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回望歷史,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顯著標志,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命力的關鍵緣由。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八七會議”、延安整風、遵義會議,到建國后以保持“兩個務必”為主線的整黨整風,再到改革開放時期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又到新時代,堅持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的社會革命。正是由于堅持自我革命,中國共產黨才從弱小走向強大,并最終走向勝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歷史邏輯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回望黨的百年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不斷自我革命的探索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永葆生機和活力,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奧秘。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初創,理論和實踐不成熟,黨的方針政策出現錯誤,多次遭遇生存危機,但是,黨敢于直面錯誤,勇于自我修正,屢次度過危機,燃起了革命的烈火。
1927年“4.12”反革命政變后,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黨反動派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黨一度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危機關頭,1927年8月7日,黨的漢口召開緊爭會議,經過激烈地討論,糾正了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的路線錯誤,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正確路線,將中國共產黨從錯誤中拯救出來,從此走向土地革命的興起。
1930年之后,中國共產黨又糾正了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和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面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白區革命力量損失殆盡、中央根據地丟失、紅軍被迫戰略大轉移等。1935年,黨在極其沉重的氛圍中,召開了遵義會議,進行深刻地反思,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正確軍事領導,又一次完成了的自我修正。
1942年,延安整風是黨自我革命成功的范例。通過整風運動,反思了建黨20多年以來的非馬克思主義的錯誤,以反對主觀主義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整頓文風為主線,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為方針,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打破了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圣化的束縛,在馬克思主義思想之下達到了黨內空前的團結統一。由于“黨勇敢的揭發了這種錯誤,從錯誤中教育了自己,學習了如何更好的來領導革命戰爭到徹底的勝利。黨揭發了這種錯誤以后,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為之后的戰爭建設奠定了成功的思想基礎。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建國后,黨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科學研判了歷史方位,堅持自我革命。建國初期,黨內居功自傲、貪圖享樂等不良現象抬頭,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等不良作風滋長,嚴重威脅新生政權的穩固。黨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自我凈化、自我糾正。
首先,大興“兩個務必”之風。針對黨內問題,要求全黨務必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攻擊。黨內進行深刻的反躬自省、自問,直面自身問題和不足,繼續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加強人民群眾對新生政權的認同。
其次,開展整黨整風運動。建國初期,黨開展了數次整黨整風,有1950年下半年、1951年春、1953年、以及1956年黨的八大后的整黨等等,在短時期內,集中力量,聚焦重點,以狂風暴雨的運動方式,開展“三反”運動,“打虎”、“捉虎”、懲處黨內貪污、受賄,反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等等。黨自我進行思想洗禮,強化內在黨性自覺。
再次,健全“黨要管黨”機制。中共中央成立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推進黨建立法工作。1962年底,劉少奇同志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期間指出,“健全組織部就是說黨要管黨”。鄧小平同志強調,“對執政黨來說,黨要管黨,最關鍵的是干部問題”。中共中央在1963年初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紀要》文件上批示:“黨要管黨。”中國共產黨強烈的意識到,在全國執政后,黨必須保持自省、自查、自改的高度政治主動性,強調“自我”內因,黨要管黨,以適應執政角色的轉換,保持繼續奮斗的革命精神,傳承群眾路線的優良作風等,彌補不足、鞏固優勢,確保黨掌握好權力,保證權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
改革開放之后,黨建要求是建設黨成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永葆純潔性、先進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面臨的內部考驗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思想禁錮和觀念束縛。20世紀80年代初期,“左”傾的錯誤路線尚未徹底清除,黨內思想處于僵化、半僵化狀態。20世紀90年代初,受海內外政治形勢的影響,黨內存在姓“社”、姓“資”的爭論。因此,著力破解黨內思想束縛,破除深化改革開放的障礙,成為新時期推進黨的建設的重要任務。為此,黨內開展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大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之風,實現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性轉折,開始從僵化封閉走向對外開放。1981年又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從根本上重新確立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明確了“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又一次打開思想的閘門。一次次的自我反思,黨勇于承認錯誤,勇于承擔歷史責任,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掃清了黨內的思想障礙,夯實思想理念根基。
二是黨內腐敗問題的現實性挑戰。伴隨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的富裕起來,而市場經濟的不完善,法制的不健全,思想道德觀念的缺失,以及社會轉型期的其他負面因素,奢侈、腐敗、墮落等現象也在滋生、蔓延。鄧小平同志強調,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提出“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黨堅決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加強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大力推進廉政制度建設。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各級黨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政府各個部門派駐紀檢組等為主要責任機構,不斷加強廉政制度建設。1993年10月的《關于反腐敗斗爭近期抓好幾項工作的決定》、1998年7月的《關于軍隊武警部隊政法機關不再從事經商活動的通知》、2005年11月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等。依靠制度解決市場經濟背景下,黨的純潔性問題。同時,嚴查大案要案,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從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堅決查處了包括陳良宇、薄熙來、劉志軍、許宗衡等一批重大違紀違法案件共計64.37萬多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66.8萬多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黨內腐敗的勢頭開始下滑。維護了黨的權威,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探索成果的基礎上,對黨的自我革命進行了新思考、新探索。創新性的提出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其一,自我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前提和條件。自我革命引領和助推社會革命發展,決定社會革命的方向及成敗得失。執政黨的根本任務之一,在于制定和貫徹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完成社會革命的階段性任務。如果黨自身腐敗墮落、弊病叢生、紀律松弛,組織渙散,將無力整合全社會利益,凝聚力量,其社會革命理想便成了一紙空文。要進行社會革命,必須先開展自我革命,先建設堅強有力的執政黨,否則難以推進社會革命。因此,必須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黨的歷史上,在每一個社會革命的重大關口,黨也確實都是靠不斷自我革命引領事業突破發展的。
其二,社會革命提供自我革命的不竭動力。馬克思論述: “革命之所以必需,不僅是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的辦法能夠推翻統治階級,而且還因為推翻統治階級的那個階級,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才能勝任重建社會的工作。”社會革命是黨自我革命的土壤,提供了自我革命的緣由和依據。不同歷史時期,自我革命的具體要求和形式表現是根據社會革命的任務提出的。當社會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三座大山”時,自我革命聚焦在嚴格紀律性、堅定忠誠性、提高戰斗力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反腐倡廉的純潔性建設就較高。新時代,社會革命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巨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復雜性,又要求黨牢記初心和使命,永保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
其三,社會革命檢驗與證明自我革命。社會革命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一定離不了堅強有力、清正廉潔、治理高效的政黨的引領,而沒有成功的自我革命,很難打造的清廉高效的執政黨。社會革命的成功與否從很大程度準確反映政黨自我革命的成功與否。正是中國共產黨旗幟鮮明地以刀刃向內的政治勇氣查找和解決問題,以頑強堅韌的革命意志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深入,才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提供了強大的政治保證、思想保障和組織保障。
綜上所述,百年來,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自我革命,在不斷深化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中,永葆了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了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永葆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才團結全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并最終引領中國走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第589頁。
[2]《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3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第474頁。
[3]《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9頁。
[4]《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人民日報》2012年11月20日。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3頁。
作者簡介:王留玉(1981—),女,河南新密人,中共鄭州市委黨校黨的建設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黨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