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俊,王 鵬,陳小華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 100034
護理管理是衛生事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管理水平會對醫院醫療和護理質量、管理水平以及衛生事業的發展產生直接影響[1?3]。《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 年)》明確指出:醫院要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護士培訓制度,并加強護理管理知識培訓[4]。護理管理核心勝任力是護士護理管理能力的培養目標,包括護理質量、教學、科研、經營、信息化、人力資源等管理能力[5]。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是由護理學會等對醫院護士進行護理管理理論、實踐和科研培訓,并進行資質認證的過程。研究顯示,目前醫院護士對護理管理培訓有較高的需求[6?8],但國內缺乏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相關研究結果,尚未建立科學、系統的培訓體系。本研究通過調查不同職務護士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意愿,為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的開展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2019 年3 月—2020 年1 月,選取北京31 所三級醫院和5 所二級醫院的2 129 名護士為研究對象。護士年齡20~63(35.19±8.86)歲,工作年限1~43(14.64±9.49)年;男60 人,女2 069 人;初級職稱1 114人,中級職稱871人,高級職稱144人;護士1 209人,護士長778 人,科護士長97 人,護理部(副)主任45 人;本科及以上1 404 人,其他725 人。納入標準:①具有注冊護士證書,正在醫院執業,從事護理相關工作;②知情同意,愿意參加本項研究。排除標準:工作不滿1 年的護士。依據Kendall 樣本量估算方法,按問卷條目5~10 倍收集數據。本研究問卷條目共42 個,考慮問卷遺失、問卷無效等情況,樣本量再擴大10%,需至少納入231~462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護士一般資料 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自行設計,包括護士性別、年齡、職稱、職務、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等。
1.2.1.2 護士對管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內容的需求
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由研究小組(高級職稱護士1 人,碩士研究生2 人)討論、設計問卷。邀請6 名具有高級職稱的護理管理專家對問卷進行評審。對98 名護 理 人 員 進 行 預 調 查,Cronbach′s α 系 數 為0.842,內容效度為0.958。調查內容包括護士是否需要護理管理基礎知識、護理質量管理知識、護理教學管理知識、人力資源管理知識、護理科研管理知識、信息化管理知識、個人領導力培養、護理經營管理知識、護理辦公文檔書寫等護理管理知識,共9 個條目。
1.2.1.3 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形式的需求
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由研究小組討論、設計問卷。并邀請6 名具有高級職稱的護理管理專家對問卷進行評審。對98 名護理人員進行預調查,Cronbach′s α系數為0.838,內容效度為0.925。調查內容包括:①培訓師資(護士對護理管理專家、管理學專家、高校教師作為培訓師資的期待程度,3 個條目);②學習方式(護士對進修學習、小班授課、大班授課、網絡教學的學習方式的選擇傾向,4 個條目);③教學方法(護士對知識講授、經驗交流、參觀學習、案例分析、實踐學習、小組討論、讀書指導等教學方式的選擇傾向,7 個條目)。
1.2.1.4 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過程的需求
在參考文獻的基礎上,由研究小組討論、設計問卷。邀請6 名具有高級職稱的護理管理專家對問卷進行評審。對98 名 護 理 人 員 進 行 預 調 查,Cronbach′s α 系 數為0.814,內容效度為0.943。內容包括:①學員要求(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學員的學歷、職稱、工作年限的觀點,3 個條目);②課程框架(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的培訓單位、課程時長、理論實踐比、培訓教材、考核評價、再認證的觀點,共6 個條目);③考核方式(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理論考試、案例分析、文案書寫、答辯考核等考核方式的觀點,共4 個條目)。
1.2.2 調查方法 采用橫斷面研究設計,在與各醫院護理部相關人員聯系后,通過微信和問卷星等發放問卷收集數據。所有問卷由護士獨立、匿名填寫,采用統一指導語詳細介紹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承諾對研究數據嚴格保密,不收集任何身份信息,所有數據僅供研究使用。每個賬號只能作答問卷1 次,完成所有條目后方可提交問卷。調查結束后雙人檢查數據,并剔除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問卷。本研究共發放2 150 份問卷,其中2 129 份問卷有效,有效率為99.02%。
1.2.3 統計學方法 將原始數據錄入Excel 2019,采用SPSS 26.0 進行統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人數、百分比(%)進行描述,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職務護士對管理資質認證培訓內容的需求
護士整體對護理管理基礎知識需求最高,不同職務者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士對護理教學、質量、科研和人力資源管理知識需求較高,尤其職務較高者。見表1。

表1 不同職務護士對管理資質認證培訓教學內容的需求情況(n=2 129) 單位:人
2.2 不同職務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形式的需求 護士整體期望培訓師資為護理管理專家,教學方法為知識講授,尤其職務較高者。護士整體期望的學習方式為進修學習,不同職務者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不同職務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過程的需求 職務越高護士對資質認證培訓護士的最低學歷、職稱、工作年限要求越高。護士整體期望護理學會為培訓單位,培訓時長≤3 個月,有統一規范教材,尤其職務較高者。整體期望培訓理論:實踐時長>1∶1,采用理論考試考核,并進行資質再認證,尤其職務較低者。見表3。

.表3 不同職務護士對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過程需求情況(n=2 129) 單位:人

(續表)
3.1 護士對管理知識的需求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整體對護理管理基礎知識需求最高,不同職務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護理教學、護理質量、護理科研和護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需求較高,尤其職務較高者。研究顯示,(科)護士長、護理部(副)主任等,因護理管理工作需要對護理管理知識有很高需求[9?10]。但本研究顯示,無職務的普通護士對護理管理知識需求也很高,原因可能是:作為護理管理的直接對象,護理管理知識與其工作密不可分[11]。此外,掌握護理管理知識更有利于護士實現職業追求等[12]。為提高護士管理核心勝任力[13?14]、促進醫療衛生事業高速發展[15],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應以護士需求為導向,對職務較低的護士的培訓,應著重夯實其護理管理基礎知識;職務較高護士則應在此基礎上,側重培訓其護理教學、護理管理、護理科研和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3.2 護士期望的培訓師資、學習方式、教學方法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整體期望培訓師資為護理管理專家,教學方法為知識講授,尤其職務較高者。護士整體期望的學習方式為進修學習,不同職務者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管理是一項實操性很強的技能,在進修學習、知識講授等過程中,學員能夠針對性地完善其護理管理知識體系,提升自己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由護理管理專家進行教學,所傳授的內容可能更接近臨床實際工作,更具實用性,教學內容能更好地轉化到臨床護理管理中[16]。職務較高的護士已經有相當的護理管理實踐經驗,更希望通過學習護理管理理論知識來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為滿足學員需求[17],提高培訓實際價值[18],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應實行進修學習,并由護理管理專家進行護理管理知識的講授。
3.3 護士期待的學員要求、課程框架、考核方式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整體期望護理學會為培訓單位,培訓時長≤3 個月,有統一規范教材,尤其職務較高者。期望培訓理論:實踐時長>1∶1,采用理論考試考核,并進行資質再認證,尤其職務較低者。由護理學會、衛生行政部門等進行認證培訓,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的權威性、科學性更高。擁有統一、規范教材能夠保證培訓的系統性、統一性、同質性等,保證每位認證學員的學習內容、學習質量基本相同,較少受到培訓人員等其他因素影響。培訓時長限制在3 個月內,保證學員足夠的學習時長,又不至于占用太長時間。針對職務較低者,培訓應側重管理實踐培訓。職務較高者,應側重培訓護理管理理論知識和前沿護理管理理論知識,保證其較高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學術引領能力[19]。考核優先選用案例分析、答辯考核的方式,更有利于培養學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靈活轉化運用護理管理知識的能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士整體對護理管理知識需求較高,期望實行進修學習,由護理管理專家,采用知識講授等方法,進行管理資質認證培訓。護士期待由護理學會、衛生行政部門等采用統一規范教材進行時長≤3 個月,理論:實踐時長>1∶1 的培訓,考核方式為理論考試。護士管理資質認證培訓應分層進行[20],對不同職務護士培訓內容、形式、過程等應有所不同,以滿足不同護士對管理知識的需求,提高護理管理資質認證培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