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貴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用水量增加,給排水管道負荷加大,很多地區面臨著管網擴建或者管道達到使用期限需更換的問題。同時,給排水管道維護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普遍存在,導致管道發生變形和不均勻沉降現象,進而引發管道破損和滲漏的問題。若管道防滲漏技術未處理好,將引起雨水滲流,嚴重時會引發路面沉降和塌陷,造成交通中斷[1]。由此可見,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在維修更換、改擴建以及新建時進行防滲漏施工控制非常重要。本文結合給排水施工實例,提出一種市政給排水管道防滲施工的控制技術,以期為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福州長樂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北進場路位于長樂機場片區,是該片區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目為新建道路,道路整體呈南北走向,路線長2.438 km,采用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速度為80 km/h。除北進場道路福港路(既有道路)段道路下方有現狀給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及電力通信管外,其余新建路段為荒地,無市政管網,設計道路沿線尚未敷設給水、雨水及污水管道。
施工技術人員的能力是影響給排水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缺乏專業的施工技術方法,未能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施工操作,在后續使用過程中就很容易造成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滲漏問題[2]。
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所需材料較多,材料質量將直接影響其自身的防滲性能。由施工材料引起的滲漏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第一,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選用了質量不達標的材料。第二,施工材料在運輸過程中沒有做好保護措施,出現破損缺陷的問題,而施工過程中也未加辨別,導致后續使用中出現滲漏問題。第三,在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缺少嚴格的質量檢驗。第四,在施工中忽視對原材料的保護,使得材料性能受到影響。
強化管理工作是提升防滲工作成效的關鍵所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管理人員管控不到位,施工現場存在不安全、不規范的操作行為,易引發質量問題;且管理人員對于質量安全隱患的處理缺乏全程性、跟蹤性與完整性,導致市政排水管道出現滲漏問題。
常見的市政管道一般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管或者塑料管,口徑為圓形,如圖1 所示。

圖1 現澆鋼筋混凝土管(來源:網絡)
管道與管件的連接處多采用圓形橡膠圈。在材料采購階段,應嚴控圓形橡膠圈和管材的質量,保證其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管道接口處是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的重點控制區域,為了達到施工質量控制目的,首先應做好管材與圓形橡膠圈的試組合工作。這一階段應由供貨方的技術人員在施工現場進行指導,保證試組合過程中管道的密閉性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其次,在試組合過程中存在參數偏差問題時,應組織供貨方技術人員、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共同探討和分析問題,在查找和排除原因后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市政給排水管道在勾縫或者抹帶施工時,一般采用水泥砂漿,其在施工階段和后期使用階段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嚴格進行質量控制。
首先,水泥使用前應進行質量檢查,避免過期或者受潮的水泥混入砂漿中,影響管道勾縫或抹帶施工。
其次,施工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水泥砂漿的拌和,把控好水泥用量,避免在硬化過程中因用量不當出現裂縫問題,影響管道的施工效果。
最后,確保砂的含泥量小于2%,采用中細砂,并用2 mm的過篩器進行篩分。有些材料可能由于成分原因難以達到拌和要求,導致水泥砂漿在硬化過程中出現干縮滲水的問題,此時可加入適當的膨脹水泥,改善水泥砂漿的性能[3]。
在溝槽回填前檢查管道是否存在損傷或變形,對于有問題的管道需進行更換和維修。回填應采用中粗砂或粒徑小于3 cm 的碎石材料,回填過程應逐層進行,不得損傷管道,如圖2 所示。

圖2 溝槽回填(來源:網絡)
在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50 cm 的范圍內應采用輕型壓實機具進行壓實,壓實過程應在管道兩側對稱進行,保證管道不出現移位和損傷。若管道處于軟弱地基土層等不良地質條件路段時,應對地基進行處理,避免溝槽回填壓實后出現不均勻沉降的問題[4]。
結合福州長樂機場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工程北進場路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經驗,綜合分析本項目施工前期、中期與后期的防滲漏施工控制技術。
前期控制階段主要是利用預控的方法開展防滲漏的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選材控制、管材的管理控制、組織控制以及子母口質量控制4 方面內容。
選材控制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嚴格把關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貨商,在選擇材料供應商時,應以質量保障為前提。為達到這一目的,應先對施工材料進行采樣實驗,由監理方審查實驗結果,再選擇供貨方。其次,施工前對管材進行驗收,保證其符合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并將實驗結果上報留存。在得到質檢單位和施工單位的合格報告后,所選材料方可用于管道施工。
管材的管理控制主要是管材在運輸至施工現場后的堆放和保護工作。管材運輸到現場后,應及時安排場地進行卸貨堆放。卸貨時,為了保護管材不受損傷,應先使用繩索將其固定,然后緩慢下落,再將其搬運至管材堆放處。堆放時,應按照型號、生產廠家以及規格分類堆放,提高后續使用時的搬運效率[5]。卸貨堆放后報至監理單位開展驗收工作,驗收合格方能進行后續工作。
組織控制主要是為保障管道的防滲漏施工質量,成立包括項目經理、質量員、資料員在內的項目組織部,以組織控制的形式管理施工質量。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的整體把控,質量員和資料員主要在現場負責具體操作的實施和管理。
子母口質量控制重點是要求管道連接時所使用的管材和套管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所使用的子母口型號和管材配套。施工前,應檢查子母口型號和管材外觀,不能出現孔洞、裂縫以及變形等缺陷。同時,還應進行氣密性和防脫性實驗,確定尺寸后方能進行施工[6]。
中期控制主要包括工程預檢核查、隱蔽工程檢查、現場檢查、工序過程控制以及材料檢測控制5 個內容。其中,工程預檢核查主要包括對工程預檢單實施核查和對不合格項目實施整改。隱蔽工程檢查主要是自檢隱蔽工程以及對其實施現場核查與檢測,整改不合格工程并對其進行二次復查。
現場檢查主要是對特殊施工工序、關鍵施工工序以及重要施工部位實施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工序過程控制主要包括以下5 點:第一,對管道進行清淤排查,并清除凸起物;第二,在端口處設置導滑口;第三,保護內襯管的頂推端與牽拉端;第四,檢查硅酮密封膠的涂抹情況;第五,處理端口。材料檢測控制包括管材檢測、密封圈檢測和注漿材料檢測,聚乙烯(Polyethylene,PE)管材質量基準如表1 所示。

表1 PE 管材質量基準
市政管道的防滲漏施工后期階段控制主要通過分項驗收來實現,分項驗收包括管材連接、管道清淤、清淤錄像、管道試通、檢查拍攝以及端口處理等內容。第一,管材連接。管材連接前確保橡膠圈無移位和脫落現象,同時清理子母口,確保沒有雜物和細砂。第二,管道清淤。要求管道內的沉積物、垃圾、障礙物以及積水全部被清理干凈。第三,清淤錄像。在完成管道清淤工作后,利用相關設備對其錄像,作為管道清淤施工的記錄。第四,管道試通。采用試穿管段對施工管道進行試通測試,一般要求試穿管段與待插管的直徑和材質相同,且試穿管道的長度大于3 m。管道試通完成后,檢查管道的施工結果,確保管道內襯的表面光潔平整,沒有凸出或者凹陷等缺陷。第五,檢查拍攝。檢查拍攝要求對前述工作內容的完成質量進行復核,檢查管材連接處是否滿足施工要求,管道內淤泥是否清理到位等,并進行拍攝存檔。第六,端口處理。完成穿插內襯管的工序后,對管道的端口進行處理。
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是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證。如果施工質量不好,排水管道出現漏水、滲水等問題,將給人們的生活、企業的生產、城市環境等均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研究市政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技術,對于施工單位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