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美(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東院區手術室)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剖宮產成為產科中的重要手術,若產婦出現產道異常、臍帶脫垂等難產或妊娠期疾病,就需要采取剖宮產手術。剖宮產產婦術中出血和形成血栓的概率高于陰道分娩的產婦,所以臨床中產婦無剖宮產指征時不建議采取剖宮產術。剖宮產術后需觀察產婦陰道流血情況。子宮是妊娠期變化最大的器官,子宮大小及宮頸正常說明產婦子宮恢復較好。剖宮產術中切開子宮肌束,會阻礙產后子宮收縮,影響子宮復舊,與陰道分娩相比,子宮恢復時間較長。剖宮產后可通過加強營養、適當鍛煉等幫助產婦促進子宮恢復,減少再次妊娠時出現子宮破裂或宮頸疾病等問題的可能。
那么,剖宮產子宮護理與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分娩對產婦子宮的損傷較大,子宮隨著胎兒的增大逐漸變大,因此產婦生產后,身體需要經過一段修復期,以減少手術對機體的損傷,產后通過刺激子宮收縮,加強對子宮的護理,可以促進子宮恢復生產前的狀態。
剖宮產術前需要與產婦講解剖宮產子宮護理的注意要點。剖宮產后,至少兩年后才可考慮再次懷孕,否則子宮傷口沒有完全恢復,再次妊娠容易出現子宮出血,威脅產婦生命安全。叮囑產婦在產后不可急于修復身材,生產后子宮頸充血水腫變薄,需要4 周左右的時間恢復,產后惡露在4~6 周排凈,子宮內膜在產后6~8 周逐漸愈合,子宮復舊不良可能導致產婦出現惡露不斷,引發婦科疾病。
子宮護理包括針對子宮體、子宮頸和子宮內膜的護理,幫助產婦減少子宮脫垂、陰道膨出等疾病發生。子宮恢復的快慢與術后子宮護理的效果關系密切,叮囑產婦保持良好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不可劇烈運動。
密切觀察身體變化,注意腹部保暖,根據氣溫變化及時添衣,避免腹部著涼。同時避免仰臥,防止子宮過度后傾。母乳喂養可刺激子宮收縮,增加內源性縮宮素分泌,有助于子宮恢復正常大小。
陰道與宮腔相通,所以應加強外陰護理,及時更換衣物,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這能夠減少炎癥的產生,避免宮腔感染引發婦科疾病。
在術后減少膀胱充盈與尿潴留,避免引起子宮出血或膀胱炎。可多食用桂圓紅糖等補益氣血的食物。為了增強產婦體質,也可口服益母草類藥物,排出子宮內的淤血,加強子宮收縮,促進子宮快速入盆,促進子宮傷口愈合。減少下蹲次數,避免出現子宮脫垂。加快子宮彈性恢復。產婦需做好避孕措施,減少短期再次受孕的可能,避免人流刮宮對子宮的傷害。
分娩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剖宮產手術對產婦的損傷較大,多次剖宮產可導致子宮纖維組織增多,影響子宮收縮。剖宮產產婦子宮恢復不良,臨床上可表現為胎膜組織殘留、子宮內膜感染等,剖宮產產婦術后臥床時間較長,血液循環較慢,產后可出現持續性腹痛,影響產婦子宮恢復,需采取針對性的護理。術后觀察惡露排出情況,加強母乳喂養,促進子宮復舊,加快產婦子宮修復,適量服用活血的藥物,降低手術對子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