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超
(國網湖南電力有限公司岳陽供電分公司,湖南 岳陽 414000)
10kV 配電工程施工期間使用的電力電纜,包括護套、絕緣層以及導電線芯結構。隨著電纜成功敷設于施工場地內,能為當地電網系統的安全運作創造有利條件,充分發揮電能輸送作用。對此,應當在電纜施工中,依據施工圖紙制定可行性電纜施工計劃,以期在高質量電纜施工成果輔助下維護供電安全。
在10kV 配電工程施工環節,電纜施工內容直接影響電網供電質量,要求施工人員注意多項問題,進而通過有效防范,消除施工問題對電纜施工質量帶來的負面影響。關于電纜保護套質量的篩選,可以結合電纜內在結構特征(圖1),在其外護套外端使用帶有電纜防護作用的保護套,以此保證電纜結構在后期使用中保持完整,不因遭受重壓形成破損。一般而言,一旦電纜在竣工使用期間缺失部分結構,將引發火災以及電纜失效事故。

圖1 電纜內在結構分布
在保護套選擇上,常出現選用劣質保護套問題,既會增加施工風險,又會降低工程質量,并且會在劣質保護套干擾下削弱電纜性能。對此,在電纜施工中需應用優質保護套。
電纜施工期間要求施工人員注意電纜受潮問題,若電纜在雨天或者陰濕環境里出現受潮情況,將降低電纜質量,也會對密封性帶來影響。因此,在施工初期,施工人員需要先行搭建好適合儲存電纜產品的倉庫,并測量好倉庫濕度,必要時可以使用除濕機(圖2)控制倉庫潮濕度,就此按照施工標準保質保量地完成電纜施工任務。

圖2 電纜倉庫除濕機
在電纜施工階段,還會面臨電纜渦流問題。關于該問題的形成,多因絕緣效果不佳,造成電纜周邊環境無法建立閉合電流條件,如圖3 所示。隨著渦流的產生,施工人員若進入渦流區域,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因此,在電纜施工中要通過有效絕緣方法,抑制電纜渦流問題的發生[1]。

圖3 電纜渦流原理
電纜施工常見問題除了上述3 種外,還包含彎曲度問題。電纜施工時,施工人員將電纜彎曲度調整為較大幅度,超出電纜自身韌性范圍,從而引起結構損傷后果。雖然電纜可以按照施工需求進行彎曲,但施工人員理應控制好彎曲度,準確掌握電纜彎曲半徑范圍,其參照標準如表1 所示。

表1 塑料絕緣電力電纜彎曲半徑標準(35kV 以下)
在10kV 配電工程電纜施工期間,要想有效提升施工質量,要求施工人員從電纜敷設方式的優選方面進行嚴格控制,充分了解不同敷設方式下的優劣勢,而后結合工程特征確定最佳敷設方式。關于電纜敷設方式,其中最常見的有4 種,其優劣勢如表2 所示,應當從中擇優而選。

表2 電纜敷設方式的優劣勢
在橋架敷設過程中,應當先行在現場安裝好防火隔板,而后在現場勘察結束后確定橋架所需空間,并且在橋架敷設環節,應當按照“先長后短”“先大截面后小截面”的標準有序敷設。另外,施工人員還要將電纜擺放整齊,每相隔2m 的距離對電纜進行一次加固處理,在橋架敷設電纜的部分應當平整鋪開防火隔板,按照10m 左右的間隔固定防火隔板,以此保證電纜敷設質量達標(圖4)。直埋敷設中要求至少在敷設電纜的空間內先行鋪設10cm 厚度的軟土細沙,之后將電纜直接排列在電纜溝內,以50m 或100m 的距離為間距,在敷設完成后需要在保護管管口處涂抹油漆,以此達到防護目的。電纜溝敷設(圖5)與直埋敷設存在相似性,且電纜溝敷設中需要使用相隔2cm 的排管,故而此處不予以贅述。至于地下管道敷設方式,多選用帶有阻燃特性的電力電纜,并且在電纜敷設期間使用強抗滲性防火墻材料,繼而在密封敷設環境下,充分保護電纜性能。施工人員應當在解讀施工方案過程中選擇與現場工況相匹配的敷設方式,這樣方可改善電纜施工質量。

圖4 橋架敷設施工樣式

圖5 電纜溝敷設施工現場
2.2.1 施工準備
10kV 配電工程電纜施工中施工人員需要進一步規范施工流程,進而從施工細節處保障施工質量。其中較為關鍵的是在電纜施工前,無論選擇哪一種敷設方式,都要在土建單位參與下做好準備事項。比如,在修建電纜溝時,要求土建施工員以60m/20m 為間距建設縮縫(磚砌/混凝土墻),而且也要將找坡比調整為0.5%,注重電纜的防潮耐腐處理。隨著施工準備工作的順利開展,將為電纜敷設環節奠定堅實基礎。但要注意的是,土建施工中的開挖作業應避免碰撞其他管線,始終參照圖紙說明確定施工位置[2]。
2.2.2 敷設電纜
在選擇好電纜敷設方式后,應當對敷設的相關施工內容進行精細化管理,自此提升施工質量。
首先,在裝運電纜時,需要設置專項管理者,在管理者的統一安排下有序裝載電纜,防止私自吊運,引起電纜損壞或質量下降情況。其次,控制好牽引繩參數,施工人員在使用牽引繩時,需要借助電纜尺寸選擇適宜長度的牽引繩,比如,電纜長度4km,所需牽引繩至少應為4.03km 或4.05km,且電纜盤應距地10cm。為了節省敷設力道,還要使用滑輪裝置,抑制電纜接觸地面,通常需要將滑輪裝置的安裝間距控制在3m 左右。再者,敷設電纜時要求施工人員嚴控施工速度,每分鐘電纜敷設長度應低于15m,速度過快反而會加劇電纜損壞的可能性。在到達敷設點位后切斷后的電纜接頭處,需要強化密封處理效果。最后,敷設后撤離多余電纜,拆除滑輪裝置,等待下一項施工步驟的進行。
2.2.3 焊接清孔
在電纜施工中采用地下管道敷設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多需要進行焊接處理,此時也要保證焊接清孔步驟的施工質量,以免因焊接不到位、清孔不當影響最終施工質量。在焊接作業中施工人員需要先行對地下管道進行預熱處理,而后確保焊接時溫度不超過220℃。經焊接后應當進行管道冷卻,使之符合管道連接標準。之后在清孔作業中,施工人員需要注重孔內清場,而后現澆泥漿材料,經過對管道強度的把控,維護清孔質量。隨著上述施工流程的順利實施,使電纜施工質量按照既定標準有方向性得以優化,滿足施工需求[3]。
10kV 配電工程中充分提升電纜施工質量,應當注重電纜接頭的安全性防護。一般在到達指定位置后需切斷電纜,此時可以針對電纜接頭實施有效處理,避免因接頭質量問題,導致電纜性能減弱。在接頭質量控制中,施工人員既要清理好現場灰塵,又要及時進行密封,之后檢測好切斷后電纜的絕緣性是否達標。而且還需關注電纜切斷時各種切斷動作的標準性,包括距離內襯結構1cm 處進行切斷,并且從外到內逐層剝離電纜組織[4]。由于電纜接頭處容易出現粗糙現象。所以,還應當使用打磨裝置提高接頭光滑度,在提升接頭質量的同時,電纜施工質量也能符合施工標準。在電纜接頭完成制作后,施工人員需要借助放密封配件,及時對接頭處的孔洞加以密封處理,而且也要在各工段電纜施工部分擺放安全防護標識,詳細公示電纜參數信息,這樣才能指引交接人員快速識別電纜特征,防止因型號不同的電纜誤用,耽誤施工效率的前提下,也會埋下質量隱患。據此,施工人員務必做好防護工作,優化質控成效[5]。
由于電纜施工工作所處環境較為復雜,為了加強對現場施工進度以及施工成果的有效控制,需在現場安裝監控裝置,通過可視化監控模式,及時發現施工現場不規范施工行為,便于在監控輔助下,促使施工項目處于可控狀態。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向達成可視化監控目標[6]。
①詳細記錄現場監控質量信息,以現場質量記錄表的形式逐項分析施工合格度。如電纜卷揚機牽引拉力是否合格、標識安裝是否合格、現場白天是否擺放防護遮攔,夜間是否開啟警示燈等,每一項監控結果都要如實展現在記錄表內,確保有關人員能直觀的掌握電纜施工結果。②利用監控系統,以遠程監控系統的安裝手段,從系統監控界面,知曉現場施工進度。該系統多設有站控管理、網絡通訊、現場設備3 個層級,能在用戶權限差異化分配中,為現場管理者提供查詢監控影像的權限,繼而憑借監控信息判定施工質量,亦能更高效的掌控現場工況,預防現場施工風險事件的出現,加大現場質量的把控度。
綜上所述,電纜敷設在10kV 配電工程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要求施工人員在日常施工中,充分做好選用優質保護套、電纜防潮、渦流防范以及彎曲度嚴格設置等工作,并且從電纜敷設方式、電纜施工流程、接頭安全性防護以及可視化監控等方面著手,有序完成質量控制任務,由此促進配電工程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