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月

他,本是一名教師,后棄筆從戎,九一八事變后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本侵略者;他曾是東北講武堂和中國陸軍大學的高才生,將所學所悟全部用于抗日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就是東北民眾抗日義勇軍第三軍團副總指揮李春潤。
投筆從戎
李春潤,1901年生于遼寧鳳城李家堡子,1917年考入奉天省立第二師范學校,1922年畢業后,回家鄉當了教員。后來,李春潤逐漸認識到教育不足以實現救國救民的宏愿,遂投筆從戎,到奉軍中任職。不久,他相繼進入東北陸軍軍士教導隊、東北講武堂和北京中國陸軍大學深造。1929年3月,李春潤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謀。當時,任東邊道鎮守使的于芷山十分器重李春潤,特向張學良請求調李春潤到自己身邊任職。1930年6月,李春潤任東邊道鎮守使署少校副官主任,后任中校參謀處長。
九一八事變爆發第二天,日軍侵占鳳城。李春潤喬裝潛回東邊道鎮守使署駐地山城鎮,向于芷山建議聯絡各地義勇軍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于芷山沒有采納李春潤的意見。無奈之下,李春潤與唐聚五相約,去北平面見張學良直陳其志。張學良任命唐聚五為奉天省防軍步兵第一團團長,指示他與李春潤籌建自衛軍抗日救國,并給于芷山寫了一封長信,勸其抗日。唐聚五回到山城鎮面見于芷山,于芷山見有張學良的委任狀,便同意唐聚五去桓仁組建第一團并任團長,但對張學良的信未予理會。李春潤等人再次爭取于芷山抗日未果,遂對爭取其抗日的幻想徹底破滅。
新賓誓師
1931年10月中旬,于芷山公開投降日軍并自任東邊道“保安總司令”,李春潤義憤填膺。為了掌握一部分兵力,李春潤向于芷山提出離開山城鎮去外地帶兵的請求,于芷山視李春潤為親信,便任命李春潤為東邊道“保安司令部”第一團第三營營長,駐防新賓。李春潤來到新賓后,與唐聚五等人開始籌劃東邊道地區武裝起義,組建遼寧民眾自衛軍,唐聚五為總司令,李春潤任第六路軍司令。1932年4月29日,李春潤率領數百人在新賓縣城舉行誓師大會,四鄉民眾萬余人聞訊趕來。在誓師大會上,李春潤發表演說:“本司令雖夙蒙于鎮守使略山(于芷山)之知遇,現以主義不同,絕不受其威脅利誘,輕與妥協,此即所謂大義滅親,而今而后誓愿領導民眾,討逆殺敵,與我全體武裝同志,共赴危難,同受甘苦,將此身交諸國家,以死卸責!”遂正式宣布抗日,發出通電、宣言,并貼出長篇布告。
新賓誓師后,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六路軍司令部正式組建,轄7個旅、1個獨立團、1個武術大刀隊,到7月間,李春潤部人員增至7000余眾。
苦斗頑敵
李春潤舉義新賓,日軍大為震驚,急令漢奸于芷山率部鎮壓,并派出日籍軍官數人隨軍督戰。強敵壓境,李春潤令義勇軍一部預先埋伏在新開嶺附近。5月2日,當偽軍到達時,自衛軍伏兵突然發起進攻,偽軍在日軍軍官的督促下,倉皇應戰,自衛軍則越戰越勇,戰斗從清晨一直打到傍晚,最終,自衛軍將敵人擊潰。是役,自衛軍斃敵百余人,奪獲步槍30余支、迫擊炮1門、重機槍2挺、子彈數千發。
5月3日,偽軍邵本良部向自衛軍發動進攻。李春潤率部與敵人連續激戰幾晝夜,為避免更多傷亡,部隊退至桓仁境內。5月18日,李春潤聯合郭景珊準備收復被于芷山占領的新賓縣城。兩人商定,從南、西、北三面合擊縣城。次日拂曉,李春潤指揮大刀隊首先從新市街沖入敵陣,斃敵官兵70余人,郭景珊也率部從另一側攻入縣城。漢奸于芷山見大勢已去,便下令向清原、山城鎮方向撤退,棄城而逃。
6月17日,日軍與偽靖安游擊隊2000余人,攜帶大炮、輕重機槍等,秘密從南雜木下車,再次進犯新賓。19日,李春潤率部與敵戰于新賓老城,由于敵人炮火猛烈,敵我力量懸殊,李春潤率部退往汪清門。在汪清門,李春潤與王彤軒部會合,稍事整頓后即反攻新賓。6月23日,李春潤部從東昌臺方向、王彤軒部從陵街方向兩路夾攻新賓縣城。在自衛軍的勇猛攻擊下,敵軍節節敗退,于芷山喬裝從北門奪路逃出,24日,自衛軍再次攻克新賓縣城。
忠孝難全
連遭重創的敵人惱羞成怒,10月9日,日、偽軍5萬余人在重武器和飛機的配合下向東邊道大舉進攻。李春潤率部以寡敵眾,終因力量懸殊,部隊大部失散,李春潤僅帶300余人突出重圍,退至鳳城境內。
1932年11月,李春潤前往北平尋求支援,得到資助后,決定返回遼東繼續抗日。許多朋友勸他:“政府都不支持抗日,你去不是白白送死?”還有朋友已經為李春潤謀了師長的職務,勸他背靠“國民政府,進退有著”。李春潤不為所動,矢志不移,決心抗日到底。臨行前,他跪在母親面前激動地說:“兒再回家鄉,參加抗日,生死難料,望母親保重。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薄叭グ?!對國盡忠,也是對娘行孝心,不必牽掛?!蹦赣H含淚將李春潤拉起來。“家中的事有我照料。”妻子白雅琴明知丈夫此去兇多吉少,但義無反顧支持丈夫回東北殺敵。
1933年6月,李春潤攜眾啟程。在途中,他向眾人講道:“今后,無論國際上對日空氣如何,政府對義勇軍有無接濟……只要我們各盡其心,各盡其力,只要人心不死,東北絕不致終亡?!狈祷剡|東后,他即聯絡舊部,發展抗日武裝,開創了遼東地區抗日新局面。
8月15日,敵人偵知李春潤重返遼東并運回大批武器,便開始大“討伐”。17日,李春潤率部與前來“討伐”的日軍遭遇,一顆子彈擊中李春潤左腿,幾乎同時又有一顆手榴彈炸傷李春潤臀部,頓時骨肉橫飛,血流不止,部隊只好撤出戰斗。由于缺醫少藥,李春潤傷勢日趨惡化,雖想盡辦法進行了手術,但由于感染,9月14日晚,李春潤不幸傷重去世,時年33歲。
李春潤領導的第六路軍在新賓、本溪、鳳城等地抗擊日、偽軍,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他制定的自衛軍和所轄各路軍機構及附設機構建制表對抗日武裝的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