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丹
(神木市林草病蟲和火災防治中心,陜西 神木 719300)
做好森林防火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充分必要條件,對其有效管理,可為森林的經濟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加強森林保護不但能夠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制定長期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市地域寬廣,從事森林防火工作的人員較少,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有待進一步加強,而且還存在目前森林防火工作未完善等諸多問題,因此,怎樣加強森林防火管理是現今森林保護工作首先要面對的問題。
在林業發展中森林火災是無法避免的,且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如今全國林業工作的重點是通過加強植樹造林來為天然林提供保障,對天然林的保護形式是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并且有了一定的進步。但如果發生火災,就會對森林造成破壞,進一步影響林業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綜上所述,加強森林火災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火災的發生會破壞森林,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森林消失,進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森林防火不僅關乎林區居民的切身利益,而且還能為保護群眾的安居樂業、建設和諧的社會環境作出積極的貢獻。除此之外,為確保人民的生命和財產不受到威脅,在面對隨意性火災時需通過相應的措施避免出現人為縱火,加大對蓄意縱火者的懲罰力度,確保森林安全不受到危害。
森林是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區域,當森林火災發生時,會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的生存和植物的生長,造成其種群數量快速下降,出現滅絕的情況也有發生,不僅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造成生態平衡改變,而且對生態環境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加強對森林火災的預防工作,確保生態環境的平衡性不遭到破壞。
自然界有三大災害,而森林火災是其中一種,防范火災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森林,林業發展的根基就是森林,沒有樹木就不會有森林的存在。目前我市的森林覆蓋率為36.9%(神木市國土總面積76.33萬hm2,其中林地面積28.2hm2),全市的林業工作重點除了合理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之外,同時加大造林綠化工作的力度,全面推進國土綠化。為了保護全市現存的森林面積,政府一方面采取嚴厲的管制措施,另一方面加大投入保障森林安全。但如果發生了森林火災就會導致大規模的森林被大火燒毀,嚴重破壞了林業的發展[1]。
林區居民的生存基礎就是森林。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就會波及周圍的居民。不僅對森林資源造成損失,而且嚴重影響林區居民的生活以及生產,直接威脅到林區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嚴重時會造成人員傷亡。另外,在林業經濟不樂觀時,存在不法分子為了獲得當前收益而縱火燒林。因此,森林防火不僅要防范偶然因素產生的森林火災,而且又要嚴厲打擊某些不法行為,保障林區安全。
在森林火災防治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防火宣傳工作不夠全面,相應的火災隱患排查能力有限以及法律法規不夠完善,會給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一定的影響,以下對森林火災預防進行探討。
目前全市范圍內各鎮街對森林防火工作的認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防火知識普及程度低,防火意識較為薄弱,嚴重阻礙了防火工作的推進。各鎮街從事森林防火工作人員不僅抱著碰運氣的心態,而且以林地面積大為借口存在僥幸心理,森林防火宣傳做得不到位,只想著拉橫幅插標識敷衍了事。雖然我市在這幾年,通過不斷宣傳教育群眾的防火意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生產性用火習慣受到傳統根深蒂固觀念的影響,燒荒等農事用火屢禁不止。每年春節、清明等關鍵時間節點,上墳燒紙等習俗仍然存在,人為火災不斷出現,群眾的防火意識還需要加大力度去培養去提升。
在進行森林火災調查時,由于各鎮街的防火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導致檢查的覆蓋面有限,經常發生遺漏的現象。加之配備的裝備較差,在林區通常會信號不足,從而導致防火工作人員之間的聯系不暢通,發現問題時不能及時上報,進而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除此之外各鎮街的防火工作都是各自為政,不溝通、不合作,遇到火災時很少獲得其他救援,很難構建聯合防御機制,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防火工作的開展。
在法律的明文規定下能夠預防某些人為原因導致的森林火災,但是目前全國關于森林火災防治的法律法規還存在一定的欠缺,例如有些相關的法律法規范圍過于寬泛,未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法律規范。而且對于火災相關責任人懲戒力度不強,缺乏法律的震懾力導致震懾與警醒作用不大。另外各鎮街宣傳防火相關法律法規的力度較小,存在部分人不了解這方面相關法律,也不怕引發火災后所承擔相應的責任。
由于對防火基礎設施及設備的投資有限,造成有些地方防火基礎建設環節較為薄弱,防火器材過于落后,對森林防火工作十分不利。因上級相關部門投入的費用較少,當地的相關部門也未能投入相應的費用,很難擁有充足的費用,從而導致防火工作不但面臨缺人,還面臨缺錢缺設備等現象,森林火災一旦發生,將存在未能及時撲救的風險[2]。
森林雖然能夠為人們提供大量木材,但是大火一旦蔓延開來,不僅是高大的喬木會被燒毀,連樹下的植被也難以逃脫。當大火熄滅時所產生的物質會使泥土成分發生改變,植物的生長環境也相應發生改變,一部分對環境過敏的植物會無法適應而快速死亡,導致森林植被數量變少,甚至會有種類因此滅絕消失。
林地都蘊含著大量的地下水,林間的樹蔭可保護地下水源,所以也被稱之為綠色的水窖。一旦發生火災不但會破壞地表的樹木,而且也會導致地表無遮擋物暴露在陽光下,地表泥土水分蒸發,倘若防火工作不完善,就會導致森林植物受到破壞,嚴重時甚至導致發生泥石流或者山洪。
對于森林火災來說,一旦出現重大火災,燃燒的樹木與樹干會出現大量的濃煙。若得不到及時的控制,濃煙量不斷地聚集會給空氣造成嚴重的污染問題。
任何不同程度的森林火災事故都會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當火勢蔓延至鐵路、橋梁、田野、工廠時,這些地方就會遭到破壞,造成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
為了有效預防森林火災,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在森林防火工作開展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構建聯防機制提高排險能力,同時要合理利用法律手段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還要加大資金投入,更新火災防范設備以此來提高防火工作的效率,以下對常見的措施進行分析。
對于森林防火來說目前沒有太多有效措施,重點就是加強建立聯防機制,提高排險能力,防止發生火災。各級林長需深度剖析高發期、高發區及火災原因,尤其是雷電過后、夏季高溫期、清明前后等時間段,對往年火情多發區加強排查,確保森林安全。針對全市目前林區范圍大、排查難度大等問題要逐步加強防火體系建設。強化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以便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能及時向相關部門求助。另外,應加強對森林火災風險的預警,并根據實際制定相應的救援方案,以便在發生火災時能夠迅速研判、快速響應、立即處置。
在宣傳工作開展過程中,以林長制為抓手,發揮各級林長作用,從多角度多層面做好宣傳教育工作,例如采用多方位的宣傳教育手段,針對《森林法》《森林防火條例》《神木市森林草原防滅火管理辦法》進行宣傳,增強廣大群眾的防火意識,且通過本市的森林火災典型案例,將相應的警示作用發揮出來。積極引導廣大群眾革除陳規陋習,從根本上杜絕森林火災事故的發生。另外,健全關于林業的法律法規和獎懲制度對森林火災防治工作有積極地作用。不僅要在原有制度上繼續健全,而且還要考慮到各個方面,結合當地的實際制定出“科學、系統、嚴謹”的法律法規,賞罰分明,為森林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具體的工作中為了確保相關責任的落實,根據區域的不同可給予一定的森林火災管理權限。一旦發生火災需按照各自的相關責任進行獎懲,對防火工作作出貢獻表現突出的,要進行表彰,號召大家學習,而因自身違規用火引發火災的要從嚴處置,不僅從法律,也要從經濟上面懲罰[4]。
森林因面積過大,一旦發生火災,局面就變得異常緊張,防火以及救援等工作的開展都需要一定的費用。加大關于森林防火的財政投入,加強防火基礎設施以及完善配套裝備,為林業防火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在經費方面除了財政配備的費用,各鎮街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拓寬經費獲取途徑,確保經費能滿足工作的開展,可以與當地企業進行合作,成立相關的基金會并號召大家捐款,向與林業有關聯的企業收取相應的稅款,用以完善關于防火的基礎設施。防火設施和器材也需增加經費的投入,例如增加禁煙、禁火等各種警示牌數量。
防火相關人員需進行常規或不定時的培訓,加強森林消防員的滅火能力,提升專業水平,更加凸顯滅火主力軍的地位。各級各部門要積極主動和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構建火災應急聯動、健全應急信息回饋的森林防火體系。
加強火險地區綜合整治工作,鞏固和提升所取得的成果,建立并完善火險等級預測、地理信息系統以及預警系統,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整體水平。為了防止發生火災時火勢迅速蔓延,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田邊林緣、林場、森林公園等區域附近要按相關規定修建生態隔離區或者生態林帶,建立森林生態屏障保護體系。
以全市林區為范圍通過錄像的方式采集并錄入計算機,安排專人重點監控,這個方法科學性強,實用性高,同之前的方法相比減少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營林過程中為預防森林火災,應根據實際建立相應的防火隔離帶,該措施一方面可以讓救援人員和消防物資能夠快速到達相應的位置,另一方面還能控制大火的蔓延趨勢。防火隔離帶設置形式:一種為森林防火公路,另一種為簡易道路。在建立森林防火通道時須合理規劃,并重點、全面檢查設計范圍和設計地點,確保地理位置以及覆蓋范圍的合理性。面對大面積的連片森林區域時一般采用網絡狀、帶條狀以及全面劈除式網絡狀這三種類型的隔離帶進行隔離,網絡狀隔離帶適合植被茂密的林區,條帶狀隔離帶適合無立木的林區,全面劈除式隔離帶適合經常發生火災的面積較小的林區。對于火災隱患比較嚴重的山脊區域,種植阻火性以及耐火性強的喬灌木能夠起到有效阻止火災蔓延重要作用,并可結合實際情況設置防火墻以及安裝火災預警裝置,達到對火災實時動態的監控效果[5]。
為了切實做好防火防御工作,可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套森林火災預警體系,其中包含火情預警和預報,并根據危險程度將其分為不同等級,對外部的火災進行實時預報。各鎮街各部門也要履行好工作職責,做好火災防范。在火災發生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應做好滅火工作,降低火災所帶來的危害。除此之外掌握并運用現代消防技術也能有效地減少火災的發生。最后要根據需求建立森林監控系統,通過衛星控制等手段監控火情,可快速、準確地發現火情,并將火災所導致的損失降至最低。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保障森林資源穩定的重中之重,為維護林區生態環境安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在森林防火工作邁向全新發展的重要時期,相關部門需充分了解當前影響防火工作成效的各種因素,并制定出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防治對策,為神木林業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