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2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如此強調。2023年,既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式現代化蓄積發展新動能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努力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推動高質量發展正是開局之年的應有之義。
開局之年當有開局之氣。放眼全國,從新春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持續抓實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經濟運行在年初穩步回升,到上海召開2023年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扎實抓好相關工作的落地落實,再到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為經濟發展描繪奮進藍圖,全國上下從中央到各地城市一系列部署舉措密集出臺,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開局之年當有開局之勢。初春時節,川西高原上雅礱江柯拉光伏電站施工正酣,項目建設馬力足;全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完成浮體總裝,基礎設施加速“上新”;華晨寶馬總投資193億元的第三工廠項目正式開工,外資加碼在華投資……火熱的工地,奮進的春天,一個個重大項目火熱推進,經濟的暖流不斷涌動,發展的脈動愈發強勁。
氣象萬千的新春圖景,彰顯著經濟運行的好轉回暖,標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步履鏗鏘。但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全面建成新發展格局任重道遠,制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問題還待進一步突破。面對艱巨繁重任務和風險挑戰,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不能有任何緩一緩、松一松的僥幸。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必須拿出“開年就開跑”的使命感,增強“起步即沖刺”的精氣神,譜寫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開新局、寫新篇,就要牢牢扭住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當前,許多城市經濟總量的增長到了平臺期,質量的突破還處在醞釀期。換句話說,在拼土地、拼價格、拼勞動力不可持續的情況下,城市經濟發展之“危”源自高質量發展不足,“機”則要靠高質量發展才能抓住。唯有通過高質量發展向上突圍,城市經濟發展才能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質的新突破迎來量的再井噴,開啟新一輪發展和趕超。
開新局、寫新篇,就要奮力寫好“統籌”文章。今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很多,要解的是“多元方程”。如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拉直這些問號的關鍵在于城市治理者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唯有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才能推動城市經濟更好服務大局、應對變局、開創新局。
開新局、寫新篇,最需要的是務實擔當。無論是擴大內需、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還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絕非馬到成功、風平浪靜,也不可能是樂享其成、鮮花掌聲,而注定是一條需要邁過重重險灘、陡坡、難關的艱辛道路。城市治理者們要當好指揮員,想方設法把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起來,為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建功立業;又要當好戰斗員,對重點任務親自上手親自抓,把工作抓緊抓細抓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齊心協力加油干,把春天播下的種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奮力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