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延棟
山東能源棗礦集團工程安撤公司(以下簡稱“安撤公司”)作為棗礦集團專業化安撤隊伍,負責各礦井采煤工作面安裝和撤除,特殊的工作性質導致分散作業廣、流動施工強,這也讓職工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難度。為此,安撤公司工會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推行了理論宣教下基層、談心交流下基層、解決問題下基層、滿意度調查下基層的“四下活動”,做到哪里有施工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工會干部就跟進到哪里,積極為職工群眾解疑釋惑、排憂解難,有效地解決了職工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思想引領、凝聚共識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四下活動”堅持理論宣教下基層,聚焦黨委中心、企業重心和先模引領,構建“三位一體”宣教模式,通過接地氣、“泥土化”的表達,確保職工聽得懂、能領會,激活思想政治工作“源動力”。
聚焦黨委中心。常態化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活動,堅持以小切口、小故事、小場景為切入點,把黨的理論與職工群眾的生活相結合,讓職工群眾通過日常生活的實際變化,感知個人與祖國的關系,正確理解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干部職工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聚焦企業重心。組建以工會干部、生產、經營等相關科室人員為成員的宣講團,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熱點問題,講清“怎么看”“怎么辦”。同時,將企業的政策目標任務和盤托出,幫助干部職工提高認識、增進共識,引導干部職工增強深化改革發展的信心。推行“點餐式”宣講模式,讓基層單位和職工群眾按照自己的“口味”選擇內容,將宣講由“講者主導”變為“基層需要主導”,打破“教”與“聽”的界限,并把書面語變為大白話和具體的事例、數據,確保把職工想聽的說明白、講透徹,引導職工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企業發展的大局中來,打牢奮發有為干事業的思想基礎。
聚焦先模引領。組織黨員群眾在安撤公司黨建主題公園面對面進行“初心對話”,在時代楷模廣場重溫焦裕祿、雷鋒、孔繁森、黃大年等英雄先進事跡,在黨建亭聽老黨員講述革命前輩的紅色故事,在思想碰撞、心靈接觸中幫助干部職工升華道德情操,樹立符合時代精神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組織開展“勞模巡回宣講會”,讓身邊的典型人物結合自身實際,與職工群眾面對面交流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講述他們堅守崗位、奮戰一線的體會,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努力培育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思想品質。
解決職工急愁難盼問題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面對分散作業、流動施工的實際,職工衣食住行等都存在多樣化、差異化的訴求,這些都會給職工帶來思想問題。“四下活動”堅持談心談話下基層,在心貼心交流中精準掌握職工急愁難盼問題,把穩思想政治工作“方向盤”。
記好一本“民情日記”。安撤公司工會為工會干部每人配發“民情日記”簿,采取“日常走訪”的形式,深入基層、下沉車間開展“大走訪、大服務、大調研”,與職工心貼心交流。對職工反映的訴求,凡當場能答復和解決的,工會干部第一時間辦理;現場不能解決的,做好身心疏導和釋疑解惑并制定解決辦法,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對反映的不合理訴求,組織相關人員通過座談走訪、談心談話等方式耐心做好政策解讀、思想疏導、心理安撫等,將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建好一份“民情檔案”。對大病職工、低保邊緣戶等困難職工以及在日常排查中因工作生活造成思想上有波動的人員建立檔案,通過“定向專訪”的方式,了解困難職工身體、生活、工作及家庭狀況,并向他們講解幫扶救助制度政策,鼓勵困難職工樹立信心。要了解思想有波動人員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制定幫扶方案并及時做好動態跟蹤,確保思想平穩,精準做好特殊群體思想政治工作。
建好一個基層聯系點。安撤公司流動施工強,特別是近幾年,在做好本部礦井安撤的基礎上積極“走出去”創效,將業務拓展到省外以及周邊地方礦井,頻繁的調動、不同的環境極易使職工思想上產生波動。為此,公司以兩級工會干部為主,通過“掛點包保”的方式,在每個單位建立基層聯系點,聯系點始終跟隨施工地點進行轉移,確保每一個基層單位、車間工會、工會小組,每一名職工群眾身邊始終擁有貼心、知心、暖心的“娘家人”,以便及時、精準掌握職工群眾的思想狀況。
把職工急愁難盼真正辦好、不走形式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四下活動”堅持解決問題下基層,通過問計于民,使職工群眾的榮譽感、幸福感、使命感顯著增強,刷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高度”。
一是建立了“跨部門會商聯席會”,明確了議事程序和議事制度,對職工反映的問題、訴求,本單位解決不了或涉及多個部門的,由公司工會主席牽頭召開會議,組織職工代表、工會干部、涉及專業人員及訴求單位負責人共同研究,認真傾聽職工的想法和意愿,找出最優的解決辦法,集中一切力量落實職工訴求。
二是安撤公司作為成立不久的新單位,加上專業復雜,在流動施工中又面臨不同的現場環境和困難,為工程的有序推進增加了難度。公司聚焦專業化隊伍發展這一主線,以“揭榜掛帥”“金點子、合理化建議征集”、面對面座談等形式,積極發動職工參與到企業決策中來,增強職工使命感,先后完成“回撤六步工作法”“3 型6 架組合支護法”等百余項群眾性創新,激發同舟共濟的工作熱情,凝聚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金杯銀杯不如職工群眾的口碑,“四下活動”堅持滿意度調查下基層,好不好一切由職工說了算,激發了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新活力”。
月度公示。公司對職工反映的訴求或問題,落實后由反映人或當事人簽字確認,了解其滿意度,確保實效性。建立匯總臺賬,對本單位月度落實民情情況進行梳理匯總、上墻公示,自覺接受職工監督。
季度點評。每季度由公司工會主席牽頭開展一次點評會,通過工會主席“點一點”,指出為民服務中的問題所在;代表“評一評”,傾聽職工內心真實聲音,及時獲取職工群眾對宣講宣教、辦實事項目等新建議,調優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度和力度。
年度評比。公司把“四下活動”開展情況納入職工代表巡視中的重點內容,成立各層級督導組,開展突擊督察、專項檢查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考評結果作為單位和個人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激發其主動踐行“四下活動”的積極性。
“四下活動”通過與職工面對面交流,拉近了干群之間的感情,引起了情感的共鳴,找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達成了“企情民意”有機結合。從企業成立之初職工不理解、有怨言,到如今主動為企業發展建言獻策、貢獻力量,“一家人、一條心、一盤棋”的氛圍更加濃厚,2022 年創出了同步在8 個礦井施工10 項安撤工程的歷史峰值,“四下活動”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