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昀倩 李瑩飔 張 晗 方 娟
腰椎間盤突出癥指的是壓迫神經根,腰椎間盤向后突出所產生的臨床反應,此病還可引起周圍神經損傷或血管損傷等并發癥[1]。一般檢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有磁共振、X光等。其中磁共振與CT檢查效果比較好,現有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2]。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原因有受外界影響導致腰椎損傷[3]、腰間盤先天性異常、缺乏血液循環導致修復能力差,以及妊娠受寒等導致[4]。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最常見的腰部受損疾病,一般疼痛位置是在腰部,有時還會伴隨著臀部疼痛,腰椎受損患者一定要臥床休息,大小便時應該坐起或臥床,臥床休息21 d后應佩戴腰部護具下床活動,90 d內不要做彎腰拾物動作[5-7]。癥狀有所緩解后應加強對腰部的訓練,也可以按摩推拿緩解肌肉痙攣以減輕腰間內壓力,接受按摩時按摩手法應該放輕一些。睡覺的床不要太軟,一定要有良好的坐姿,長期伏案工作的應該注意伸腰、挺胸等[8]。在本文研究中,分析針刺聯合化瘀消痛湯加味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治療效果,為臨床上此病的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宿遷市中醫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192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化瘀消痛湯組和聯合治療組各96例,化瘀消痛湯組男48例,女48例;年齡26~60歲,平均(40.85±16.15)歲。聯合治療組男41例,女55例;年齡27~62歲,平均(40.85±18.05)歲。2組研究對象在以上所述等資料中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此次研究已經過宿遷市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參與研究對象以及家屬均知情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符合中醫整脊科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治指南中對氣滯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9]。西醫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等學會專家對突出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10]。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患者腰腿疼痛久站久坐疼痛加??;腰部活動功能障礙;下肢反應遲鈍;腰椎棘突間;能夠耐受針刺治療;年齡18~65。排除標準:嚴重腰椎受損患者;風濕性關節炎者;近期做過外科手術者;妊娠期患者;藥物過敏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行臥床休息、按摩推拿、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鈉和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等常規治療。化瘀消痛湯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化瘀消痛湯加味治療:青皮14 g,黃芪9 g,地龍5 g,杜仲11 g,川楝子14 g,制草烏9 g,青皮14 g,當歸9 g,白芥子9 g,桑寄生9 g,紅花5 g,丹參9 g,陳皮9 g。每日1劑,分2次用水熬制后各取450 ml混勻分2次服用,每日1劑,1個月為一個療程。聯合治療組在化瘀消痛湯組的基礎上增加針刺治療:取出一次性針刺針對患者需要針刺處進行消毒后采用平補平瀉的針刺手法對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在患者腰陽、夾脊、委中、環跳、陽陵泉、足三里、阿是穴、承山、昆侖、秩邊、足臨泣進行針刺治療。每次針刺時間為30 min,每周進行3次,1個月為一個療程。
1.4.2 炎癥因子水平檢測治療前后抽取2組研究對象的4 ml的空腹靜脈血,以離心半徑5 cm、每 60 s 轉速3000 r進行離心處理10 min,分離上層血清,將分離出的血清放在-80 ℃的環境下保存留用。 采用散射比濁法檢測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α)、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
1.4.3 細胞因子水平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環氧合酶-2(COX-2)、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變化水平。
1.4.4 中醫證候評分腰椎間盤突出血瘀證患者包括腰部疼痛、肢體不暖、氣滯血瘀等癥狀。每項根據重度、中度、輕度。(療前記分-療后記分)/療前記分×100%,得數越高說明患者癥狀越嚴重。
1.4.5 腰椎質量評分根據疼痛評估表評分(NRS評分)、主訴疼痛程度評分(VRS評分)對2組患者采用腰椎質量進行評定,NRS評分和VRS評分得分越低,說明腰椎質量改善的效果越好。評分越高,說明患者腰椎質量改善效果越差,NRS評定的內容主要是通過醫生對患者專業的檢查后通過計分后得出的評定結果。VRS評分則是醫生通過提問法讓患者自己說出疼痛感覺后通過計分后得出的結果。NRS評分和VRS評分都是從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疼痛影響睡眠程度、疼痛影響食欲等方面進行評定的。
1.4.6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患者治療后癥狀改善程度評價患者臨床療效,痊愈:無疼痛感;顯效:疼痛感幾乎消失,疼痛感不影響生活質量;有效:有疼痛感,但是并未影響睡眠,可以忍受;無效:治療后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強烈的疼痛感,影響食欲睡眠。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TNF-α、PCT、CRP降低,且聯合治療組降低幅度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例,
2.2 2組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細胞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VEGF、COX-2、TGF-β降低,且聯合治療組降低幅度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2.3 2組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比較2組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降低,且聯合治療組降低幅度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分,
2.4 2組患者腰腰椎質量評分比較2組治療前VRS、N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VRS、NRS評分降低且聯合治療組降低幅度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腰椎質量評分比較 (分,
2.5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聯合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化瘀消痛湯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腰椎間盤退化、腰部受損、久坐久站所導致的,多是因為受外界壓力、過度勞累、長期伏案導致的腰部受損[11]。嚴重的患者還會導致周圍神經損傷、血管損傷等。腰椎間盤突出較嚴重的患者需臥床休息,一般非手術治療的方法有:牽引治療、推拿和理療,還可以皮質激素硬膜外注射。嚴重的患者可以采取手術治療[8]。結果發現,針刺聯合化瘀消痛湯加味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損傷,促進患者身體健康。
針刺患者神經根、神經干鞘膜,引發機體應激反應,從而促進病變部位神經根緩解及粘連組織改善,加速病變部位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治療目的[12,13]。化瘀消痛湯出自《醫學啟源》,化瘀消痛湯中當歸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帶來的疼痛感[14-1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針刺聯合化瘀消痛湯加味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促進患者身體健康。
TNF-α是一種致炎性作用超強的炎性細胞因子,也是腰椎間盤退行性變的主要炎性細胞因子之一,具有增加椎間盤細胞分泌MMPs,使椎間盤基質中的各型膠原和彈性蛋白、蛋白多糖,得到降解的作用。腫瘤壞死因子還與炎癥和發熱反應、敗血癥、多發性硬化等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18]。降鈣素原是一種蛋白質,可反映全身的炎癥活躍程度。CRP可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抑制細胞分化,炎癥細胞因子釋放可導致其表達增加。蛋白激酶A一樣可對細胞分化以及糖代謝控制,C-反應蛋白為非特異的炎癥標志物,是血管疾病中強力的預示、危險因子,對炎癥反應有著調節作用[19]。本研究發現,對患者進行針刺、化瘀消痛湯加味聯合治療,可使患者炎癥因子水平降低,促使患者恢復,其原因可能為兩者聯合使神經根周圍炎癥因子減少,并降低了炎癥對神經的刺激,使患者疼痛減輕,拮抗了炎癥因子的釋放,使患者恢復加快。
VEGF指的是血管生長因子,表達升高可導致類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遲發性變態反應等疾病[20]。COX-2是具有過氧化酶、環氧化酶功能的雙重酶,COX-2在組織損傷以及肌體炎癥的情況下會出現表達異常。TGF-β與活化素非常相似,參與肌體炎癥、組織修復等方面,且可調節細胞分化、機體的免疫功能。本研究發現,經針刺、化瘀消痛湯加味聯合治療后,患者VEGF、COX-2、TGF-β表達水平得到改善,表明兩者聯合使用可使患者組織中細胞因子水平得到改善,促使其恢復。
綜上所述,針刺聯合化瘀消痛湯加味可顯著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癥狀,改善患者體內炎癥因子的水平,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