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好 劉玲玲 陳鳳虎



摘? 要:新晃侗族儺戲表演特質鮮明,生動地展現了侗族的地域風貌和民俗生活,具有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近年來,新晃侗族儺戲呈現衰弱趨勢。為賦予傳統文化新的活力,利用旅游文化創意產品這一設計手段為新晃侗族儺戲進行文化創新轉型。首先,通過田野調查法收集新晃侗族儺戲相關文化資料,歸納整理儺戲文化特征。其次,運用SWOT分析法對新晃侗族儺戲旅游產品現狀進行剖析,從劇情、服飾、道具、角色四個方面去探索新晃侗族儺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新路徑。最后,將整理的侗儺元素進項提煉和設計轉化,完成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通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元素與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融合,進而推動新晃當地經濟與文化的互促發展。
關鍵詞:新晃侗族儺戲;侗儺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儺戲又稱儺堂戲,是流傳于我國民間多地區的一種古老的戲劇形式。而新晃侗族儺戲作為地方儺戲自成一格的典型代表,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近年來,環境的閉塞以及儺戲文化晦澀難懂導致新晃侗族儺戲鮮有問津,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2021年,湖南省印發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鼓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用于文藝創作,進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因此,本文將立足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從行為表現、外在物質和內在精神三方面分析其文化特征,結合對新晃侗族儺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SWOT分析,完成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一、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特征分析
新晃侗族儺戲僅現存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天井寨之中[1]。由于村寨地理位置閉塞,當地文化較少受到外界的沖擊,這使得文化得到較為純粹的保留;也正因為相對的隔絕,當地文化發展傳播面臨著種種困境,新晃侗族獨具盛名的儺戲文化亦是如此。
2006年5月,新晃侗族儺戲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戲曲是宋代南戲與地方民俗文化發展融合下所形成了具有鮮明特征和獨特發展規律的地域性戲曲形式。后又因其獨特的踩三角的表演舞步在各地眾多儺戲中脫穎而出,被大家親切地稱之為“咚咚推”。為更全面了解新晃侗族儺戲的文化內涵,現將其文化特征從行為表現、外在物質文化、內在精神文化三個方面進行劃分。
(一)行為表現文化特征分析
行為表現文化特征是儺戲演出過程中能被直觀感受到的表現形式,是戲劇中角色在表演中使用的藝術語言,能直觀地跟觀眾互動產生可視化的藝術沖擊。而新晃侗族儺戲的行為表現文化特征主要體現在表演形式和表演臺步上。首先,在表演形式上要求演員身著侗族元素服飾,佩戴造型獨特的儺面具,雙腳踩著鑼鼓點,用三角腳步進行反復跳躍,除開道白和歌唱的部分,幾乎每次開場中都需要角色配合著器樂節奏進行跳躍演出。其次,在表演臺步中也具有濃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戲中的“走罡”、手式中的“按決”等,這樣獨特的表演形式深深體現了當地侗族人族淳樸本真的性格特征。
(二)外在物質文化特征分析
外在物質文化特征是能傳達新晃侗族儺戲視覺意象的直接物質載體[2],是新晃侗族儺戲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主要表現在服飾和演出器物上。首先,新晃侗族儺戲中的服飾均是天井人依據對角色理解并結合當地新晃侗族服飾自行想象設計的。由于新晃侗族人民對于靛藍色有特殊的喜愛,所以在戲劇服飾上也遵循著當地侗民的欣賞習慣,大部分以藍色為主,少部分運用黑白兩色進行交錯搭配。除此之外,在衣襟、袖口中處會用五彩絲線繡制的侗族刺繡圖案裝飾衣服[3],整體造型好似侗族武士,衣裳簡潔帶有少數民族的神秘色彩。其次,新晃侗族儺戲道具是儺戲中必不可少的表演工具,且與儺戲劇目情節相輔相成,取材皆來自于當地侗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侗化工具。其道具主要包括演出器具和擊打樂器。對外在物質文化要素進行的整理如表1、表2所示。
(三)內在精神文化特征分析
內在精神文化是根植于新晃侗族儺戲產生的特有的意識形態,是新晃侗族儺戲文化內核集中性的精神體現,具體體現在新晃侗族儺戲的角色性格之中。新晃侗族儺戲的主要劇目反映了當地侗民的生活,而戲中的角色形象大多也源于本地的侗民形象。永樂年間侗族祖先遷于天井,天井侗民經歷了民生疾苦、揭竿起義、族群矛盾等種種沖擊,他們將自己心中的勇敢與追求苦盡甘來的美好意愿通過儺戲演繹出來。例如《老漢推車》中熱心腸樂于奉獻的老漢、《銅鑼不響》中見義解危的小竹生等,皆反映出了天井侗民濃烈的原始農耕文化特質,體現了自強不息、勤勞踏實的民族意識,具有獨特民族個性的內在精神文化特征。具體儺戲角色性格特征分析如表3所示。
二、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 SWOT分析
SWOT模型也稱態勢分析法,是針對研究對象的內外各條件進行組織分析優劣勢、面臨機會和威脅的一種策略方法[3]。將SWOT模型應用在新晃侗族儺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與發展中,從新晃侗族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發展的優劣勢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和機會點進行探討,以更全面、準確的角度分析新晃侗族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現狀,發揮優勢、規避劣勢,以期為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提供可行性的對策建議(如圖1)。
(一)優勢分析
其發展優勢是鮮明的地域文化資源。獨樹一幟的文化資源是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關鍵,是區別于其他旅游紀念品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新晃侗族儺戲是天井侗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一種民俗文化,展現了天井侗民的質樸農耕信仰以及對于自然的虔誠追求,具有鮮明的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其次,新晃侗族儺戲表演融合了舞蹈、啞劇的表現元素,形成了侗歌、侗舞、手勢表演、銅鼓伴奏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表演[4],這為融入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選題素材。其中,代表性的跳三角舞蹈由侗家老輩的藝人研究創作并傳承至今,這種獨具特色的演出方式使得新晃侗族儺戲在各地眾多儺戲中脫穎而出,具備獨有的傳承技藝價值。因此,新晃侗族儺戲所蘊含的地域風情與民俗文化可以為當地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二)劣勢分析
1.文化落差不斷加劇。首先,儺戲中使用的語言、劇目形式源于當地古老的民族文化,對現代觀賞者而言有一定觀賞門檻。其次,現代生活與傳統儺戲文化產生較大落差導致文化脫節,因而很難進入大眾生活中。如何打破消費者對于傳統儺戲文化認知的桎梏,利用恰當的、易于理解的形式使其融入現代生活,起到文化傳播的效果,是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
2.開發資金支持不足。筆者通過田野調研了解,新晃侗族所處地理位置位于新晃縣貢溪鎮的一個半山環繞的村寨中,地勢高峻且地理位置較偏遠,加之長期單一的農業發展模式,導致地方經濟發展落后。根據2021年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鎮財務支出報告,該地區主要收入來源依靠地方財政撥款,占比94.96%;其中基本支出占到79.13%(主要用于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而該地文化旅游類支出只有7.23萬元,僅占總支出的0.85%[5]。由于當地政府對儺戲旅游業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嚴重制約了當地儺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
(三)機會分析
1.政策制度扶持?!吨腥A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第三十七條提出,在有效保護基礎上,國家鼓勵利用非物質文化資源進行文化創意設計和文化服務開發。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大力扶持民族民間文化整理研究,促進傳統戲劇、曲藝、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
2.依托旅游產業發展。儺戲所處新晃為湖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入列全國十佳特色文化旅游名縣。而天井寨作為新晃侗族儺戲的發源地,保留著最原始的侗族古村落,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2022年,新晃地方政府以天井寨核心景區開發侗儺旅游文化基地,與相關公司達成文化旅游產業簽約合作9項、子項目66項,并著力打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侗儺文化傳播中心[6]。借此機會可依托旅游產業大力宣傳新晃侗族儺戲文化,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旅游產品。
(四)問題分析
1.文化知名度低。目前國內儺文化關注度主要集中在貴州地區。貴州地區各級政府與企業聯手推廣宣傳儺文化項目,打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文化景區——中國儺城,并開發一系列特色的儺文化活動,將貴州儺文化推向了世界文化舞臺[7]。相較下新晃侗族儺戲文化保護宣傳力度較弱,知名度較低。
2.產品同質化嚴重。通過市場走訪,發現各地域儺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缺乏明顯差異性,同質化問題突出。新晃現售賣的儺戲旅游產品,對于侗族儺戲文化資源挖掘力度不夠[8],大多都提取富有特色的儺戲面具進行單一平面貼圖,具有創意型的產品偏少。
三、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 ? ?設計思路
文化創意產品是提升新晃侗族儺戲旅游產業的重要媒介,也是實現該地區文化繁榮發展的方法手段。因此,通過對新晃侗族儺戲旅游文化創意產品SWOT分析,并結合前期對該文化特征分析結果,按照文化的不同層次依次劃分為行為表現文化、外在物質文化和內在精神文化,通過對其三層次文化分析整理,運用不同設計手段從儺戲劇情、服飾、道具、角色四個方面探索出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創意產品設計思路(如圖2)。運用現代化的設計表達,將新晃侗族儺戲以文化性、創新性和多元性的形式交融于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之中,使新晃旅游文化創意產品兼具的經濟、文化雙重價值,不光為當地提供穩定的經濟收入,也對新晃侗族儺戲的推廣和宣傳起到積極作用。
(一)基于儺戲劇情的設計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類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體驗之后會不斷地追求心理層次上的滿足[9]。因此,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不單是對文化的表達構建,更要滿足消費者心理的個性需求,使其產生深層次影響。繼而可以利用插畫的設計手段去描繪新晃侗族的儺戲劇情,通過賦予產品一定的故事價值,泛起消費者內心的漣漪,從而達到對消費者產生深層次的影響效果。在基于儺戲劇情的設計中選取新晃本土的儺戲劇目《跳土地》,借助場景插畫的手法將該戲曲中的手式和跳三腳的表演形式體現出來。造型上用夸張寫意的手法,搭建用戶關系場景,篩選新晃侗族儺戲表現題材,并對其題材場景進行發散變形。運用幾何抽象的設計方法,衍生出兼具新晃侗族儺戲文化劇情與時尚新穎感的現代插畫圖形,利用情景和深層次互動體驗觸發用戶產生情感共鳴(如圖3)。
(二)基于儺戲服飾的設計
特征鮮明的色彩圖案是一種全新的視覺感知,能夠更加直觀地反映地域文化的精髓,是傳承歷史文脈、發掘新時代文化的有效方法[10]。將地域性色彩圖案與產品包裝設計進行融合,形成完整、獨特的整體視覺形象,能夠為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提供更多創造性的展現形態。新晃侗族儺戲服飾中多數繡有侗民喜歡的圖案花紋且色彩絢麗,是新晃侗族獨有文化符號元素。因此,在基于儺戲服飾的設計中,在新晃侗族的刺繡服飾中提取出幾何紋樣和色彩因子,通過轉譯簡化處理形成色彩鮮明的視覺圖形在產品包裝上進行效果呈現(如圖4)。
(三)基于儺戲道具的設計
旅游文化創意產品是集文化、地域、藝術與實用為一體的綜合產品,若過度強調文化的創意內容,作為產品的實用價值往往容易受到忽略。因此,在基于新晃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不該一味地保留傳統文化的全部特征,而是通過更年輕化的產品形態使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供人們使用消費,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產品,這才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傳承[11]。結合以上思路,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戲劇中主要運用的道具進行設計,選取棒、拐杖等為典型文化元素,通過對其剪影輪廓的提煉概括,降低原道具的外形繁復度,將平面的視覺元素轉化成立體的產品效果,設計出既滿足創意化審美需求又兼具實用價值功能的文具形象產品(如圖5)。
(四)基于儺戲角色的設計
情感是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重要因素,能與消費者建立起具有生命力的情感紐帶[12]。因此,通過對儺戲角色的設計將新晃侗族儺戲中的角色性格重新賦予它能夠感動新時代消費者的“魅力人格”,使之形象IP能夠形成人格化溝通,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化的互動。同時也更貼合新晃侗族儺戲角色的鮮明性格,傳達出了新晃侗族儺戲中先天的地域文化優勢。本次設計選取儺戲中受人尊重的土地公這一角色,在對劇情理解和人物性格分析的基礎上,經過提煉和視覺化的設計轉譯,結合寫實和變形設計手段,呈現出一個具有德高望重、面貌慈祥的老者形象(如圖6)。
四、結語
本文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推導出的設計思路在理論上為新晃侗族儺戲旅游文化創意類的產品設計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在實際應用中設計出了符合現代審美的基于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為新晃侗族儺戲文化的傳承發揚起到促進作用。相較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補充拓展新晃侗族儺戲相關資料,結合設計方法推導提出了新的設計思路。但文章還存在相關文獻稀缺和設計水平局限等不足,文章研究仍需深化雕琢。最后,希望通過本文研究對未來戲曲類旅游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有一絲裨益。
參考文獻:
[1]陳曉紅,于文龍.湖南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以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8(2):94-98.
[2]宋超清,孫薇,俞琳.昆曲旦角角色設計因子在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工業設計,2022(10):134-136.
[3]李馮添.博物館文創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以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6):95-97.
[4]龍敏.湖南新晃侗儺“咚咚推”的內涵與傳承[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
[5]新晃縣財政局.2021年度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鎮人民政府部門決算[EB/OL].[2022-08-05].http://www.xinhuang.gov.cn/xinhuang/c113321/202208/e3276007482b481cbdc7b37e4d2320ee.shtml content_5616511.htm.
[6]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新晃縣:依托“三種”模式 壯大發展集體經濟初顯成效[EB/OL].[2022-12-15].http://www.hxw.gov.cn/content/2022/12/15/14062240.html.
[7]蘇翔.貴州儺戲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與美麗鄉村建設互動研究——兼論對山西儺戲的啟示[J].貴州民族研究,2018(11):143-146.
[8]王杉.基于侗族儺戲文化的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2.
[9]觀曉雷.基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產品需求遞進趨勢初探[J].工業設計,2018(9):41-43.
[10]徐婉珍,張紅.新文創時代文創市場的發展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78-180.
[11]李永婕,閆秋月.基于視覺顯著性的地域色彩提取及設計應用[J].包裝工程,2021(16):219-230.
[12]劉維尚,劉卓,秦嘉霖.地域文化與農業區域品牌形象IP的融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21(18):26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