回用節水技術來提升廢水的處理效果,進一步加強對土壤保護的科學管控[5]。
在房建施工中,常會用到大量的混凝土,而降解混凝土耗時較長。因此,施工過程中應對混凝土的用量和用法等進行細化,提高混凝土的使用率,減少其浪費和損失的情況出現。同時,精準計算混凝土用量也能降低部分施工成本支出,有助于提升房建工程的經濟效益。然而,即便再精準的計算,也無法避免混凝土剩余的情況出現。對于這部分混凝土,若存放時間過長,會出現凝固、結塊等現象,既不能用于施工建設中,也給處理工作帶來了困難,直接填埋會造成土壤污染。
因此,應加強對混凝土重復利用技術的使用。通過這項技術可以處理剩余混凝土形成的結塊,將結塊分開破碎,二次加工成混凝土骨料以便多次重復使用。應用混凝土重復利用技術,可大大降低房建施工材料的成本支出,且避免了施工材料的浪費和損失,對于提高房建工程的經濟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應用綠色施工技術,開展房建施工建設工作,有助于降低施工過程中的污染情況和負面影響,同時還能有效提升房建施工建設的環保性,促進房建工程與周圍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進而實現工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在房建施工中,科學且合理地應用綠色施工技術,不僅能夠保護周圍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還可以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全面提升房建工程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