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媛媛
融媒體時代,廣電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融合發展是廣電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要積極推進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的一體化發展,推進廣電行業的創新發展。
“5G+4K+AI”為智慧廣電發展提供了助力支撐,要在綜合考慮和分析廣電特點和智慧廣電建設要求的基礎上,以5G構建網絡構架、以4K優化傳播畫質效果、以AI創建智慧家庭媒體,有效提高廣播電視的競爭力和對受眾的吸引力,增強受眾體驗感。但是,從目前發展的現狀來看,“5G+4K+AI”助力智慧廣電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專業人才缺乏、媒體傳播平臺單一、媒體用戶環境遷移困難等,需要把握各種難題和問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和處理[1]。
在融媒體背景下,廣電行業也在積極推進自身創新發展,實施了一系列舉措。2015年至2017年間,中央電視臺基于“一體化協同制作,多渠道協同分發,多終端互動呈現,全媒體精準播”的原則,構建了電視、新媒體的一體化制作、播出和分發技術體系,以滿足自身工作和融媒體發展的需要。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也從多方面持續加強新媒體建設,結合4K技術的應用,建設4K超高清電視技術體系,有效提高了總臺的移動新媒體制作分發能力。到2018年2月,我國已在全國范圍內搭建4K超高清互動電視平臺;2018年10月,首個4K超高清衛星電視頻道正式播出;到2019年時,總臺完成了建設5G新媒體平臺,并在之后持續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和推廣,以推進廣電行業的科學改革和創新發展[2]。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推廣,人工智能在廣電行業的科學應用也逐漸增多,為推進廣電節目個性化發展、增強受眾體驗和受眾吸引力提供技術支撐。在當今時代,5G技術、網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等在快速發展,逐漸在多行業和領域中得到推廣應用,其在廣電行業的應用,推動了廣電媒體的發展“5G+4K+AI”模式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廣電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和趨勢之一,將會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更優質、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內容服務,滿足受眾需求[3]。
“5G+4K+AI”為智慧廣電發展提供了助力,但從我國的現狀來看,該模式在推進方面的工作存在不足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技術團隊人才培養方面。推進“5G+4K+AI”在智慧廣電發展中的科學應用,需要這方面的人才支撐。但目前我國既熟悉電視媒體技術,又掌握網絡通用技術、融媒體技術的綜合型人才相對缺乏,仍需要加強對這方面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努力構建精通新興網絡科技、電視媒體技術的專業性技術團隊[4]。
2.媒體傳播平臺途徑方面。隨著新型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廣應用,也催生出了新的需求,促進了新型網絡技術與廣電行業的有效融合,推進智慧廣電發展,對智慧廣電的內容傳播平臺要求更高。為更好滿足實際需要,需要在推進智慧廣電創新發展過程中促進新興技術的科學應用并不斷拓展傳播途徑。從我國的現狀來看,新媒體的傳播途徑呈現出多樣化、復雜化的特點,為更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防范一系列風險問題,也需要持續優化和改進審核、監管流程,確保其更加適用。這給審核監管部門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挑戰,尤其在對智慧廣電內容進行監管的時候,一系列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將會更加的靈活和復雜。而且,新的審核、操作標準、規范也需要進一步統一,以促進這方面工作的持續改進和完善,以保證優質內容的安全傳輸,為智慧廣電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服務和助力[5]。
3.媒體用戶環境遷移方面。隨著各種新技術的不斷推廣和發展,內容服務將會更優質,可以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定制化的內容服務,但傳統的廣電媒體受眾大多是傳統制作內容的接受者,他們面對智慧廣電及“5G+4K+AI”技術,在短時間內無法快速轉變,無法迅速轉化成選擇者,仍舊不適應根據自身的需求,自主地選擇所需要的各種咨詢內容和節目信息。而且,現階段在實現媒體用戶環境遷移的過程中,用戶個人的硬件升級、廣電整體環境建設都需要消耗大量資源。怎樣在保護資源的同時,防止原有用戶的流失,是智慧廣電發展需要重點考慮和研究的一個問題[6]。
現階段,廣電行業發展面臨著極大沖擊和挑戰,推進廣電行業的創新發展,需要積極推進智慧廣電發展。在這一過程中也促進了“5G+4K+AI”技術的科學應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針對這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布局,在一系列工作部署中重視智能化的媒體應用開發,持續加強5G新媒體平臺建設,并通過這些先進技術的科學應用,向廣大用戶提供更優質的內容服務。
1.5G、4K技術的應用。4K技術在智慧廣電發展中的科學應用,可以實現超高清電視制作與傳輸,促進5G技術和4K技術的組合。及其在智慧廣電中科學應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5G媒體的全方位發展。5G網絡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具有高速率、低延遲等特點,其傳播速率可以達到每秒125GB,能夠滿足當前人們對AR、VR終端傳輸速率的各項需求。通過促進該技術的科學應用,也極大地降低了卡頓、延遲等事件的發生概率。在技術支撐下提高廣電媒體節目內容制作和播放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4K超高清電視業務水平的提升。例如,直播是現在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接受信息的方式,5G和4K技術的科學應用,使得廣電媒體在4K電視定制化直播、4K電視個性化點播、4K節目內容傳輸等方面實現了進一步的突破,推動智能化技術在內容產品、服務革新等方面的科學應用,在5G+4K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也進一步促使用戶端實現任何時間、地點進行移動節目的生成、制作,滿足了現代受眾的需求[7]。
2.AI技術的應用。隨著智能化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AI技術在智慧廣電建設中也得到了應用,并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AI能夠自動化智能讀取語音,在這一過程中還能夠快速地分辨出不同種類的語言,并輸出成文字樣式。在智能檢索技術的支撐下,可以實現對媒體產品的科學分析,并對產品當中的人、物體、環境等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標記處理。在AI技術的支撐下,可以實現大數據庫內相關數據信息的快速檢索和挖掘利用,分析其中有意義和深刻的新聞素材,從而為廣播電視行業內容制作提供支撐。AI可以創建虛擬主播,并就相關內容和資料信息進行視頻播報。AI技術還能夠實現智能審查,通過對字符、圖像和語言分辨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實現對各種待審查節目的快速審查和處理,協助有關工作的高效化推進。通過借助智能解析系統,可以將各種廣告信息更精準地傳遞給受眾,極大提高廣告投放的效率和效果。在大數據技術的科學支撐下,AI可以快速地分析節目評論,并在海量數據信息的整合與分析過程中了解受眾的喜好和需求,將適合的節目內容更精準地推送給受眾。依靠智能算法,可以自動輸出各種文稿,并在AI技術的支撐下實現智能編輯,主動檢測不同音頻的環境,自動對其進行分類并完成整合和剪輯工作。AI技術能夠智能分析受眾的網絡情況,并實時調整播放碼率,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受眾的觀看體驗感[8]。
隨著“5G+芯片”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應用,出現了更多可以實現超高清4K畫質輸出的終端設備、產品,再加上人工智能交互技術、算法的不斷進步和升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5G+4K+AI”組合的移動性、智能性、全方位性運用。在5G技術的支撐下,網速更快、存儲空間更大、連接狀態更優、網絡延遲更小,這提高了受眾的產品體驗感,為廣電行業的節目制作、節目內容傳輸及增強受眾體驗提供了技術支撐。因此,需要積極促進5G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基于5G的網絡構架,以更好突顯廣電網絡的智慧性和交互性,促進廣電網絡在用戶體驗、傳播形態、內容生成等方面的一系列創新和改革,也更好地滿足現階段廣電行業創新發展的需求和要求[9]。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持續推廣和發展,傳統廣電行業的競爭力在逐漸降低,出現了一大批用戶流失的情況,其主要原因還是傳統廣電節目內容制作和播出呈現方式對受眾的吸引力不強,廣大受眾的觀看體驗感大打折扣。當前,推進廣電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要積極促進廣播電視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不斷拓展融合的深度。通過各種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生產出更優質的媒體作品。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4K技術的突破,促進了4K技術在智慧廣電發展中的科學應用,為廣大用戶群體提供更加高清化的節目內容,提升廣大受眾群體的視聽體驗。通過4K技術的應用,構建新型的IP網絡播放體系,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優化流程的構建。通過積極推廣和發展“4K+AVMEDIA”模式,催生出了更適應當前社會特性的新型智慧廣電模式[10]。
AI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為智慧廣電建設提供了助力支撐,且AI技術在智慧廣電發展中的應用范圍也比較廣,通過語音交互功能的科學應用,能更好滿足智慧廣電豐富性的需求。例如,促進藍牙語音技術在智慧廣電中的應用,可以實現遙控操作,在其附近安裝具有識音技術的機頂盒終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距離的限制,可以在較遠的距離完成一系列操作任務,能帶給廣大受眾群體更好的人機互動感受,也能夠給廣大受眾群體帶來高清的廣播電視畫面和優質的廣播電視服務。借助AI技術生產的百度音箱、小愛音箱、天貓精靈等產品,可以實現與家庭中各種智能終端設備的連接,如智能電視、智能空調等,通過智能語音對話的方式就可以對這些智能設備下達任務,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用戶與機器的互動互聯感受,也為日常生活提供了更大便利。目前,運行AI技術音頻監控系統能夠對廣播電視節目傳輸信號以及傳輸設備全面監控。對于廣播電視節目來說,音頻信號源信號傳輸均以AES/EBU數字信號為傳輸媒介,會借助主路系統完成信號傳輸工作。同時,啟用備路系統做好備份工作。發揮音頻監控系統的功能,不僅能夠確保音頻的清晰度,提升節目視聽效果,而且可以消除節點安全的瓶頸影響,確保節目的安全播放。AI技術音頻對比系統會緊密結合廣播電視節目信號的傳輸特征來建立數據模型,并做好數學分析工作,根據已設置的閾值,自動識別信號在傳輸與播放工作中是否出現了亂碼、竄臺、插播、中斷和錯播問題。如果存在這些問題,系統會立刻發出預警信息,并結合問題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是否將信號源切斷。
當前形勢下,推進廣電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多方面的壓力以及各類新媒體的沖擊,廣電行業需要促進“5G+4K+AI”技術的科學廣泛應用,持續加強智慧廣電創新發展,以增加廣電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和對廣大受眾群體的吸引力。在這些先進技術的支撐下,持續推進廣電行業創新生產、創新內容制作和服務的形態,推動廣電行業的科學轉型。在推進“5G+4K+AI”技術在智慧廣電創新發展中的應用時也存在一些難點和問題,必須對此準確把握,通過持續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拓寬媒體傳播平臺途徑、促進媒體用戶環境遷移等,全力支持智慧廣電建設以及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各種先進技術的支撐下促使廣電行業節目制作、傳輸接入、終端服務、監督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創新,使廣電行業為廣大受眾群體提供更優質的畫面和內容,并增強廣電行業的互動性和智慧化建設,切實滿足現代受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