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忠敬
摘要: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一本三讀”的導讀、促讀、延讀階段,教師要正確運用閱讀教學策略,不斷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學由粗放式向精耕細作轉變,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整本書;“一本三讀”;策略例析
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運用閱讀教學策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閱讀思維。本文以《簡·愛》名著整本書“一本三讀”,即導讀、促讀、延讀閱讀教學實踐為例,探究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導讀階段:制定規(guī)劃,任務驅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導讀階段,教師應重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合理規(guī)劃閱讀進度,并促使學生以閱讀任務單為支架,完成對名著整本書的基礎性閱讀,為后續(xù)深閱讀奠定基礎。
(一)指導學生規(guī)劃閱讀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規(guī)劃閱讀進度,幫助學生整體把握作品故事情節(jié)、主要人物形象以及作品思想主題。如在《簡·愛》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閱讀規(guī)劃期限。《簡·愛》整部小說約45萬字、38章,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每天讀5章,大約利用8天的時間讀完整部小說。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各類網絡平臺對學生名著整本書閱讀情況進行跟進檢查、統(tǒng)計、反饋,并就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在這個階段,教師側重于引導學生熟悉整部作品內容,梳理小說故事情節(jié),初步感知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小說的主題思想,明確本階段的閱讀目標和任務。同時,教師也要動態(tài)地掌握學生閱讀進度和閱讀效果,督促學生按照既定規(guī)劃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
(二)促使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單
教師可以根據導讀需要設計適切的閱讀任務單,以閱讀任務驅動學生完成整本書閱讀,促使學生重新建構閱讀框架,并對作品主要人物進行全面準確、深入細致的了解,形成自我生成式閱讀體驗。如在《簡·愛》導讀教學階段,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組帶有梯度的閱讀任務,以閱讀任務單為抓手,指導學生完成名著整本書的基礎閱讀任務。
任務一:了解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有關資料,重點掌握夏洛蒂·勃朗特創(chuàng)作《簡·愛》前后不幸的人生遭遇。
任務二:瀏覽式閱讀《簡·愛》封面、扉頁、封底等,了解作品的出版社、譯者、出版時間、版次等重要信息,形成對作品的整體認知。
任務三:精讀《簡·愛》前言、后序、作品內容概要等,初步感知作品的基本情節(jié)、主要內容及主題思想。
任務四:通讀《簡·愛》,用批注式閱讀法在作品的重點語段批注自己獨特的閱讀體悟及疑惑之處。
任務五:以簡·愛生活地點轉換為主線,梳理她的人生重大事件以及在不同人生階段遇到的對她有重大影響的人物,理解并體會簡愛成長的心路歷程。
在導讀任務單的驅動之下,學生根據閱讀任務安排閱讀進度,或以小組內合作交流的方式,或以小組間探討展示的方式,或以課堂上分享個人閱讀體驗的方式完成閱讀任務單。然后,教師用恰當的引導和激勵性的評價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內驅力,使學生持續(xù)性地深度閱讀。如在《簡·愛》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以深挖《簡·愛》創(chuàng)作背后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教師可向學生介紹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與主人公簡·愛在成長經歷與情感發(fā)展過程中的相似性,而這部帶有自傳性色彩的作品處處體現著作者對獨立自主和自由愛情的熱切追求。因此,教師結合作品的相關背景資料、作者的成長經歷和際遇適時地激起學生對名著整本書閱讀的興趣,能讓學生有效完成閱讀任務單并愛上名著整本書閱讀。
二、促讀階段:巧用策略,助推閱讀,消除學生的閱讀障礙
經典名著多因作品中人物眾多、時間跨度大、地點變換頻繁且內容繁雜、主題厚重等因素成為學生開展閱讀的障礙。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促讀階段,教師要巧用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消除閱讀障礙,讓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思維、閱讀品質得以持續(xù)提升。
(一)借助思維導圖,指引學生走進整本書
大多數名著整本書結構清晰、人物形象鮮明、思想主題明確。因此,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深入閱讀作品基本內容、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品思想主題。如在《簡·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指導學生理清故事情節(jié),繪制小說結構的思維導圖,讓學生對《簡·愛》有整體性的認知。
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對全書進行跳讀,厘清小說基本結構,找出簡·愛生活、學習、工作的主要地點,并以之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再以簡·愛在這五個地方發(fā)生的故事作為導圖的分支,勾畫出與簡·愛相關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這樣就能全面呈現出作品的整體內容、主要人物、典型故事情節(jié),從而讓整部小說的框架和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有益于學生高效、深入地進行名著整本書閱讀。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情況,將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展評,引導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基本繪制方法,深入持續(xù)地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為后續(xù)閱讀做好鋪墊。
在開展名著整本書閱讀時,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可以梳理出作品的主要人物、故事情節(jié)等要素,從整體上對作品形成框架性的認識,有利于學生掌握作品的基本內容和主題思想,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名著整本書閱讀能力。
(二)運用深品細讀法,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
在進行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反復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最精彩的語段,用心感悟,潛心閱讀,與作品人物同喜共悲,用體驗式閱讀不斷品味作品。名著之所以經典,就是因為它的深刻內涵隱藏在作品的片段和細節(jié)中,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不斷精讀細品、探究作品主題、深入解析作品價值,從而提升閱讀思維和品質。如在《簡·愛》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經典片段,讓學生分角色扮演人物,分組朗讀經典臺詞、人物內心獨白等,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簡·愛這一成熟果敢、自尊自強、追求獨立的女性形象。
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運用深品細讀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內驅力,使學生不斷深入揣摩人物豐富多變、細膩敏感的內心世界,還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感知力和品鑒力。
(三)促成讀寫相融共生,提升閱讀轉化能力
經典名著往往因其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飽滿而鮮明的人物形象、文采飛揚的語言、厚重的思想價值等得以傳世,成為后世閱讀的經典佳作。《簡·愛》中的經典語段處處可見,這些經典名句讀起來樸實無華卻極富人生哲理,能夠不斷激發(fā)學生對簡·愛的崇敬之情。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圈點勾畫閱讀策略不斷積累、內化為己用,并在寫作時旁征博引,為自己的作品增添文采。
同時,教師應指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良好閱讀習慣,學生邊讀邊摘抄,優(yōu)美經典的語言積累得越來越多,當由量變提升到質變時,學生在閱讀能力提升的同時也將會極大地提高寫作能力,這樣閱讀與寫作就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在《簡·愛》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開展形式多樣的讀寫教學活動。結合活動重新解讀名著,有助于學生深化對整本書的認知。例如,教師可以請學生代替簡·愛給舅媽寫一封信,向舅媽痛訴自己不幸的童年;還可以幫助簡·愛給好朋友海倫寫悼亡信,表達對失去好友的深切緬懷等。
在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名著閱讀和解讀的深度,真正提升了整本書閱讀能力,還能在閱讀體驗和生成之上不斷吸收名著的思想,從而真正讓閱讀和寫作相得益彰。
三、延讀階段:多重策略,推進深讀,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果
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延讀階段,學生獲取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并從閱讀中不斷受到高尚精神的熏陶,胸中也產生了大量個性化的閱讀生成。對此,教師要積極搭建平臺,讓學生交流展示閱讀成果,不斷將名著整本書閱讀向縱深推進。
(一)適時引介讀書小論文撰寫策略
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了解讀書小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基本模式等。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從選題方法、選題角度、擬定小論文題目三個方面對學生小論文寫作進行具體的寫作策略指導,引導學生學會確立正確觀點、提出充足論據、有效組織論證。如在《簡·愛》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在深入閱讀整本書后,學生發(fā)現簡·愛身上具有勇于抗爭的精神,這一精神貫穿于簡·愛人生的各階段。在這些情節(jié)中,學生看到了追求平等、敢于抗爭、心地善良、重情重義、自尊自愛的女性形象。教師應及時創(chuàng)設讀書小論文的撰寫情境,引導學生寫讀書小論文。教師可以由簡·愛的人生經歷拓展延伸,引發(fā)學生深思,觸動學生情感的觸角——在千米賽跑中,最后100米跑不動時,你在簡·愛的身上找到了什么動力?考場上,有人向你遞來“救援”紙條時,你又該做出什么樣的選擇?最后,教師為學生提供讀書小論文寫作成果的展示平臺,組織班級名著整本書讀書小論文展評活動。教師以積極有效的評價引導學生“真閱讀”“深閱讀”。
讀書小論文的寫作猶如發(fā)展學生理性思維的助推器,可以幫助學生把閱讀名著整本書后產生的獨特體驗和情感認知升華到理性認知層次,保持學生持續(xù)閱讀的動力。
(二)有效使用專題探究策略
對于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師應指導學生不囿于作品的具體內容,能夠立足整本書閱讀,重新構建作品內容,審視作品主題,從而生成自我閱讀體驗。為了提高學生對名著整本書的拓展性延讀和深讀,并讓學生的名著整本書閱讀能力得到持續(xù)性提升,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專題探究”的讀書方法。如在九年級名著導讀《簡·愛》整本書閱讀專題探究部分,編者主要設計了兩個專題探究問題。
探究問題一:《簡·愛》描寫了一個謙虛謹慎、自尊自愛、獨立自主,具有強烈自我覺醒精神的女性形象,簡·愛的人物形象在世界名著人物長廊中獨樹一幟,原因是什么?
探究問題二:在羅切斯特還是一個富有的紳士,還屬于上流社會人物時,簡·愛為了尋找到自己的真愛,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他;一場大火之后,羅切斯特一無所有,雙目失明,簡·愛卻義無反顧地投入他的懷抱,我們該如何看待簡·愛的離開和回歸?
對于第一個專題探究,教師只需引導學生廣泛涉獵有關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資料,引導學生轉換身份,感受簡·愛身上折射出的自尊自愛、獨立自強的可貴精神。對第二個專題探究話題,教師應當設計適切的問題,引導學生持續(xù)探究作品主題,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愛的真諦”。“小說運用了大量篇幅敘述簡·愛與羅切斯特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對于這兩個人的愛情選擇,你是如何看待的?什么樣的愛情才是真正的愛情?”教師可組織學生針對這一問題開展專題研討,讓學生在分享式閱讀中實現精神的共鳴、思想的碰撞、閱讀的共情,從而引發(fā)學生與其他讀者甚至是作者及作品中的人物進行穿越式對話和思想交流,讓學生在閱讀中產生真實的生成體驗。在對簡·愛的專題探究過程中,學生深入文本,感受到簡·愛高貴、純凈的愛情觀,這些都將或多或少地影響學生的人生成長、擇偶婚戀、為人處世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
通過專題探究,教師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深入閱讀探究的意識,也為提升學生高階思維的閱讀能力提供了路徑。
(三)及時為學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臺
要想檢驗學生名著整本書閱讀的效果,教師應為學生搭建閱讀成果展示交流的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展現個性化閱讀成果。學生在展示交流過程中,將會進行個性化閱讀成果的互動分享和思想碰撞,從而進一步鞏固、提升名著整本書閱讀成果。如在《簡·愛》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次創(chuàng)編話劇的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根據小說作品中的片段創(chuàng)編課本劇,根據劇本要求開展小組合作,分飾人物角色并反復排演。師生可共同在班級中舉辦經典劇場展演活動,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深入閱讀名著的基礎上進行重構和創(chuàng)作,最終形成劇本。學生根據小說人物性格特征,自制道具和服飾,加深對小說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題的把握。在展演過程中,學生將會進一步體會到簡·愛貧窮但不自卑、追求自我意識但不迷失自我的美好品格。最后,教師組織學生評委評選出“經典劇場優(yōu)秀課本劇”,并給予評價和獎勵。
課本劇展演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名著整本書閱讀的興趣,實現了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層次的全面提升,也實現了溫儒敏先生所說的“帶著學生連滾帶爬地讀書”的愿望,讓學生在閱讀中受益終身。
在名著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導讀、促讀、延讀不同閱讀教學階段靈活運用多重閱讀策略,讓“一本三讀”的層進式閱讀不斷激發(fā)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潛心閱讀,從而實現閱讀思維與閱讀品質共同提升,真正讓經典名著引領學生精神的成長,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黃厚江,孫國萍. 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 語文建設,2021(23).
[2]倪崗,付冬薇,甘紀亮.整本書閱讀教學中驅動性問題的設計與應用[J]. 語文建設,2021(21).
[3]楊丹丹. 基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的幾點研究[J].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5).
[4]宗海云. 任務驅動下的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探究[J]. 語文教學之友,2022(1).
[5]陳昊. 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 2021(48).
[6]谷敏. 基于整本書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 課外語文, 2021(3).
[7]王婧. 基于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行動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9(S2).
[8]施學賢. 整本書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 中學課程輔導,2022(16).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