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泵作為輸送各類流體介質不可替代的設備,廣泛應用于農林灌溉、家庭給排水、市政、工業、國防軍工等領域,是國民經濟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通用機械產品之一。近日,山西天海泵業有限公司經過三個月的研發生產,首批自吸式管中泵已全部順利交付,得到客戶高度認可。
“自吸式管中泵具有占地小、噪音低、水質無污染、自吸灌泵等優點,可多臺組配進行并聯和串聯使用,還可立式或斜式安裝,組裝方便。”天海泵業工作人員唐軍長介紹,“為了滿足客戶要求,我們技術中心工作人員進行實地考察,出臺多種方案,從設計、選材、組裝及水源地實情進行數據跟蹤,每臺都經過了嚴格的不間斷試驗,終于將最可靠的產品交于市場‘檢閱,該泵的研發生產,提升了潛水泵向工業泵轉型的進程。”
創建于1950年的山西天海泵業有限公司(原解州潛水電泵廠)素以“底蘊深厚,智能制造”著稱,是我國建廠早、規模大、研發能力強的水泵制造企業,年工業總產值超10億元。但其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早在上世紀50年代,解州泵業就逐漸興起,經過七十余年的發展,生產廠家多達六十余家,競爭激烈。
“市場上的水泵企業,產品同質化、壓價現象嚴重,會對龍頭企業的發展造成‘逆淘汰的不利影響。”唐軍長解釋道,“低價競爭導致整個行業市場秩序混亂,內耗嚴重,產品利潤空間縮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不足。”
逆淘汰,就是壞的淘汰好的,劣質的淘汰優勝的。逆淘汰現象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它是人們錯誤活動的結果,具有臨時性,最終還是會遵循正常的淘汰規則,所以從根本上說不違反進化論。
有競爭力才有動力。為了擺脫逆淘汰的困境,天海泵業借鑒浙江溫嶺的經驗,在保住現有市場占有率的同時,向高端市場差異化發展進軍。同時,加強品牌保護意識,將自己的品牌由“解州”商標改名為“SKYSEA”天海商標,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宣傳。
科技創新為天海泵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研發中心屬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天海泵業持續保持與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江蘇大學、西安理工大學、中北大學等多所國內知名大學戰略合作和技術協作關系。多次參與國家大型水利建筑工程、支邊援外建設,目前企業產品涉及農田水利、工業生產、園林景觀、河道取水、市政工程、食品醫藥和海水養殖等多個領域三十多個系列,規格型號達3000多個,獲得權威部門的肯定。
天海泵業始終堅持“品質第一,創新發展”的原則,產品設計全部利用CAD、CAPP、CAM技術,產品生產采用先進的裝配流水線和機器人自動加工單元。目前,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內設潛水泵、潛水電機等9個重點研發部門,享有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2項、外觀專利4項、著作權8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4項、團體標準4項。
強大的研發力量,先進的制造技術,嚴格的質保體系,極大提高了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實力。此次管中泵新品的研發,只是天海泵業創新之路上的一朵“小花”,唐軍長表示,后續,技術團隊還將在此基礎上開發罐中式管中泵、虹吸罐(引流罐)式等多種泵系列。以大、特、精、新、高端定制化產品為導向,為企業高質量轉型奠定良好基礎,使天海泵業的未來之路“花團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