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理宏
(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甘肅隴南 746000)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多見于老年人,男女均可發病,女多于男。本病起于膝關節軟骨損傷變性,隨后發生關節軟骨變性、脫落,繼而出現關節內骨增生,日常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等。膝骨性關節炎早期常有“打軟退”現象,后期出現晨僵、疼痛、蹲下起立無力等典型的骨關節炎癥狀。引起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原因較多,如年齡、肥胖、外傷、下肢力線不正等。60 歲以上的人群中,50%人群在X 線片上有骨性關節炎表現。膝關節是負重關節,其疼痛,屈伸不利,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早期治療能減輕關節不適,延緩退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膝骨性關節炎中西醫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作者在臨床上用舒筋活血片聯合氨基葡萄糖片治療本病,并與氨基葡萄糖單獨使用進行對照,通過觀察對比患者在治療前后疼痛、晨僵、起居等方面的改善,匯報如下。
以我院2016 年9 月~2019 年10 月門診符合標準的67 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32 例和對照組35 例。
試驗組男性14 例,女性18 例;平均年齡(56.06±6.04)歲;平均病程(3.12±1.25)年。
對照組男性16 例,女性19 例;平均年齡(58.23±5.72)歲;平均病程(3.26±1.21)年。
兩組治療前,年齡、病程等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骨科學》[1]中的有關章節擬定。(1)近一月膝關節反復疼痛;(2)活動時有摩擦感,或伴有絞鎖現象;(3)膝關節晨僵≤30分鐘;(4)中老年患者(≥40 歲);(5)膝關節肥大伴有骨質增生[2]。
臨床上符合(1)(2)(3)(4)或(1)(2)(3)(5)者,可診斷膝關節骨關節炎。
1.2.2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學》“痛痹”證候:肢體關節緊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熱痛減,關節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舌淡苔白,脈弦緊[3]。
(1)凡符合西醫《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和中醫《診斷標準》者;(2)神志清楚者;(3)無其他臟器嚴重疾病,能遵囑服藥者;(4)治療前2 周內未使用非甾體消炎藥者。
(1)化膿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非骨性關節炎患者;(2)孕產婦;(3)對藥物過敏或過敏體質者;(4)肝腎等功能異常、心腦血管類疾病、腫瘤患者[4];(5)不能配合治療者。
(1)納入后發現未達到納入標準情況者;(2)不能堅持治療滿療程者;(3)突發其他急癥等,導致對藥物作用結果無法判斷者;(4)依從性差、中途停藥者。
1.6.1 對照組。服用鹽酸氨基葡萄糖片(生產廠家: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47;規格:0.75 克×90 片),服用方法:每次0.75 克,每天3 次。治療時叮囑患者注意減輕關節負重或摩擦。
1.6.2 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舒筋活血片(生產廠家:北京市東升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11020872;規格:0.3 克×100 片),主要成分為紅花、狗脊(制)、香加皮、絡石藤、澤蘭葉、槲寄生、香附(制)、雞血藤、伸筋草、自然銅(煅)。服用方法:口服,每次5 片,每天3 次。治療時叮囑患者注意減輕關節負重或摩擦。
兩組均治療28 天,每兩周電話隨訪1 次。
1.7.1 治療后兩組患者有效率。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以臨床療效判定標準計算療效,通過計算骨關節炎治療前后評分,得出減分比例,以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判定療效。
1.7.2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癥狀評分包括三個方面:膝關節疼痛、晨僵和日常生活。采用膝關節WOMAC 評分量表。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擬定如下:痊愈:治療后膝關節疼痛等癥狀消失,關節活動正常,評分減少95%以上。顯效:治療后膝關節疼痛等癥狀消失,關節活動不受限制,評分減少70%~95%。有效:治療后膝關節疼痛等癥狀基本消除,關節活動輕度受限制,評分減少30%~70%。無效:膝關節疼痛等癥狀經治療后無改善,關節活動受限,減分不到30%[5]。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由表1 可知,試驗組87.50%,對照組68.57%,試驗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試驗組對膝骨關節炎的臨床效果優于對照組。

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例(%)]
由表2 可知,兩組治療后,組間比較:疼痛癥狀,試驗組評分下降明顯,?P<0.01;晨僵癥狀,試驗組評分下降明顯,??P<0.01;日常生活方面,試驗組評分下降最顯著,???P<0.01。三個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在改善疼痛、晨僵、日常生活等方面,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
表2 治療前后膝骨關節炎評分比較(,分)

表2 治療前后膝骨關節炎評分比較(,分)
注:治療前后組內比較:1P,2P,3P,4P,5P,6P<0.01;治療后試驗組與對照組間比較:*P,**P,***P<0.01。
指標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疼痛試驗組(n=32) 17.10±2.18 8.12±2.061?對照組(n=35) 17.85±2.05 10.75±3.352晨僵試驗組(n=32) 6.35±2.05 2.75±1.533??對照組(n=35) 5.95±1.85 4.35±1.254日常生活試驗組(n=32) 35.85±6.40 13.65±7.055??對照組(n=35) 33.65±7.01 23.65±9.656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西醫以藥物及手術治療為主,藥物常用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抗炎鎮痛,但NSAIDs 對胃腸道刺激較大,副作明顯,長期服藥耐受性較差;糖皮質激素能很好地緩解骨性關節炎疼痛等癥狀,長期服用會導致骨質疏松癥、股骨頭壞死等危險,臨床上并不經常使用;關節腔內注射玻璃酸鈉能潤滑關節面,減少關節震蕩,保護關節軟骨,減輕關節疼痛作用,但是反復注射,患者接受程度不高,且有關節內感染等不良并發癥[6]。關節置換術是在藥物治療無效,關節畸形的最后選擇。抗炎鎮痛、激素、潤滑關節類藥物治療,可使患者癥狀得到控制;長期用藥,引起胃腸道不適,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反復關節腔內注射藥物,患者耐受性差,且有關節感染風險等。
本病中醫根據其癥狀特點,多將其歸于“骨痹”一類。《素問》中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的記載,《黃帝內經》中有“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肝腎精血不足而四肢痹痛”的記載,描述了這個原因有內在的肝腎精血不足,也有外在的風寒濕邪侵襲,年紀大的人好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中醫上符合“痛痹”,寒氣勝者為痛痹,它的發生與寒濕有關,寒邪侵入人體,經脈失于溫煦,氣血凝滯不暢,不通則痛矣。肝主筋、腎主骨,肝脾虛則外邪內犯,所以發病。根據中醫病機,舒筋活血片為含有紅花、狗脊、槲寄生、澤蘭葉、雞血藤、絡石藤、伸筋草、香附、自然銅(煅)等中藥成分片劑,紅花、澤蘭葉活血化瘀效,消腫止痛,狗脊、槲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絡石藤、伸筋草、雞血藤祛風通絡,舒筋活血,香附、自然銅能消腫止痛、祛風。諸藥同用,有補肝腎,舒筋活絡,活血散瘀,鎮痛消腫之功效。氨基葡萄糖是一種天然的氨基單糖,是蛋白多糖合成的前體物質,可以刺激軟骨細胞產生有正常多聚體結構的蛋白多糖,提高軟骨細胞的修復能力,抑制損傷軟骨的酶如膠原酶和磷脂酶A2,并可防止損傷細胞的超氧化自由基的產生,可以促進軟骨基質的修復和重建,從而可延緩骨關節疼痛的病理過程和疾病的進程,改善關節活動,緩解疼痛[7]。舒筋活血片和氨基葡萄糖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本研究數據表明,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達87.50%,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舒筋活血片聯合氨基葡萄糖片可明顯改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舒筋活血片與氨基葡萄糖片聯合,在改善疼痛、晨僵和日常生活等方面,試驗組比對照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應較少,患者服用耐受性較好,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