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翔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努力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高品質生活的宜居之地”。《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行動方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發布,標志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成渝地區正在成為我國最有活力的經濟圈之一。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將為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也將成為國際性的綜合交通樞紐,為當地的物流、旅游等行業提供更加高質量的發展動力,同時也將促進“東進”區域的制造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并為成渝經濟圈的協同創新發展和示范高地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旨在研究天府國際機場對成渝城市群發展的協同效應,并探討天府國際機場對重塑成渝城市圈對外開放的條件和格局,如何為成渝城市圈加快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我國“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機場,按照4F①級別機場來修建。《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擁有4F級別機場22座,其中4座處于在建狀態,分布在我國20座城市中,而只有北京和成都擁有雙4F機場。
“十三五”時期和“十四五”時期都將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列為國內首批實施的機場之一,它將進入成渝區域雙城經濟發展圈國家戰略的核心內容,并且將形成絲路經濟發展帶上的全球航空樞紐,具有極強的全球競爭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發展已經超越了以往預期,其基礎設施、地理位置以及其他相關因素都為其帶來了極大的優勢。
1.高效性:旅客自安檢口到登機口的直線距離最遠僅700米,相比其他同等規模的機場航站樓,旅客步行距離最短。天府國際機場兩座航站樓之間設有綜合交通換乘中心(GTC),引入了高鐵、地鐵、出租車、私家車、大巴等9種交通方式;鐵路車站候車廳與地鐵站組合成換乘大廳,以換乘大廳為核心,立體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間,將所有交通場站進行集成式布局,形成了全通型的綜合交通中心,全球首個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從地下斜穿航站樓,極大地提高了機場運轉效率。
2.創新性:天府國際機場采取多種先進的科學技術,包括實時的航班信息發布、RFID行李全流程跟蹤、自助登機、自主辦理行李寄存、預先分類的行李處理等。這些措施既實現了機場的全面升級,又讓游客享受到更加舒適的出行體驗。
3.“人文、智慧、綠色”的構想極大地提升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整體氛圍,它以其獨特的蜀地風情為基礎,采取了一整套完善的文化藝術建設計劃,包括十二個充滿蜀地風情的庭園、2個小型的博物館以及眾多的公共場所。
4.天府國際航空港擁有T1、T2兩座國際航站樓,擁有211個機位和83個近機位,而且擁有50%的近機位大機型,使得乘客在完成650米的路途過程中,不需要經歷繁瑣的安檢,獲得了“刷臉”的便捷登機方式,為乘客提供了優質的出行服務。
5.先進的設施設備: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方面都有重大突破,西一跑道為業內最高級別的4F級跑道,能起降全世界最大的客機A380,也是全國首條4F級“智慧”跑道,通過在土基和道面預埋感知模塊,可以對跑道建設和運營的狀況進行實時數據采集,從而高效地分析并掌握跑道數據,并及時預警,為后續跑道的安全運行提供保障,促進民航安全的提升。
6.采用“互聯網+”和“數字化施工質量監控平臺”的技術,能夠有效地利用北斗衛星定位技術,將22平方公里的建筑物進行全面的數字化施工管理,并且能將所有的施工信息都以電子的方式記錄和展示出來,及時準確地掌握現場施工質量情況,從而保證施工質量,實現施工過程透明化,進而提升綜合施工管理水平。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位于成都高新東區(簡陽市)蘆葭鎮,距離重慶市中心約65km,需要約1小時的車程,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51.5km。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而成都和重慶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都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航空貨運和客運上的壓力和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中國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成渝地區機場客貨吞吐量年均增長9.1%和4.1%。2019年機場旅客吞吐量1.1億人次,貨郵吞吐量111萬噸,起降96萬架次,已成為我國第四大區域航空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成渝機場群旅客吞吐量下降24%,但降幅遠低于京津冀(-49%)、長三角(-39%)和粵港澳機場群(-55%)。根據《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規劃》,到21世紀中葉,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2億人次,雙流機場已無法承載日益增加的客流量。

圖1 2019年旅客吞吐量統計
“十三五”期間成都、重慶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明顯加快,成渝機場群已成為我國內陸國際航線最多、國際業務量最大、國際化發展水平最高的地區。2019年成都、重慶機場國際(地區)航線超過230條,通航城市達86個,基本覆蓋全球主要經濟體。國際(地區)客貨吞吐量987萬人次和26萬噸,2015—2019年均增長13.2%和13.4%,增速領跑全國樞紐機場。隨著天府機場建成投用,成都國際航空樞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11月,天府國際機場首次突破4000萬人次,刷新了中國民用運輸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凈增長速度的新紀錄。
2023年11月9日,第三屆空中絲路國際航空合作論壇在成都東部新區召開。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十年來,成都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之間全方位合作更加深入,天府國際機場依托機庫資源,發揮制造業承載空間優勢,圍繞智能硬件及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療器械等先進制造業和檢驗檢測服務產業鏈,與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建立產業鏈分工合作機制。
隨著天府國際機場的投入使用,四川航空開通中國與尼泊爾博卡拉的首個直通國際航班;卡塔爾航空復航成都-多哈航線等。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合作項目清單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天府國際機場開通國內航線281條,航線通達性全國第3,國際客運航線41條,覆蓋36個航點,已初步承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聯系的樞紐功能。
天府國際機場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極大地提升了成渝城市群的交通便利性。作為國內重要的航空樞紐,天府國際機場吸引了眾多國內外航線,使得成渝城市群與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更加便捷。在縮短了人員和物資運輸時間的同時,還降低了物流成本,為城市群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綜合交通樞紐建成后,將實現地面交通1小時覆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要城市。這種“空地融合”的交通模式,不僅便于旅客出行,也將極大地促進成渝城市群內部的交通協同發展,推動成渝城市群形成互相補充、互相補位、一體化運營的航線網絡。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成都和重慶這兩座城市的各項發展指標均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城市間的相互聯通和互動對于促進雙方經濟的快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和運營也依賴于政策支持和優化服務。政策優惠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不僅可以增強天府國際機場的競爭力,也能夠增強成渝城市群經濟合作的信心,并進一步促進成渝城市群的發展。
成都擁有眾多的新興互聯網和文創行業,重慶有成熟的重工業和制造業,將兩地融合打通,資源和產業形成互補,再將連接部分的產業鏈補充完整。借助天府國際機場的便利交通,城市群內的各產業部門可以更加高效地進行資源整合和協同合作。隨著天府國際機場周邊的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高,信息交流更加暢通。同時,天府國際機場還促進了成渝地區與周邊省市的經濟合作,加強了區域間的互動與共贏,也為成渝的高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交通保障。作為重要的物流節點,天府國際機場將成都和重慶一起與外部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聯系起來,加快了這兩個城市的國際化進程。天府國際機場還吸引了大量的航空業、旅游業等行業的投資,為成都和重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不僅是兩個城市之間的重要樞紐,還將輻射周邊自貢、德陽、資陽、內江等地。從這方面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實際上是成都和重慶融合發展的必然選擇,未來可以提高成渝城市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資源。同時,天府國際機場還為城市群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推動成渝地區成為西部地區的經濟中心。它能使中心城市與中小城市、郊區與鄉村形成一個又一個的交叉點,最終會成為城市經濟圈的有機組成部分。
1.結和川中交通功能,加強城市聯系。2023年5月14日四川省委、省政府發布的《關于支持川中丘陵地區四市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加快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的意見》指出,“支持川中丘陵地區自貢、遂寧、內江、資陽四市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是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其中,資陽作為四川省唯一一個與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城市群發展中的作用顯著。
隨著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運行,資陽將加快推進與成都東部新區規劃銜接統一,構建10分鐘直達天府機場的交通網絡體系:機場北線,以成資渝高速、成資臨空大道為支撐強化快速聯系;機場中線,以成自高鐵、成達萬高鐵為支撐強化軌道聯系;機場南線,以軌道交通資陽線、成資大道、成渝高速至成宜高速聯絡線為支撐強化重點聯系。天府國際機場與資陽之間的聯動作用會很明顯,通過其航線網絡的協同作用,將資陽的經濟與成都、重慶兩個大城市的經濟聯系起來,機場的不斷發展、提高的運營效率、連續擴展的航線網絡等,也將為資陽帶來更多便利和更廣泛的發展平臺。
2.聯系內江臨空產業,完善成渝協同合作。內江處于四川中部,同時也是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天府國際機場作為成渝地區的重要樞紐,對內江市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1年9月17日內江資中首次公開推介臨空產業發展承載平臺,2022年,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內江機場列入全國“十四五”時期運輸機場重點建設項目,這意味著內江也將建設自己的機場,乘勢謀劃完善立體交通運輸格局,積極對接新興產業。其中重點提到的資中縣是內江距離成都最近的縣,成自高鐵、蓉昆高鐵、廈蓉高速皆交匯于此,具有承接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產業轉移的天然優勢。成自高鐵在資中球溪設站,通車后資中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時間將縮短到十余分鐘,對于未來成渝城市群的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資中臨空產業將航油儲備放在產業布局首位,未來將建設成品油儲運配送基地,形成以航油板塊為核心的一體化供應鏈條,未來資中與天府國際機場的合作聯系將會更加緊密。同時天府國際機場吸引了大量航空公司和相關企業入駐,航油儲備、航空食品加工、航空維修等產業的鋪開,也會輻射至內江機場的建設發展當中,成為內江市發展經濟和新的經濟形態的強力引擎,合作成為成渝城市群協同效應的重要一環。

■ 張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