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帆 孫夢然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日益增加,各級醫療機構患者數量明顯增長,而部分醫療機構內部結構過于復雜,環境雜亂,患者就醫過程中存在諸多不便。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需在醫療建筑設計中融入人性化設計理念,積極踐行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人性化設計即以人為核心,為人而設計,其核心理念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舒適度。與其他設計理念相比,人性化設計重點關注人本身,充分尊重人的需求,在功能設計的基礎上給予使用者充分的人文關懷,可顯著提高人們對設計方案的滿意度,進而促進設計質量的全面提升[1]。
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闡述現代醫療建筑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的應用策略,其框架示意圖如圖1 所示。

圖1 醫療建筑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策略框架示意圖。(來源:作者自繪)
目前,很多醫療建筑內部環境乏味單調,格局擁擠,布置雜亂,環境噪音較大,空氣流通不順暢,導致患者就診過程中心理負擔顯著加重。通過人性化設計理念可知,醫療建筑內部綠色健康的環境、合理的布置及清新的空氣均有助于患者康復[2]。
在醫療建筑內部環境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充分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提升景觀環境的美觀度,營造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使就診患者感受到環境中的生命力,在賞心悅目的環境中樹立康復的信心。
例如,在醫院大廳設計中,設計人員可運用色彩心理學與建筑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優化各個空間的關系,并在大廳中加入圓弧形水池、立體綠化、假山及景觀長廊等元素,為患者營造綠色、自然、清潔、立體化的就診環境;同時,可通過綠色植物調節醫療建筑內部的溫度和濕度,改善空氣質量,使患者在就診期間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在傳統醫療建筑內部環境設計模式下,設計人員多依據醫護人員需求布置各個科室及走廊,整體環境布局錯綜復雜,患者無法及時到達所需就診的科室。為解決此類問題,需充分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調整布局,并設置醒目的指示標識,合理組織醫療建筑的內部交通,保證潔污分流及人員與物品分流,以縮短患者就診時間,緩解其就診期間存在的焦慮、恐懼情緒[3]。
傳統的醫療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僅考慮患者基本的就診需要,各科室的設計方案雷同,無法滿足不同人群的心理需求。
人性化設計理念下,設計人員需要重點關注不同的就診患者的心理狀態,優化各科室的設計方案。各科室人性化設計要點如下。
第一,門診候診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打破傳統模式,將相近科室的候診區域布置于相同的候診大廳內,并為患者安排座椅、飲水機等物品,利用電子叫號系統通知患者至對應科室就診[4]。在兒科等特殊科室設計中,設計人員需充分分析患者的特點,在科室內部設置娛樂設施,以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使其能夠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治療。
第二,在醫療建筑內部各個科室的設計中,設計人員需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采用半開敞或開敞式病房,使患者時刻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懷,緩解其治療期間存在的孤獨感,并在病床周圍設置窗簾,以保護患者的隱私。在病房設計中建議采用暖色調,并單獨設計兒科病房與產科病房,以實現設計質量的全面提升[5]。
我國大部分醫療建筑為多層或低層,為滿足更多患者的就診需求,部分醫療機構持續擴大建筑規模,增加床位,提高建筑高度,高層門診及高層住院樓的數量顯著增加。人性化設計理念下,醫療建筑的設計應遵循合理性與適用性的基本原則,不應盲目擴大規模[6]。針對用地情況較為緊張的大型醫院可增加住院樓的層高,適當降低門診樓及醫技樓的層高,增加建筑擴建用地與綠化用地的總面積。
中小型醫院在設計過程中需以多層建筑為主,并建立溫馨舒適的室外環境,使醫院形成田園牧歌的氛圍,以改善就診患者的身心狀態。同時,醫療建筑的藝術性設計是設計人員研究的重點內容。人性化設計理念下,設計人員需遵循患者至上的設計原則,結合實際情況打造溫馨舒適的空間結構,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以提高設計效果[7]。
醫療建筑人性化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嚴格遵循以患者為核心的基本理念,不斷優化設計方案,以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及滿意度。具體開展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把握以下要點。
第一,設計人員需依據人體工程學理論,合理設計各類設施和儀器設備,在院內各個區域設置無障礙設施以及方便兒童與老年人使用的設施,調整診室和病房的設計方案,以滿足患者對醫療服務差異化的需求。
第二,設計人員應該適當增加患者與探視人員的活動空間,不斷完善空間中的各項功能[8]。例如,在門診及住院部入口大廳區域,可以在提供常規收費、掛號、導診服務的基礎上增加餐廳、銀行、商店、鮮花店、超市及文化娛樂設施,以轉變醫院過于冰冷的形象,使患者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完成治療,以減輕其心理壓力。
第三,不同患者間的溝通交流在加速其病情康復中具有重要作用,為此設計人員需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在各個護理單元的中心區域設置患者間交流活動的空間,并保證各個病房之間能夠便捷交流。在休息區設計中,需在適宜位置設置分隔結構,以保證患者治療期間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四,設計人員需依據患者的消費水平制訂科學的設計方案,增設單人病房或公寓式套房,并在病房內設計家庭化的環境布置,通過等候廳、休息座椅、探視窗口等設計滿足患者及家屬的需求。
除上述設計方案外,以下人性化設計模式也值得關注。
第一,人性化設計理念下,設計人員需調整醫療建筑內部布局,保證潔污分流,預防交叉感染。大型醫院內部人員相對復雜,不同患者之間相互影響,為此在設計過程中需分類設置出入口,分區使用公共大廳,并在不同區域內設置取藥、繳費及掛號窗口[9]。
第二,設計人員需要遵循人流與物流分離的原則完成醫療建筑內部的結構設計。具體設計過程中,需合理設定手術室、放射科等特殊科室的位置。在總平面設計過程中,應將急診、門診、住院部等部門的出入口設置于相同的垂直交通線上,并分開設置走廊及公共部門,以避免醫務人員與患者相互干擾,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就診環境。
第三,在護工日常工作區域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合理選擇工作區域的位置,為護工提供休息及更衣的空間,保持護工工作區域的開放與開敞,使其能夠及時與其他區域取得聯系,進而促進醫療服務質量的全面提升。
第四,醫療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需合理融入智能設計模式,引入辦公自動化、設備管理自動化等新技術,以提高醫療服務的整體質量與服務效率。
第五,人性化設計理念下,設計人員需遵循綠色建筑的基本原則,完善建筑內部的綠化方案,并設置污水及有害氣體處理、醫療垃圾處理的專用區域,采取適宜的方案減少建筑內部能耗,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0]。
北京朝陽醫院地處城市中心區域,是兼具教學、科研、臨床及保健功能的現代化醫院。醫院成立時間早,經過多年發展,建筑內部各個功能區已經無法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為此,醫院決定實施改建,保留建筑質量良好的老舊建筑,對院區實施二次規劃,總的規劃面積為17 萬m2,病床數量為1 500 張,日門診量為3 000 人次。
改建一期工程為病房樓及醫技樓的建設,設計人員將二者整合為統一的醫療服務中心,建筑面積為5.6 萬m2。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充分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尊重患者的使用權利,調整空間布置與交通組織方案,營造出舒適的診療環境。
北京朝陽醫院內部人流量較大,存在明顯的就診高峰期,且該醫院地處市中心,建設用地面積狹小,因此需在設計中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構建高效的交通體系,以縮短患者的行走距離,提高診療服務效率。
具體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設計了多個門診交通方向及交通層面,選擇在院區東側區域設置急診出入口,并分別設置救護車及普通患者車輛的通道,引導其達到不同的停車位;患者就診結束后可通過東門區域離開醫院,返回城市交通體系中。同時,設計人員在門診地下1層區域設置專用通道,主要負責接診急危重癥患者,可縮短其就醫時間,為后續救治提供有利條件。
另外,北京朝陽醫院門診樓與急診樓均屬于高層建筑,設計人員在建筑底部設置架空的避讓空間,可減輕就診人流對城市交通的影響。門診樓設計中,設計人員嚴格遵循人性化設計理念,規劃一縱一橫的交通網絡,縱向網絡為垂直交通網絡,橫向網絡為主街,主街雙側分別連接各個診室與醫技部門,并與垂直交通樞紐連通。設計人員還在各個區域設置引導標識,以方便患者及時到達所需就診的科室。
人性化設計模式下,設計人員優化調整就診流程,使患者完成掛號、診療、取藥的過程更加順暢,并細化人性化設計內容,保證患者與醫務人員的基本權利,最大程度確保患者就診安全。同時,北京朝陽醫院內部醫療部門較多,為方便患者就醫,設計人員優化調整醫療主街的設計方案,使各部門與醫療主街相互聯通,構建相對開放的診療空間,并在私密空間與公共空間之間設施緩沖帶,在候診空間內引入叫號系統及護士臺,以提高患者就醫的整體效率。另外,設計人員為患者與醫務人員分別設置專用通道,在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室、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采取潔污分流的設計模式,以減少醫患間的干擾,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有效提升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預防交叉感染。
就診環境可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康復速度產生較大影響,在醫療建筑設計中需采取合理的環境設計方案。具體設計過程中,可在院區適宜位置布置中心花園,并圍繞花園設計其他建筑,使患者能夠充分享受到綠色自然的就診環境。同時,還可引入共享空間的設計模式,打造弧形玻璃幕墻,設立高度為10 層的共享空間,將外界環境中的景觀引入建筑內部,改善建筑內部的通風及采光效果,顯著提升空間的獨特性。
另外,設計人員對共享空間進行分隔設計,在4 層與7 層增加樓板,并設置綠化,在候診空間內部擺放多種植物,使其形成庭院式的空間結構。此外,部分就診患者日常行動不便,設計人員在病房內部設置共享空間,可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
人性化設計為醫療建筑的全新設計模式,可解決傳統設計方案存在的各類缺陷,最大程度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提高其就診滿意度。因此,設計人員需深入研究人性化設計理念,結合醫院特點確定設計方案,以提高設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