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工作。5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6月12日,工信部、發改委、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通知,共同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并委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實施。這標志著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工作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自2020年啟動以來,在工信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能源局四部門組織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承擔了活動的具體落實工作,共發布了6批下鄉車型目錄清單,舉行了17場活動,相關車型銷售超過400萬輛。
雖然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沒有采取直接補貼的模式,但新能源汽車下鄉工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其主要體現在:
一是農村市場更為廣闊,市場潛力巨大,是拉動內需的重要方向。隨著中國式現代化逐步實現,人民收入的提升和共同富裕的實施,低線城市和農村的消費者也會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數據顯示,農村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還遠低于一二線城市,未來市場潛力巨大,對于拉動消費、實現雙循環意義重大。
二是新能源汽車的獨有特性,如使用成本低、維修需求少、充電場地大、綠色環保等,支撐著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未來的持續發展。新能源汽車在鄉村的使用,是未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柱,持續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既有利于農村消費者,有利于鄉村振興,有利于鄉村的綠色發展,也有利于國家整體雙碳目標的實現。
三是提前布局面向農村的充電基礎設施,將促進農村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推動鄉村旅游的發展,也將帶動農村新能源汽車物流行業的發展。提前布局充電基礎設施,也是一種超前的固定資產投資,既有利于未來中國電動汽車的普及,鞏固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優勢,又可以通過投資建設而轉為勞動者的收入,解決就業,拉動消費。
四是持續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可以幫助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升品牌,也可以對農村消費者進行新能源汽車知識的普及宣傳,樹立新能源汽車綠色發展的形象,轉變農村消費者的觀念,這對未來農村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
五是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也將促進企業開發適合農村消費者的車型,不斷適應農村消費者需求。通過農村消費者的大量使用,積累車型改進經驗和完善數據,形成一些爆款的車型,未來還可以走向全球,滿足全球其他發展中國家消費者的需求,為推動雙循環的新格局做出更大貢獻。
六是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也將推動企業維修服務網點、電池、充電樁的檢測維修服務網點進一步下沉,為農村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務。
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是一項長期工作,具有戰略引導意義,應該持續到中國整體進入汽車社會,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300輛以上。而新能源汽車在農村的普及,將為未來中國汽車行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發揮重要作用。
新能源汽車下鄉應該堅持,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