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山東高速集團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國資委工作要求,以主題教育為契機,不斷強化黨建引領、深化改革創新,資產總額突破1.4萬億元,居全國省屬同類企業首位;上半年營收1258億元、利潤總額89 億元、凈利潤69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3%、7.3%和14.6%,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世界500 強位次穩步提升、位列第440 位,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突出服務大局,戰略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扛牢政治責任,強化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核心功能,主動服務全省發展大局。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今年確定“四通車、九開工、880 億投資”任務,上半年完成452.7 億元、占年度計劃的51.4%,同比增長17.4億,創歷史新高。二是運營服務再上新臺階。高速公路里程增至8311 公里,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地方鐵路運量再攀新高,達到5400 萬噸,增長17%。中歐班列(齊魯號)開行1353 列,增長50%,累計突破8000 列、居全國第四。三是擔當盡責作出新貢獻。上半年完成指令性出資49.6 億元,累計達425 億元。減免省內通行費27.3 億元,連續三年獲評“社會責任企業”。
突出產業升級,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確立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的“雙一流”目標,明確“一體兩翼三驅動”發展思路,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高端化升級。工程施工新增兩家“AAA”信用評級主體,上半年中標額700億元,同比翻一番,外部市場占七成。產融結合獲批全省首個基礎設施公募REITs,通匯資本供應鏈票據平臺服務企業3600 多家,業務額突破300 億元,領跑全國同行業。二是數字化賦能。上線路網管理智慧大腦2.0 版,“云收費”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路衍管孔資源突破12 萬公里、敷設光纜3.2 萬公里。數字基建、電子商務等新業態跨越發展,上半年數字經濟產值186億元。三是綠色化轉型。與吉利控股合作打造“綠色工地”;加快路域光伏建設,濟青中線零碳智慧高速年內通車;光伏風電裝機容量達4.4GW、年發電65 億度。四是融合化發展。圍繞交通基礎設施產業鏈“兩端延伸、四面衍展”,瀝青加工銷售額41 億元、覆蓋全國80%的省份,綜合實力居同行業第一;ETC 突破3000 萬、占全國1/7,交易額占全國1/4,“高速公路+”產業生態加速形成。
突出改革創新,內生動力持續釋放。用好改革創新“關鍵一招”,不斷激發企業活力。一是改革攻堅持續強化。全面實施對標世界一流提升行動。扎實開展虧損企業與層級過多問題專項整治。87 億元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混改企業戶數、資產占比保持“雙70%”。集團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名單。二是創新實力穩步提升。上半年研發投入17.6 億元,同比增長18%。建成全國同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智能交通重點實驗室。獲批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平臺達79個,獨角獸、專精特新等企業76 家。智能巡檢、智慧隧道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落地應用。三是風險防控穩固有效。嚴格落實“八抓20 條”創新舉措,28 家單位獲省交通運輸安全信用評級“AA”級,居全省首位;法治國企“三三三”工作法被國務院國資委推廣。
下一步,山東高速集團將深入貫徹省國資委會議精神,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當好開路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