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子垚
IAA MOBILITY 2023 上,來自中國的參展企業數量已然超過德國東道主。同時,憑借各異的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產品以及戰略,中國展商的動態也備受關注。那么排除這些,這屆展會的另一面趨勢是什么?
有人戲言稱:IAA MOBIL ITY 2023(慕尼黑車展)是一場“中德車展”,因為在這一歐洲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車展上,中國車企高調爭秀,德國本地巨頭同樣積極表現,而日、韓車企近乎不見蹤影。
那么,在東方來客們帶來規模浩大的參展團隊,聲量上甚至“反客為主”的過程中,參展的外方企業、東道主是怎樣態度?又帶來怎樣的智能出行和展會趨勢?
首先看本土作戰的大眾汽車集團以及奧迪公司、寶馬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在IAA MOBILITY 2023 上的情況。透過各自的概念車型,可以觀察到這些傳統巨頭面向未來移動出行的產品趨向及階段成果。
梅賽德斯-奔馳公開展示了首款基于MMA 平臺并搭載MB.OS 操作系統的CLA Class Concept 概念車型。這款接近量產狀態的CLA 級概念車提前揭示了MMA 平臺以及MB.OS在設計、科技和可持續性等方面的技術成果,同時融合了源自VISION EQXX 概念車的前瞻技術。其中,梅賽德斯-奔馳電驅單元(MB.EDU)實現了高達93%的能量轉化率,其搭載的800 伏高壓電池系統支持250 千瓦的高功率直流快充。
此外,CLA 概念車還展示了電動汽車與能源網絡之間未來的互聯性。通過軟硬件支持的雙向充電技術,當連接到兼容的雙向直流充電站時,車輛可以充當能源存儲設備,例如儲存太陽能以備將來使用,同時還可以用于車輛到家庭(V2H)或車輛到電網(V2G)的電力供應。
寶馬展示了其未來概念車Neue Klasse 及其理念,憑此彰顯該集團在核心BMW 品牌下一代汽車方面的實力。據介紹,Neue Klasse 概念車在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首先,其提高了再利用材料的比例,致力于在生產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節約資源。內飾設計則完全摒棄裝飾性鍍鉻或皮革,并采用第六代BMW eDrive 電力驅動系統,降低新世代車型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除了更高效的電動機外,全新 BMW eDrive技術的主要進步還包括新開發的圓形電池,其能量密度比以前使用的棱柱形電池高 20% 以上。這一技術將使該車型的充電速度提高 30%,續航里程提高 30%,車輛的整體效率將提高 25%。
在內飾方面,下一代BMW iDrive 操作系統完美融合現實與虛擬世界,為用戶提供獨特的數字化體驗。這款操作系統基于高度集成的軟件架構,并將駕駛體驗和信息娛樂相關的數據與來自車輛電子電氣系統和 BMW 云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因此,人與車輛之間的交互可以更加貼近駕駛情況和個人需求,從而實現全新的移動感知。
在本屆IAA 車展中,最引人矚目的外國參展企業依然是大眾汽車集團。在展前的9 月3 日晚,大眾汽車集團舉辦了備受期待的媒體之夜,其主題為“成功源自設計”。大眾汽車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奧博穆表示,集團正在逐漸實現向以設計為導向的企業的轉型。當晚亮相的ID.GTI 概念車和全新CUPRA DarkRebel 展車,揭示了電動汽車未來的前景,同時也展示了大眾對未來產品的思索。其中,ID.GTI 概念車被譽為大眾GTI 的一次自我革命,將GTI 的傳統基因融入了電動時代。它采用了鉆石銀金屬漆面、變速旋鈕等一系列GTI 家族的經典設計元素,以致敬初代高爾夫GTI 的儀表。這款車將經典與未來的元素相融合,為大眾歷史上多款經典車型在電動時代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比前述的概念車型,奧迪的展品在實際落地方面進展更為迅速。在本屆車展上,奧迪Q6 e-tron 的內飾首次亮相。奧迪品牌正在積極推動產品電動化轉型,依托可持續發展理念、豐富的技術積累以及多樣化的產品布局。據稱,奧迪Q6 e-tron 采用了全新的PPE 豪華純電動平臺,支持800V 快充技術,能夠實現高達350kW 的快充功率,僅需25 分鐘即可將100 千瓦時電池從5%充電至80%,大幅縮短充電時間。同時,PPE 平臺的引入將進一步擴大奧迪的電動產品陣容,推動其“Vorsprung 2030”全球戰略的穩步實施。
而在眾多積極參展的德國車企巨頭之外,特斯拉和福特等公司似乎更像是來展示自己的存在,并未帶來前瞻性的技術和產品:特斯拉僅展示了新款Model 3 車型,而福特則只帶來了一款純電動SUV 車型Explorer EV。相比之下,雷諾方面倒是展示了基于CMF-EV 平臺打造的純電SUV 新款Scenic E-Tech,其采用由雷諾-日產聯盟開發的CMF-EV 平臺,具備超過620 公里的WLTP 續航里程,是雷諾集團作為下一代汽車制造業領軍企業的過渡車型,也體現出了集團致力于環境保護、安全至上和包容性在內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至于輿論聲量漸低的歐寶,則通過基于Stellantis BEV 平臺打造Experimental 純電動概念車,意圖向世人宣告歐寶將在電動化領域發力,預示著其在電動化時代的“重整旗鼓”。
以寶馬、奔馳、大眾為代表的德系巨頭車企,在展會期間,也釋放出希望加強中德汽車產業合作的強烈信號,這些車企希望通過強化與中國產業鏈的合作,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可持續發展,以便在全球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
梅賽德斯-奔馳董事會主席康林松指出:“電動汽車的可變成本較高,未來預計這種情況將繼續存在。” 他還補充說,不能將更高的成本等同地轉嫁給消費者??盗炙蓪㈦妱悠囍繁扔鳛橐粓鲴R拉松,目前該公司僅完成了很小一部分。他強調:“在這場比賽中,保持戰術靈活性和戰略清晰度至關重要?!敝档靡惶岬氖?,奔馳的第三代MBUX 智能人機交互系統不僅在德國研發,中國的研發團隊也深度參與其中。未來,奔馳將會將越來越多在中國開發的功能和配置推向全球市場。
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我們正面臨著全球性挑戰,只有通過合作才能有效解決。因此,我們隨時準備與中國展開合作,進行投資,并與全球的技術進步保持同步,同時也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服務?!贝蟊娖嚰瘓F首席執行官奧博穆更是認為,集團的宗旨是在全球各地、每個細分市場都能夠開發、銷售最具吸引力的移動出行產品?!拔覀兯龅囊磺卸际菫榱藢崿F這一目的。我們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甚至比計劃更快。站在國際汽車制造商的視角,中國已經成為我們的‘健身中心’。我們必須更加努力、更迅速地‘鍛煉’自己,以跟上市場發展趨勢。”以上三位汽車行業領袖的意見表明了他們對中德合作和全球市場的重視,以及共同應對行業挑戰的統一態度。
企業界外,德國官方和行業機構也對加強中德合作表示支持,德國聯邦總理朔爾茨在IAA 開幕式上的表態強調了公平競爭對于創新的重要性,他鼓勵德國車企在競爭中受到激勵,而不是被競爭嚇倒。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也強調了自由公平的貿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德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與中國合作來實現這一目標。VDA 董事和總經理尤爾根·明德爾也在IAA 中國媒體溝通會上表明了對開放市場和合作的興趣,強調德國制造商在中國市場受到熱烈歡迎,同時也歡迎中國汽車產業鏈進入德國和歐洲市場。
本屆車展上也呈現出一個新的展商趨勢,即展會的核心不再僅限于整車廠商,而是拓展至整個出行產業鏈。這也意味著供應鏈上的三電系統、充換電技術、智能汽車電子以及軟件開發公司等供應商都參與度大幅提升。
博世、大陸、采埃孚等汽車產業鏈上的供應商巨頭依然在推動新產業鏈的變革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在本屆慕尼黑車展上,博世首次展示了視覺感知軟件模塊和硬件攝像頭設備,并特意強調構筑軟件護城河的重要性。據悉,僅在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領域,博世就38000 名軟件開發人才。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表示,軟件正成為汽車電子系統開發,尤其是駕駛輔助系統開發的決定因素,而客戶的需求也從單一部件轉為全套解決方案。為此,博世正在通過軟件積極塑造未來移動出行,將軟件定義汽車變為現實,并將這些智能汽車投入日常出行。
大陸集團也在積極轉型,約有21000 名軟件和IT 專家正致力于其高性能計算單元等創新產品的開發和迭代。此外,大陸集團與邊緣人工智能半導體公司——安霸Ambarella 也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用于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的全棧式系統解決方案。
采埃孚方面則重點展示了一系列從純電控轉向、制動或懸架系統線控技術產品,這些產品與軟件定義的汽車產品相輔相成。另外,采埃孚還于今年6 月底推出了面向未來的800V 電驅動系統EVSys800。這些供應商的參與將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加速了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的推出,為未來出行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