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
(國網咸豐縣供電公司,湖北 咸豐 445600)
在我國經濟建設不斷發展進步、建設規模日益擴大的背景下,社會各行各業對電力的需求量與日俱增。為了滿足各界對電力的需求,電力行業需要不斷提高發展水平,為經濟建設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為此,相關部門和企業應該重視變電設備檢修的相關工作,通過保障變電設備的平穩運行開展高質量的輸變電工作。與此同時,設備缺陷管理工作也至關重要,需要進行研究和完善。
1.1.1 故障檢修
故障檢修是指當變電設備出現問題之后,檢修人員根據設備故障的具體情況進行的維修工作。電力設備故障檢修工作是一種延遲性檢修工作,在變電設備已經出現故障、影響正常工作之后才能對設備進行維修,很容易對電力企業和相關各個主體造成惡劣后果和重大損失。
1.1.2 預防性檢修
與故障檢修不同,預防性檢修具有提前性,通過對設備的故障排查提前發現變電設備中的安全隱患,并對設備的運行狀態和工作能力進行評估,采取對應措施提高設備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提升工作質量。
預防性檢修也可以分為3 個部分:①定期檢修,在變電設備投入生產一段時間之后對設備性能進行檢修,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②狀態檢修,主要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③可靠性檢修,主要關注電力系統和電網的運行狀態。
隨著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不斷推進,社會對電力供應的需求和標準已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變電設備檢修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思想認識并沒有隨之進行調整和改進,導致維修工作并不能貼合生產實際,為設備的檢修工作帶來了困難和阻礙。現如今電網建設規模逐漸增加,電力系統的設置更加復雜,檢修工作的難度進一步提升。但是部分檢修人員的工作意識仍然停留在傳統階段,認為降低停電頻率就是檢修工作的目標,導致檢修工作不徹底。設備和技術的延時更新,進一步降低了檢修工作的效率。
除此之外,受到現階段技術水平和設備要求等現實情況的影響和限制,在變電設備檢修的過程中很難實現共同停電檢修,這對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了一定的威脅[1]。
2.1.1 工作意識
電力企業及相關部門可以整理變電設備維修的工作實例,向檢修人員灌輸變電設備檢修的重要性和工作重點,摒棄傳統、陳舊的工作理念。為此,電力企業及相關部門可以在工作區域設置宣傳展板,將變電設備維修的原則、規范等進行介紹和宣傳。展板內容應該定期進行更換,利用這種方式增強檢修人員的工作意識。
2.1.2 專業能力
電力企業可以對現有的檢修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使檢修人員熟練掌握檢修技術,能夠應對變電設備出現的各類故障并成功進行維修,使變電設備及時進入正常工作狀態。在此基礎上,電力企業還可以邀請行業內技術熟練的人員和專家學者深入變電設備檢修工作當中,為檢修人員提供技術指導,提高檢修人員的技術水平。另外,還應該加強技術引進,升級檢修設備和技術,為變電設備檢修工作提供支持。
通過對變電設備的實時控制,設備檢修人員可以隨時掌握變電設備運行的基本狀態和具體數據,根據客觀情況調整檢修工作的頻次和內容。
首先,技術人員需要隨時掌握變電設備的具體信息,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平臺,將變電設備的工作狀態、絕緣情況、檢修記錄、零部件損耗等數據信息上傳平臺與檢修人員進行共享。
其次,技術人員應該對變電設備進行動態控制。設備運行的具體信息代表了設備在某一時刻的運行狀態,技術人員應該利用信息系統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危險和故障點,建立變電設備運行的動態模型。
最后,工作人員要對變電設備進行絕緣控制。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直接關系到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員可以使用相關檢測工具對變電設備的絕緣條件進行檢查,一旦發現漏電現象要及時進行處理。
變電設備的故障類型多種多樣,在正式開始檢修之前,檢修人員應該根據設備的運行情況和相關數據制定科學的檢修方案,在全面了解故障點位置、故障類型的基礎上調查故障原因、開展故障維修,最大限速上提高檢修工作的科學性和效率。
檢修人員需要將變電設備故障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大致劃分,并根據以往檢修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為這一類型的故障檢修工作制定基礎的檢修方法規范。當檢修人員在工作中遇到同類型故障時可以快速進入工作狀態,采取適當的工作辦法進行變電設備檢修,保證檢修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預防性維修等日常檢修工作中,檢修人員要重點檢查故障多發和影響嚴重的部位,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2]。圖1 為檢修人員對變電設備進行檢修更換。

圖1 對變電設備進行檢修更換
技術人員應該根據當地的電力供應需求、電網建設質量、變電設備評估標準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工作實際情況、貼合變電設備檢修工作的評估機制。對于不同的變電設備,技術人員要對評估標準進行適當的調整,為檢修人員的工作提供參考和幫助。檢修人員在進行日常檢修工作時,應該根據技術人員制定的評估機制對變電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分析,使檢修工作事半功倍。
制定評估機制時,技術人員需要全面搜集相關數據和信息,將變電設備的基礎信息作為評估機制的基石,在工作中不斷收集變電設備的各項信息,對評估機制進行完善。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設備的不同故障類型和工作狀態制定對應的工作方案和檢修辦法,為檢修人員提供科學合理的意見,提高檢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1)工作人員要密切注意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態,當發現變電設備可能存在故障和缺陷時要及時將設備的具體情況輸入信息系統當中,詳細記錄變電設備缺陷的具體情況并上報給上級管理部門。
(2)當負責人收到工作人員上報的缺陷信息時應該及時進行確認,并對變電設備缺陷進行簡單的情況說明,將信息同步給技術檢修部門。
(3)技術檢修部門在收到通知后要盡快組織檢修人員與管理人員對接,細致觀察缺陷的情況,分析成因,采用有效措施對變電設備缺陷進行維修和處理。
(4)在檢修工作結束后,檢修人員需要采取一定的預防性措施,保證短時間內該變電設備不會產生相同或類似缺陷。同時,需要對變電設備進行整體觀察,判斷是否存在其他缺陷,進行統一處理。
發現變電設備缺陷之后,不僅要做好詳細的情況記錄,還要快速思考該缺陷可能產生的后果,制定缺陷風險預案,應對可能出現的惡劣情況。在此基礎上要分析缺陷的成因,在今后的生產和工作中盡可能開展預防性檢查,避免同類型缺陷的再次出現。
當變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突然出現缺陷時,工作人員可以依據經驗和專業知識對該缺陷進行緊急處理,采取簡單措施遏制缺陷的擴散,避免變電設備缺陷造成更加嚴重的影響,為檢修人員的工作做好鋪墊,降低檢修難度,提高檢修效率[3]。
檢修人員在處理變電設備缺陷時需要對檢修人員、工作起止時間、使用設備工具、缺陷類型、檢修過程、處理結果、備注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
4.1.1 等級劃分
不同的變電設備缺陷對電力系統的運營會產生不同影響,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對變電設備缺陷的優先等級進行劃分,為缺陷消除人員的工作提供指導意見,合理規劃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4]。
4.1.2 責任制度
變電設備缺陷的消除工作涉及了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為了開展高質量的設備缺陷管理工作,實現變電設備缺陷的有效消除,應該健全設備缺陷管理的責任制度。
首先,管理部門應該對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的相關內容和上下游環節進行梳理;其次,需要明確各個部門的單位在設備缺陷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責任;最后,管理部門應該對權責失職的部門和個人進行追責,促使各個相關責任主體認真履職盡責,共同進行設備缺陷的管理工作。
檢修人員在接到維修任務之后需要對工作信息進行記錄。在記錄設備缺陷時,需要編制許多表格,以某數據庫管理系統為例,需要填寫缺陷文本數據表、變電設備缺陷數據表、變電設備缺陷類型數據表、消缺計劃數據表等多個表格。缺陷文本數據表的參考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缺陷文本數據
在詳細記錄缺陷和檢修信息的基礎上,相關人員需要及時對缺陷情況進行分析和上報,避免此類缺陷的再次發生,為以后的檢修工作做好鋪墊。
變電設備檢修人員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技術水平的差異使缺陷消除工作的質量不一。對此,管理部門需要制定相應的工作規范和規章制度,確定工作標準。為了保證檢修人員遵守章程、保質保量完成缺陷消除工作,管理人員應該強化管理考核。
為此,管理人員需要檢查檢修人員的工作日志,核對其中的工作內容和資源使用情況,判斷檢修人員是否存在違規違紀行為,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懲處。這種考核制度需要搭配相應的獎懲制度,在年終時根據檢修人員的工作表現發放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刺激工作人員參與檢修工作,提高工作質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的快速發展和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給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多種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的進行。工作人員可以將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在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當中。
變電設備缺陷的產生必然會對變電設備的具體參數和信息數據造成一定的影響,為了及時察覺這種變化,工作人員可以在變電設備的工作區域或設備內部安裝監控設備,用來監測變電設備運行的各項數據[5]。一旦信息數據與正常數值范圍出現較大的偏差,大數據平臺可以及時向工作人員發出警報,將變電設備缺陷的影響降到最低。
另外,大數據分析功能還能根據變電設備缺陷類型、檢修人員工作水平、現有檢修設備、各項資源配置等基本情況快速制定缺陷消除方案,幫助檢修人員盡快完成缺陷消除。
目前的變電設備檢修工作主要分為故障檢修和預防性檢修,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一定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維護變電設備正常工作,需要強化隊伍建設,制定檢修方案,加強實時控制,建立評估機制。設備缺陷管理工作的完善需要健全設備管理制度,強化設備管理,認真記錄缺陷問題,及時進行缺陷的分析和上報工作,強化管理考核,并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