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宇 宋亞瓊
(河海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8)
高等院校基層管理部門是學校各個單位的重要窗口,也是聯系校內外工作的紐帶。高校基層管理部門工作聯系上下,溝通左右,匯集信息,反饋結果,對整個學校的建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高校基層管理部門又是綜合型的辦事服務機構,為全校教職工及學生提供便捷服務。高校基層管理部門工作執行學校各級領導決議,又為各級領導決策提供基本依據[1]。因此,高校基層管理隊伍的建設與發展,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便成為學校管理工作創新的重要環節。
高校基層管理部門分布在學校黨群、行政、直屬部門及教學單位的各個辦公室中。相關從業人員為科級干部及以下的辦事人員,少數部門還有工人編制的人員。改革開放初期,高校基層管理人員有部分來自非教育系統的政工干部及校外調入的其他人員,其中含部隊的轉業復業人員以及少數的工人編制人員。隨著高校建設的發展與完善,學校基層管理隊伍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批批高校畢業生(含碩士、博士)進入學校基層管理隊伍工作,有效提升了學校基層管理隊伍人員的素質。
近年來,隨著一批老同志的陸續退休,現在高校基層管理隊伍中的管理人員均為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年輕一代。無論是年齡結構還是教育背景,現階段的管理人員配置已達到建校或建院以來的最佳時期。與此同時,由于70年代出生的在職管理人員較少,使學校基層管理隊伍缺少了中間代力量。學校相關部門通過聯誼、座談、回訪等方式,積極邀請退休管理人員回單位來指點工作,傳授崗位工作經驗與感悟,對年輕同志的工作成長起到了積極的啟迪作用。
現崗位的年輕同志思想活躍,充滿活力,可塑性強,給單位事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但是,女同志較多已成為學校基層管理隊伍的一大特點。在教學單位的學院中,基層管理人員均為女同志,有的部門科室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也就是碰到多人休產假時,帶來工作上的困難。對于這種情況,學院領導及時聘請原崗位的退休管理人員協助工作,同時聘用學生助研助學,彌補崗位空缺。由于退休人員對原崗位工作十分熟悉,順利應手,操辦自如。同時,老同志的奉獻精神又極大鼓舞了年輕同志的干勁,并成功地解決了人員補充的問題,使日常管理崗位工作運行自如。
針對高校基層管理隊伍出現的特殊情況,學校人事部門應加大管理崗位機制建設改革力度,積極推進管理崗位多面手培養的工作進程,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具備從事二個崗位的能力,并逐步提升從崗人員的綜合崗位技能,以確保基層管理崗位的日常工作始終高效運作。在學院一級的單位中,可以進行崗位輪崗并崗試點工作。工作相關相近的管理崗位可以合并或兼任,如:辦公室主任,行政秘書,組織秘書,人事秘書等崗位,可以調整為四合二,即:辦公室主任兼行政秘書,組織秘書兼人事秘書。通過這種崗位整合的磨煉,促使基層管理人員提升適應崗位變化的能力,從而達到培養管理崗位多面手的目標。
高等教育事業處于全面完善和創新發展階段,要堅持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念,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高校必須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立德樹人[2],立德成人和立志成才的培養理念,促使廣大教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傳授知識,積極引導和培養青年學生成長、成才,使之成為對國家建設和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高校基層管理部門的工作模式總體上還是沿襲傳統的做法,真正的管理理念創新較少,創新的意識和勇氣比較欠缺。主要原因在于學校基層管理工作的性質所決定的,大多數管理部門的做法就是應付工作,完成任務。這樣做事,沒有壓力,不易犯錯,也圖輕松。但是從創新與發展的視角看問題,高校的基層管理水平必須要有新的突破。首先在管理理念上,要注重管理質量和辦事效率[3]的同步提升,融入目標管理[4]、質量管理[5]和效率管理為一體的新理念,把日常辦事服務當著一項事業去設計規劃。其次要樹立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和便捷服務的創新意識,踏踏實實做好基層管理工作,使基層部門的管理工作出現新的起色。
高校基層管理理念創新需要不斷強化理論學習,學習深化教育領域里綜合改革的相關指示,從理論上尋找思想依據。首先,需要理念和思路上的創新以及管理模式的變革。要勇于突破傳統觀念,積極探索新路子。其次,要認真總結本部門、單位工作中成敗的經驗與教訓,積極探索新的嘗試。學校、學院管理部門可組織創新示范小組進行創新試點嘗試工作,在示范試點成穩的基礎上,積極穩步推進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在實際工作中,還應注重管理工作與服務工作的高度融合,把管理中的服務與服務中的管理有效結合起來,使基層管理創新工作進入新的局面。
高校基層管理部門貫徹執行學校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具體措施,總體上就是按照學校的工作部署完成規定的任務。這種按部就班式的固化模式往往缺少獨立思考的創新意識[6],不利于基層管理部門機制建設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更容易造成基層管理隊伍工作創新與發展思路上的偏差。而日常工作中學校少數主管部門單一化形成的決策、決議有時會因為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及可行性,造成實際工作中的重大失誤,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直接導致基層管理工作質量和能效的下降,從而影響基層管理工作機制建設創新與完善。
高校領導班子要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強化完善機制建設力度,使高校的基層管理工作更好地順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求。高校基層管理機制創新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工作出發,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陳舊的觀念、方法和機制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要根據學校及本部門工作的具體情況動態完善或調整各項管理制度,在工作環境的發展和變化中,針對實際情況有效完善、調整及修定各項制度、規則和辦法,并注重提升各項規則制度的標準和要求,使新規則更好地落到實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順應管理隊伍完善與發展的要求。
高校基層管理機制建設創新還需注重管理崗位的科學、合理設置以及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培養培訓,要力爭培養崗位能手及復合型管理人才,并做到崗位設置合理可行。對于工作技能單一的崗位,盡可能做到取消或合并。在基層管理崗位續聘的工作中,逐步做到每個聘期提升各類管理崗位的聘任要求。并對現有基層管理崗位人員進行新一輪培訓,要求從崗人員逐步達到二個管理崗位以上的能力和技能要求。通過這樣不斷循環的培訓磨合訓練,促使基層管理人員全面走向復合化發展的專業管理軌道。同時,還需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充分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最大潛能。在人性化管理的方式中,還要特別倡導人的精神、體能和藝術方面的培育培養,通過德、智、體、美、勞方面的綜合熏陶,全面培養,使基層管理人員提升境界,增強體魄,陶冶情操,進一步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本領。
高校基層管理部門的工作創新方式較多,如何尋求適合本部門科室的方法,主要在于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本部門科室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可行的辦法,用于指導日常管理工作。以教學單位的學院為例,學院可以把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完成情況分類匯總統計,以每個月或每個學期作為一個周期,把綜合完成工作情況最好的數據作為全體管理人員的達標要求,用這個達標要求來檢驗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逐步達到提升全體管理人員的工作標準和要求。同時,通過這樣的對比方式,使每一位管理人員發現自己的差距,奮發努力,超越自我,逐步實現目標,并最終達到目標,在富有成效的基礎上提升工作質量。
新形勢下,面對辦公技能及運用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完善,高校基層管理人員的辦公技能和技巧也應同步提升,單位同事之間的相互學習已成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有的同志擅長多種辦公設備技能的使用,有的同志擅長網絡技巧的使用,還有的同志擅長人員溝通及組織協調能力,所有這些特點均可通過相互學習,互相幫助,達到互相信任,共同提高的目標,促使高校基層管理隊伍建設達到新的要求。同時,在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間通過辦事流程或環節的轉換,可巧妙地觀察或感觸到現代辦公技能的高效操控及使用,在相互溝通中達到共同提升辦公技能的目標。
高校基層管理隊伍自我創新建設,必須引起學校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強化科級干部隊伍建設來促進基層管理工作創新的建設和完善。要抓好科級干部,尤其是正科級干部的自身建設工作。科級干部要率先做好自我創新工作,發揮好積極帶頭作用,自覺做好示范表率,用高標準、嚴要求衡量和規范自己的行為,處處發揮出一名科級干部的先鋒作用,以自身的實際言行來影響和感染周邊的普通職工,充分發揮全體科級干部的力量帶動基層管理部門共同促進基層管理隊伍自主創新建設和完善。
科級干部中的科長或主任作為基層管理部門的負責人,要自覺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學習有關高教領域里的各項綜合改革精神和指示,積極有效提升科級干部在職工中的影響力和凝聚力,使普通職工以科級干部為榜樣,更好地投入日常管理工作。同時,要勇于克服自身弱點和惰性,努力提升個人的基本素質素養,全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全體科級干部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激情及最大潛能,帶領全體基層管理人員,認認真真完成每一項工作,扎扎實實把工作落到實處,使高校基層管理創新工作達到新的目標。
高校基層管理隊伍建設創新除了理念、機制、方法以外,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管理者的自我創新和自我管理[7]。管理人員如何實現自我創新?首先要強化多種形式的政治理論學習,要帶著工作中的問題去學習思考與研究,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通過學習提高思想認知,自覺培養堅持學習與思考的良好習慣;其次是注重個人崗位職責與單位工作目標的有效聯系與結合,通過完成個人崗位職責的思路,主動規劃、設想完成單位工作目標的途徑和方法,更好地開拓視野,提升管理層次和高度。作為基層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多種工作方式的運用與比較,并從中找出差距,通過一段時期的積累和對比找出最具時效的工作方法方式,有效地運用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高校基層管理人員自我建設創新主要源自個人要求和目標。通常情況下,基層管理人員不太愿意主動對自己設定較高的工作目標和要求,因為這么做,付出太多,既辛苦又勞累,還不如應付工作,圖個輕松。因此,管理人員主動自我創新是比較困難的,需要具備堅定的意志和勇氣,還需克服和戰勝來自個人的弱點及惰性。但從時代發展的視角看問題,高校必須要克服這個難題,各級管理部門要力爭做到想方設法攻難關,積極尋求新思路。基層管理部門的全體工作人員要確定自我奮斗目標,有效規劃個人工作計劃,通過持續深入的學習研討,崗位培訓,同事間互學互助以及老同志傳、幫、帶的影響與作用,使基層管理隊伍自我創新建設達到新的高度。
新形勢下高等院校基層管理隊伍建設創新是時代賦予學校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管理部門長期的工作任務。學校各級領導班子要積極貫徹執行和堅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8],不斷深化完善高等教育領域里的各項綜合改革,積極推進高校基層管理隊伍建設創新工作的進程。同時,作為高校基層管理隊伍的工作人員,要善于把握發展機遇,勇于開創新局面。堅持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深入思考與研討,積極探索新思路,努力提升基層管理人員的綜合創新能力,使高等院校的基層管理隊伍建設創新工作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