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蘇蘭 陳文瀟 李中寅 孫志強△ 陽金生
隨著老齡化的發展,老年高血壓病患病率越來越高,2015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高血壓病患病率為53.2%[1],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與生存質量。為響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三早政策,專家建議通過社區綜合防控等方式管理高血壓病患者[2,3]。社區常規高血壓病管理措施雖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可提高高血壓病的早診率和早治率,但療效往往有限,仍有部分患者的血壓無法達到目標水平。隨著中醫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開始重視高血壓病的中醫治療與管理,其中耳穴貼壓和中藥足浴2種中醫外治法應用較多。耳穴貼壓通過刺激高血壓病患者耳穴上的反應點,促使患者生理、病理上發生改變,從而達到降壓的目的;中藥足浴通過熱效應充分發揮藥效,并滲透機體,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壓[4,5]。兩者聯合應用可有效控制血壓水平在目標范圍內。吳山永等[6]研究結果認為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在治療高血壓病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本研究在社區居家高血壓病老年患者中應用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方法,取得了不錯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3月—2021年7月南昌市西湖路社區和二七南路社區的居家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按照簡單隨機抽樣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為62~87歲,平均年齡為(74.56±4.23)歲;病程為1~12年,平均病程為(6.56±1.83)年;其中1級高血壓病32例,2級高血壓病18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為65~89歲,平均年齡為(75.77±4.31)歲;病程為1~15年,平均病程為(6.61±1.82)年;其中1級高血壓病33例,2級高血壓病17例。2組病例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7]中關于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②無溝通障礙;③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每項內容已達成書面協議;④最近1個月血壓不達標。排除標準:①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②出現高血壓危象(≥1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③對本研究不配合并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二七南路社區的50例對照組老年患者使用社區常規高血壓病管理措施,如根據居民檔案組織社區老年高血壓病人群進行定期健康體檢,按照血壓水平及危險性分層等制定相應的干預方案并進行隨訪。社區人員可通過講座、板報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使患者能正確認識高血壓病,自覺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督促患者按時口服降壓藥,指導患者學會自我監測血壓,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變化,預防并發癥發生。隨訪時評估危險因素控制情況、血壓控制情況、服藥依從情況等,同時囑咐患者要保持規律的生活,適當運動,限鹽、戒煙、戒酒,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等。
西湖路社區的50例觀察組老年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措施。耳穴貼壓:先將醫用膠布裁成0.6 cm×0.6 cm的方塊,并將王不留行籽粘在正中,備用。其次選取降壓溝、神門、心、肝、腎、降壓點、內分泌、皮質下等耳穴,自上而下用醫用酒精消毒2遍,待干,然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鑷子夾取備用膠布對準選取的耳穴進行貼壓,最后用拇指、食指指腹進行按壓,按壓時力度適中,按壓強度以患者耐受程度為準,直至耳廓發熱、發脹,耳穴局部出現酸沉麻木感、放散感為宜,并指導患者每個穴位自行按壓3~5次/d,2~3 min/次。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輪換,3~7 d更換1次。中藥足浴:取牛膝、川芎各30 g,天麻15 g,鉤藤、夏枯草、吳茱萸、肉桂各10 g。加2000 ml水煮沸,待溫度降至45 ℃左右進行全足浸泡,每晚睡前1 h進行,20~30 min/次,1次/d。
1.4 觀察指標血壓水平:干預前后在患者平靜狀態下采用電子血壓計(廠家: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批準文號:遼械注準20172200077;型號:HBP-9020)測量血壓,測量前需校對數值,保證電量充足,并確認各部件連接良好。測量時,指導患者將右上臂衣物挽起,掌心朝上,保持身體與地面呈垂直角度,勿左右晃動或者壓迫腹部,確認無誤后,按下開關開始測量舒張壓(DBP)和收縮壓(SBP)。血壓變異性:干預前后采用自動血壓儀(廠家: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械注進20162204003;型號:HBP-9021)24 h動態監測日間與夜間血壓,以24 h動態血壓監測的標準差作為血壓變異性指標,包括24 h SBP變異(24 h SSD)、24 h DBP變異(24 h DSD)、日間SBP變異(dSSD)、日間DBP變異(dDSD)、夜間SBP變異(nSSD)以及夜間DBP變異(nDSD)。睡眠質量:干預前后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進行評估,總分為21分,如果總分>7分則表示存在睡眠障礙,若總分≤7分為睡眠質量較好,睡眠質量與所得分數呈負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主要統計患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事件發生幾率。

2.1 2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2組干預前血壓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干預后血壓水平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壓水平比較
2.2 2組患者血壓變異性比較2組干預前血壓變異性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血壓變異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表3。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血壓變異性比較

表3 2組患者干預后血壓變異性比較
2.3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干預前2組睡眠質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睡眠質量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表5。

表4 2組患者干預前睡眠質量比較 (分,

表5 2組患者干預后睡眠質量比較 (分,
2.4 2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干預期間2組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例,%)
高血壓病是社區居家老年人最為常見的慢性疾病,其發病原因與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可與飲食、肥胖、吸煙、飲酒、精神狀態等因素息息相關[8]。管理社區高血壓病老年人首先要消除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維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狀態,糾正不良習慣,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其次是定期監測血壓,對血壓進行記錄與動態管理,必要時遵醫囑采用藥物治療,通過抗高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水平。穩定合格的血壓水平,不僅能降低老年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率,還能促使患者保持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質量。社區常規高血壓病管理措施可通過高血壓慢性病管理規范執行,促使社區高血壓病患者自覺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發現由于患者重視度不夠、服藥依從性差等因素,血壓控制效果不理想。耳穴貼壓具有操作簡便、刺激效應穩定等優勢,中藥足浴具有緩解疲勞、改善血液循環等功效,兩者聯合應用可充分發揮協同作用,有效控制高血壓病病情,本研究與曹勝蘭等[9]研究結果較為相似。
3.1 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能改善社區高血壓病老年患者的血壓水平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血壓水平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壓變異性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提示實施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進行干預更能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穩定血壓變化幅度。血壓變異性表示患者在一定時間內血壓波動的程度,相關研究表明高血壓病所致的靶器官損傷不僅與血壓級別有關,還與血壓波動有關,血壓變異性越大,患者心腦血管的發病率就越高[10]。耳穴貼壓利用王不留行籽貼敷于耳穴進行按壓,且王不留行本身就具備活血通經作用,可通過按壓進一步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等作用,進而調節血壓。中藥足浴方中牛膝補肝腎、逐瘀通經;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天麻平肝息風;鉤藤清熱平肝;夏枯草明目散結;吳茱萸散寒止痛;肉桂溫經通脈。諸藥合用可通過熱效應激發其有效成分,滲皮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改善動脈管壁彈性,緩解動脈痙攣,降低外周阻力,既能達到降壓目的,又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兩者聯合應用可在降低血壓的基礎上改善血液流變學,進而避免出現血壓大幅度波動。
3.2 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能改善社區高血壓病老年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睡眠質量相比對照組較好(P<0.05),提示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可提高高血壓病老年患者的睡眠質量。分析原因:耳穴貼壓通過按壓降壓溝、神門、心、肝、腎、降壓點、內分泌、皮質下等耳穴不僅能降低血壓,還能安神定志,減輕焦慮、失眠等癥狀,再加上中藥足浴通過熱力滲透皮膚,利用皮膚吸收、排泄以及分泌等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從而調節氣血運行,調整臟腑功能,緩解疲勞,幫助入睡。
3.3 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能降低社區高血壓病老年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提示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有研究發現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生理代謝功能以及血壓調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再加上高血壓病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極易損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若血壓波動浮動較大時,會引發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腎組織缺血性病變等并發癥發生[11]。耳穴貼壓刺激持久,效應持續而穩定,中藥足浴安全可靠,經濟適用,治療安全性較高,因此患者接受度高,患者遵醫行為明顯提升,對整體治療效果也有積極影響,可明顯改善患者服藥依從性等,還能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自行調整生活方式,進而有效降低心腦血管并發癥和跌倒等不良事件發生。
綜上所述,應用耳穴貼壓聯合中藥足浴管理社區居家高血壓病老年患者,效果確切,且遠期預后相對較好,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值得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