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梅
(喀左縣南公營子動物衛生監督所,遼寧 喀左 122314)
羊小反芻獸疫是一種急性的接觸性、病毒性傳染病,具體的發病特征表現為高熱、腹瀉以及肺炎等,主要的感染對象是山羊和綿羊,野生羚羊偶有感染[1]。該疫病的傳播具有多種渠道,對羊群的危害極大。近年來,我國對家禽養殖頒布了相關的條例,完善了飼養管理的流程,但是在實際養殖中仍會存在問題,因此養殖人員應了解疫病的流行傳播特點,做好針對性的防治措施。
小反芻獸疫首次出現在西非的科特迪瓦,并廣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和赤道以北的國家和地區。我國西藏地區于2007年第一次發現了該疫病,之后陸續出現在我國的其他地區[2]。小反芻獸疫的出現對我國牧業產生了極大的危害,影響了農牧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不斷規范養殖業的飼養流程和疫病防治規章,對疫病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羊小反芻獸疫是因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與牛瘟病毒存在著相似性。羊小反芻病毒具有抗寒性,可以在低溫環境下存活。但是該種病毒會對PH具有較強的敏感性以及不耐高溫,因此針對該疫病的防治應采用酒精以及高溫措施進行滅活。
小反芻獸疫病毒的感染對象主要是小反芻動物,幾乎可以覆蓋所有品種的羊群。其中山羊和綿羊更容易造成感染,而野生山羊與綿羊的感染概率較低。與綿羊相比,山羊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更高。歐洲品系山羊比亞洲品系更容易感染[3]。值得注意的是,每只羊的抗病程度不一致,因此其發病率與致死率也會出現一定的差異性。從數據上看,易感羊群的發病率可以高達60%,而因病致死的概率可以達到50%以上,對羊群具有嚴重的危害。
羊小反芻獸疫的傳染源多為已經存在感染的病羊或者本身帶有隱性病毒的動物。羊小反芻獸疫病毒傳播有多種傳染渠道,可以做到直接或者間接傳染。健康的羊群如果接觸已經感染的病畜、動物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就可以造成感染。另外羊群接觸到已經被病毒侵襲的飼料、水源或者護具等材料也可以實現小反芻獸疫病毒感染。羊小反芻獸疫的間接感染主要通過人工授精這一途徑實現傳播。小反芻獸疫病毒也可以通過胚胎移植這一渠道對母羊造成感染。
羊小反芻獸疫的傳播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羊小反芻疫病多發于雨季或者寒冷干燥的冬季,尤其是處于換季或者回暖的季節。一般當氣候濕潤、空氣較為潮濕時,細菌或者病毒的滋生更加容易。羊群可能在覓食時誤食具有病毒的食物,造成病毒感染。另外,換季時節由于溫度差異較大,時冷時熱,導致羊群的免疫力低下,難以通過自身抗體抵御外來的病毒,造成病毒的侵襲。
羊小反芻獸疫的臨床癥狀主要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與慢性型,表現癥狀會存在差異性。
最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的主要感染對象為山羊群,病毒的潛伏期一般只有1~2d。感染該病毒的羊群具體表現為身體溫度急速提高并且長期不退,可以達到41~43℃,導致病羊難以正常活動。病羊的采食量會直接降低,最后難以正常行走。病羊還會出現流鼻涕的現象,嚴重的話會出現糜爛導致病變死亡。病羊還會呈現頻繁流淚、口腔黏膜潰爛的癥狀。最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病毒會使山羊的精神持續低迷,食欲不振,發病一定時間后會存在腹瀉的情況。最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發病周期較短,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羊群一般會在5~6d之后出現大規模的死亡現象[4]。
感染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病毒的羊群會在3~4d之后出現臨床癥狀,其具體癥狀會與最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的癥狀類似,但也會存在一些差異性。急性型小反芻獸疫會伴隨較為嚴重的呼吸道分泌黏液,這將直接導致病羊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病羊也會因為該病毒產生嚴重的口腔內部潰瘍,導致病羊需要進行腹式呼吸,并且呼出氣體可以聞到明顯的惡臭味道。羊群在感染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病毒之后,口腔潰瘍導致病灶壞死,影響病羊的采食,甚至出現斷食、脫水,使病羊的體重和體溫逐漸下降,嚴重的造成病羊死亡。另外,患有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的懷孕母羊會存在流產的情況,影響羊群的繁殖。相較于最急性型小反芻獸疫的病程,急性型小反芻獸疫一般會有8~10d的時間。有些病羊在治愈之后會面臨嚴重的并發癥,也有致死的風險。而有些病羊經過治療之后會從急性型小反芻獸疫逐漸轉化為慢性型小反芻獸疫,需要長期地治療和調理。急性型小反芻獸疫更易出現在山羊的幼年時期,同時具有高致死率。因此,養殖人員應做好幼齡羊群的護理和飼養,做好免疫防控舉措。
慢性型小反芻獸疫的感染群體主要為處于免疫失效期或者免疫系統較弱的羊群。其具體的臨床癥狀為具有較嚴重的呼吸道感染問題,并隨著病程的深入病羊會出現高熱、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的現象,咽喉或者口腔部位會出現炎癥。值得注意的是,病羊如果口腔或者鼻孔處出現結節或者膿皰,就意味著病情已經處于晚期,極易引發死亡。慢性型小反芻獸疫的病程時間一般為10~15d[5],通過有針對性的治療可以做到病情顯著減輕或者痊愈。
現階段,羊小反芻獸疫缺乏具有顯著療效的方法。該疫病因為其傳播途徑廣、潛伏時間短、發病急,因此如果養殖人員在羊群管理和養殖過程中發現羊群有類似病癥,就需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的動物防疫機構進行上報。動物防疫機構在采樣、檢測以及確診之后需要向上級部門匯報檢測結果。如果確診該疫病,需要對感染羊群進行集體撲殺,而對疑似感染的病羊群第一時間做到隔離消毒,并對排泄物以及分泌物做嚴格的消殺,實現無害化處理。養殖人員要格外重視日常的消毒工作,對羊群做好定期的身體疫病檢測,防止羊群因處于潛伏期對于健康羊只造成傳染的問題。
保持羊舍的干凈和通風,做好定期的消殺工作可以極大程度上預防該疫情的發生。第一,養殖人員要關注羊舍的環境,注意記錄羊的進食。羊群如果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就會降低自身的免疫力,使得病毒容易侵入羊體內,造成病毒感染。而漏風、潮濕的環境也容易引起飼料的變質發霉,一旦羊吃入體內,就會影響羊的消化功能。因此,為了避免羊的消化道受損,養殖人員一定要保證飼料的新鮮、干凈,但是需要控制飼料的水分含量,保證食物安全。羊群在不同年齡階段會需要不同的營養,因此養殖人員應關注羊群的成長,有側重性地為羊群科學調配飼料的營養含量,做好飼料的管理控制[6]。第二,養殖人員對羊舍的消殺工作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進行,保證羊舍的自然通風和干燥。羊舍的消殺工作應覆蓋所有的角落,避免出現消殺死角,引起病毒繁殖。養殖人員要對羊舍每日進行打掃和清理,降低細菌滋生的可能性。養殖場應做好隔離消殺防控工作,盡可能避免外界人員和羊的病毒雙向傳播。第三,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養殖人員應嚴格遵循相關衛生消毒制度和飼養制度,從而盡可能降低細菌滋生和傳播的風險。
通過實際的調查工作可以得出,有些養殖場的工作人員并未對相關疫病以及防疫技術有著清晰明確的認知,依舊沿用舊有的經驗進行養殖,導致養殖不夠科學。因此,要對養殖人員做好相關的技能培訓工作。首先,相關畜牧業部門可以組建防治小反芻獸疫專項小組,定期組織防治疫病的宣傳活動或者培訓,為養殖人員普及該疫病的感染方式、臨床癥狀以及防治措施,并讓他們充分了解該疫病對羊群產生的危害,具備基礎的防疫技術,以便在疫情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察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疫情擴大化。
其次,當地畜牧部門應定期組織養殖戶開展養殖經驗交流會,就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交流溝通,做好防疫工作。在交流會上,相關部門應聘請動物醫學專家或者疫病防治專家做講解,及時回答養殖戶的問題,幫助他們實現科學養殖。相關專家也應積極前往養殖場,實地調查羊在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疫苗接種是預防小反芻獸疫病毒的有效手段。由于有的養殖人員缺乏專業的醫學知識,就容易出現漏打或者沒有在最佳時間進行疫苗注射的情況。不同品種的羊需要接種的疫苗種類和時間也會存在差異,因此養殖人員應對疫苗問題加以重視,并做好記錄[7]。
最后,養殖場應成立小反芻獸疫小組和制訂疫病防治緊急預案,一旦發生疫病,就要保證養殖場可以及時進行防治,將疑似感染的羊群圈定在已劃分好的區域內,并對其接觸的物體做好全面消殺,避免疫病的進一步擴大化,有效控制病毒傳播。
羊群之所以感染小反芻獸疫病毒,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身免疫力的降低。因此要防控病毒,就必須采取相關的措施以提升羊群的免疫力。第一,對羊群進行小反芻獸疫疫苗接種。通過疫苗的接種,羊群可以獲得相應的病毒抗體,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羊群患病的概率。羊買回來或者出生時就應接種小反芻獸疫疫苗3頭份,而在羊群接種疫苗之后需要在飲用水中添加具有抗病毒性質的藥物,堅持7~10d。羊如果出現患病的癥狀,也可以先進行疫苗接種,從而盡可能避免羊群大規模死亡。小反芻獸疫難以根治,因此提前接種疫苗是極其關鍵的預防措施。其次,羊需要處于干凈、通風的環境內,保證羊舍的安全。羊需要擁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以及進行適當的運動,從而增強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
在羊小反芻獸疫的具體治療中,并未有明確唯一的治療方法,因此可以將中西醫結合起來進行小反芻獸疫治療。
4.4.1 西醫治療
西醫治療對于感染小反芻獸疫病毒的羊群來說具有見效快以及步驟簡便的優勢。第一,對確診患有小反芻獸疫病的羊群進行羊全清以及刀豆素的注射,一天注射一次,連續治療3d。其次,如果羊群患有其他的病癥也應進行附加對癥治療,當病羊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時,需要使用氟苯尼考和穿心蓮藥物進行注射。藥物注射的劑量要與羊只的重量掛鉤,一天注射一次,連續治療3d。為了防止病羊高熱脫水,可以通過補液鹽以補充身體所需的鹽分和水分,一天可以灌服兩次,堅持治療3d。
4.4.2 中藥治療
在小反芻獸疫的治療中也可以采用中醫治療的方法。中藥治療可以做到標本兼治、藥效發揮的時間比較長并且服藥產生的副作用較小。而在中醫治療中,相關人員可以利用黃芪、板藍根、連翹等中藥材。這些中藥材中具有明顯的免疫激活因子,能夠有效控制病情,從而實現良好的治療效果。例如,在具體的治療中,需要用到黃芪、板藍根、柴胡、桔梗、黃連等十幾味藥材,每種藥材按照藥方科學調配,確保劑量準確無誤。將藥材配比完成之后,可以用水煎煮,待中藥冷卻之后對羊進行灌服,一天一次,堅持灌服5d。需要注意的是,中藥劑量和病羊的體重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羊的重量超過60kg,則需要按照體重數增加一定的劑量以保證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從羊小反芻獸疫的疫情現狀、臨床癥狀、流行特點以及免疫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對大家認知此疫病有所幫助。羊小反芻獸疫呈現急性的特征,一旦患病,就容易引起羊群大規模的病毒傳播,對羊群的健康安全產生威脅。該疫病不易根治,因此應將防治重點放在預防上,強化對疫病的監測和風險評估工作,優化養殖場羊群管理流程,從而盡可能降低疫情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