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博


摘要:近年來,隨著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及跨境金融試點政策的出臺,依托綜合保稅區的保稅融資創新業務得到快速發展,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為企業有效連接產業制造與設備運用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保稅融資租賃模式中引入SPV特殊目的載體,在盤活企業固定資產的同時,實現項目融資風險可控,在疫情影響國際經濟下行背景下,對緩解企業經濟壓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有重要意義。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在跨境產業方面成果豐碩。文章圍繞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在剖析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現實意義的基礎上,提出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的對策建議,如構建支持保稅融資租賃發展政策框架體系、加快聚集金融要素、建立健全為保稅融資租賃產業賦能的支撐平臺、深化跨區金融政策協調與合作等,為曹妃甸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融資租賃“SPV”業務提供支持。
一、“S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概述
(一)“S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
“S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是金融租賃公司依照法律法規在國內保稅地區以設立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特殊目的載體)項目子公司為載體的一種保稅融資租賃業務模式。該模式下,一個SPV項目子公司對應一個租賃合同,單獨管理、單獨核算。在保稅融資交易過程中,可充分發揮SPV為公共利益服務、不能輕易破產的屬性,實現SPV同母公司、SPV之間資產隔離,避免一方破產引起風險蔓延,起到“破產隔離”作用。
(二)“S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運作流程
1. 設立SPV項目子公司
金融租賃公司與設備承租企業就交易標的設備融資價格和融資比例達成一致后,由金融租賃公司作為母公司在保稅區內注冊SPV項目子公司,按照企業注冊流程完成登記手續,SPV項目子公司便可開展保稅融資租賃業務。
2. 開展保稅融資租賃業務
金融租賃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按照承租企業要求制定購買方案,以設備為抵押物籌措資金。通?;I措資金的方式有三種: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和國內外社會資金融資。采取社會資金融資則將項目合同所需資金分成若干股,由國內外資金持有者認購,租賃專家用類似基金的方法進行管理和運營,資金持有者按照合同約定獲得利息。承租人繳納租金后,投資者即可按照所占股份,進行本息的陸續回收。
SPV項目子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承租企業制定合作協議后,金融租賃公司將籌措資金和合作協議交給指定SPV項目子公司,由SPV項目子公司實際購買設備,享有設備擁有權,開展租賃行為。在租賃期間,承租人向SPV項目子公司支付租金,SPV項目子公司將租金收入作為投資收益回流至融資租賃公司。
承租公司:承租公司設立電子賬冊,如實申報租賃貨物進、出、轉、存等情況,完成實際入關手續,按照合同約定分期繳納租金、關稅、增值稅。
3. 保稅融資租賃業務結束
承租企業與SPV項目子公司約定合同期滿后,承租企業可按較低價格購入標的設備,也可以按照實際需要,結束租賃業務。租賃進口貨物需要辦理留購的,承租企業應當申報進口貨物報關單。租賃進口貨物需要退回企業的,承租企業應當將租賃貨物復運至綜合保稅區,并按照海關要求進行申報。
(三)“S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優勢分析
1. 租賃成本分析
以A320空中客機為例,當前目錄價格為1億美元左右。采取現值成本法比較銀行貸款、SPV保稅融資租賃、直接購買三種方案。
方案A:銀行貸款。當前,銀行貸款圍繞年利率7%、年貼現率8%上下浮動,以租期10年為例,每年等額支付租金。
方案B:“SPV”保稅融資租賃。融資金額為1億美元,按曹妃甸綜保區內現有企業提供的租賃價格核算,每期支出1070美元,一年1期,共10期。按照2021年海關最新稅法規定,對于空載重量在15噸~45噸的大型飛機及其他航空器,進口關稅的征收比例為11%,增值稅為13%(不考慮少數最惠國免關稅、少關稅情況)。
方案C:直接購買
從表1可以看出,三種方式下采用“S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可為承租人節省開支,減輕經濟壓力,優化現金流,金融租賃公司也可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2. 優勢分析
一般而言,國內企業引進生產設備主要有三種方式:直接購買、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如果是一般貿易方式直接購買,企業需一次性繳納設備資金、關稅、增值稅等。相比銀行信貸,融資租賃兼有融資和融物的特征,具有明顯優勢,尤其對中小企業而言,在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同時還不會導致負債率上升。融資租賃實質是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是分期付款購置固定資產的一種變通方式。
采用設立SPV項目子公司的方式進行保稅融資租賃,核心作用是風險隔離,即融資方把資產轉給SPV項目子公司后,哪怕自身破產也不影響投資人對該資產的權益,這點優勢在近年來的金融經濟形勢下顯得尤為珍貴。同時,打破地域限制,實現保稅固定資產跨境流通,將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按租賃合同期限遞延繳納,企業只需按每期租金向海關繳納稅款,極大地降低了承租企業的運營成本壓力和經營壓力。此外,SPV項目子公司在保稅區內可享受優惠和扶持政策,金融租賃母公司以此也可降低融資成本和匯率風險,并獲得穩定租金。
二、曹妃甸綜合保稅區保稅租賃業發展現狀
(一)主要做法
1. 制定保稅租賃業務服務方案
曹妃甸綜保區以管委會為主導,以《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綜合保稅區適合入區項目指引(2021年版)》為指導文件,成立了產業專家對接工作小組,深入研究以保稅貨物為租賃標的物的進出口租賃業務模式,梳理保稅租賃業務流程,形成曹妃甸綜保區服務方案,細化各環節責任主體及文件要求,為開展保稅租賃業務提供決策依據。
2. 開設保稅租賃專項業務窗口
曹妃甸綜保區管委會在綜保區政務服務大廳開設保稅租賃專項業務窗口,海關、管委會聯合辦公,專人負責租賃貨物進出綜保區、租金申報納稅、續租、留購、租賃合同變更等手續辦結,業務手續集約化辦理。
3. 制定租賃方案
曹妃甸綜保區管委會對區內、區外企業進行摸底,挖掘企業保稅租賃業務需求,了解到企業面臨設備更新換代快、運轉資金壓力大、沒有能力一次性付清購買設備款項等問題,設備供應企業自身也面臨著資金回籠的問題,決定采取由租賃企業采購租賃貨物入區的方式,形成以租賃貿易形式完成貨物保稅入境,合約到期后租賃貨物復運至區內,僅按租金繳納關稅和增值稅的保稅租賃業務模式,即保稅經營租賃模式。
(二)實踐效果
1. 實現全省首例保稅經營租賃業務落地
2020年12月,曹妃甸綜保區恒保物流有限公司進口的電動叉車以保稅租賃方式從綜保區出區,在恒業國際貨運股份有限公司投入生產,標志著河北省首票保稅經營租賃業務實踐落地。此次探索為開展保稅租賃業務提供了經驗,區內河北可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緊接其后開展精煉高端設備租賃業務,目前已拓展至黃金隔膜電解精煉設備、氣體中和塔、樹脂處理設備等高端設備租賃業務。保稅租賃業務模式聯通了區內外兩個市場,為區外企業制造升級,區內企業拓展新業務渠道提供了機會。
2. 降低企業關稅和增值稅成本
保稅租賃海關監管模式下,綜保區內企業與區外企業向區內企業租賃設備,關稅和增值稅成本顯著降低,以恒業國際貨運保稅租賃業務為例,電動叉車正常出區需要繳納稅款3.8萬元,保稅租賃形式下,保稅區外承租企業僅需繳納合同租金稅款0.4萬余元,有效降低了區外企業租賃成本,緩解現金流壓力。此外,區內河北可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開展精煉高端設備租賃業務,為區外租賃企業節省稅費10.2萬元,租賃企業僅需繳納租賃稅款1695元。
3. 提升設備利用率,構筑循環發展產業格局
保稅租賃模式下,實現進口保稅設備與鏈式租賃、廠商租賃模式相結合,實現產品“租-用-還-租”的多次循環利用,解決區內企業設備閑置問題,減少設備資源浪費,構筑循環發展產業格局,進一步促進了綜保區產業轉型升級。
(三)存在的問題
1. 保稅租賃產業發展程度不高
當前,曹妃甸綜合保稅區內開展保稅租賃業務企業不足5家,企業數量少,業務規模小,所開展的保稅經營租賃僅僅是對保稅租賃業務的初步嘗試,尚未出現更高層次的保稅融資租賃業務,曹妃甸綜保區保稅租賃產業整體處于萌芽階段,產業要素集聚形成還需要經歷相當長的過程。
2. 現有制度呈碎片化特征
曹妃甸綜保區當前出臺的服務方案和相關制度更多是從政府角度出發,而對市場主體的考慮還比較欠缺,與市場主體的要求與期待有一定距離。雖然在打通海關流程環節上,服務方案行之有效,但是沒有真正實現地區、部門間產業發展所需的聯動集成效應,尚未建立起橫向合作機制,協同作用發揮不夠,產業發展的痛點、難點問題難以突破,政策瓶頸依然存在。
3. 缺乏扶持政策支持
由于保稅融資租賃業行業準入門檻較高,且近年來主要集中發展在天津、上海、廣東等先進地區,直接復制到曹妃甸,難免會出現“水土不服”問題。國家層面雖然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是商務部、海關等部門制訂的宏觀政策站位水平高,缺乏詳細操作細則,條款內容分散分布,給業務推廣普及帶來了一定挑戰。當前,曹妃甸綜保區在制定內容詳盡的保稅租賃業發展細則、扶持政策上還存在欠缺,給產業突破造成了障礙。
4. 地區對保稅融資租賃業認識不足
我國保稅融資租賃業發展時間較短,導致社會整體對行業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認識,簡單認為保稅融資租賃業作為融資租賃的一種類型,只起著融通資金的作用,對于承租人通過保稅融資租賃業務得到的服務和業務支持、在提高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上的幫助、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產業要素的跨境流動等方面缺乏足夠的認識。曹妃甸綜保區想要成為河北省保稅融資租賃業務的“破冰者”,面臨著來自機制、資金、業務、人才等多方面的壓力。
三、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的可行性
(一)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探索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可按照以下模式操作
曹妃甸綜保區現在可開展的保稅融資租賃業務主要圍繞機械設備、冷鏈設施、船舶備件、油田鉆井。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業務可采取的模式:一種模式是以綜保區內SPV公司為主體,從國外引進設備,租賃給國內的承租公司,承租公司向綜保區海關進行減免稅申報和繳納后續的租金稅款。另一種模式是以承租公司為主體,由承租公司與國外設備制造商簽訂購買協議,再將協議轉讓給綜保區內SPV公司,然后通過融資租賃模式租賃給承租單位。如遇特大重型設備,因體積、跑道、傳送帶等原因,受限于綜保區卡口、通道等基礎設施條件難以進出,可采取“保稅流轉+異地委托監管”模式,采用轉關的手段,通過異地委托、保稅流轉等手續,按照海關總署下發的《關于做好綜合保稅區內融資租賃企業進出口大型設備異地委托監管工作的通知》將設備轉移到承租企業專管地海關進行相應的減免稅申報,以及后續租金稅款的繳納。
(二)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的現實意義
1. 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困境的現實選擇
2021年1~11月,曹妃甸綜保區完成進出口額49.27億美元,同比增長202%,在河北省內四個綜保區中排名第一,在海關總署公布的全國145家綜保區排名37。當前,曹妃甸綜保區市場主體主要以外向型中小企業為主,由于中小企業資產規模小、管理水平較低、可抵御資產少的天然特性,在獲得銀行貸款方面受到了極大限制,加之疫情影響,企業盈利空間被嚴重擠壓,資金流受到了嚴重影響?!癝PV”保稅融資租賃模式以SPV載體控制風險,具有服務中小企業的天然優勢,是當前最適合中小企業通過信用方式獲得融資的路徑。
2. 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是滿足實體經濟更高需求的路徑選擇
融資租賃是企業在設備投資中經常使用的融資工具,對有效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起著積極的作用。曹妃甸現有體量龐大的重型裝備產業,實體產業對跨境金融服務有著更高的要求。在投資服務方面,希望實現多渠道的保值增值,風險可控,市場化定價并有充分的選擇空間,希望融資服務成本低廉,能夠打開境內外兩個市場要素。在風險管理方面,希望能夠提供豐富的風險管理和風險分散、對沖的手段和工具。資金管理方面,希望實現集約化、規?;?、內部化的財務管理,而非分散圈制在不同專戶中、需要層層審批才能辦理而導致時機的錯失。跨境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保稅融資租賃“SPV”方式靈活、資產安全、融資融物,低稅率、強法治、分階段,是適合實體經濟的新型融資方式。
3. 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是曹妃甸綜保區成長為輻射北方的綜合性跨境集成服務樞紐的需要
曹妃甸綜合保稅區是河北省首家綜合保稅區,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規劃面積9.1平方公里,其中海關特殊監管區4.59平方公里。配套專屬海岸線3.3公里。目前,綜保區通用泊位穩定運行,日本航線、韓國航線、東南亞航線、欽州港航線開航。擁有“汽車整車、肉類、水果、糧食”四大口岸資質。2017年獲批全國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現1210、9610、9710電商模式的集成服務,是河北省內當前功能最為完善,作用發揮最為充分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將曹妃甸綜保區打造成為輻射北方的綜合性集成服務樞紐,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金融、貿易和制造業的相互配合,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是將各項核心產業有機聯系起來的重要方式。尤其是2019年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曹妃甸綜保區作為核心區域,可進一步借助政策紅利,全面推動保稅融資、保稅加工、跨境貿易、國際物流等功能釋放。
4. 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是豐富金融多樣性,保證經濟平穩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系統主要有三類:一是傳統本外幣業務系統;二是海外(離岸)業務系統;三是自貿區、自貿港FT賬戶業務系統。我國銀行體系總體而言比較復雜,碎片化特征明顯,無論是對市場開戶主體、金融機構,還是對金融當局操作和管理都比較復雜,成本較高。在自貿制度背景下,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創新有利于風險管理的金融工具,探索投融資匯兌便利,對接國際規則,對標國際水平,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對于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和外匯管理領域改革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海關、金融監管部門提高貿易活動監管水平,防范系統化風險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 推行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是適應金融開放后風險管控模式創新的要求
綜保區開展金融服務貿易不僅要在投資規則試驗上進行探索,更應該在金融開放環境下以“金融審慎例外”安排來實踐應對金融開放后的風險沖擊管理。不僅要在跨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領域上開放創新,也要在涉外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上改革實踐。保障資本金不挪用,控制項目融資風險是設立SPV項目子公司的最主要作用。風險有效隔離,避免了金融租賃母公司因經營失誤或其他原因而導致的對項目和出租人不利的因素。同時,金融租賃公司通過雇傭資深的、有過相關處理租賃資產工作經驗的法律事務所負責租賃方案與合同的起草。在最終簽訂協議后,向國家外匯管理局進行備案,保險公司和擔保銀行多方監督,最大限度地保證了融資金融的穩定性。
(三)曹妃甸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融資租賃“SPV”模式的對策建議
1. 構建支持保稅融資租賃發展政策框架體系
綜保區聯合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發揮主導性作用,充分利用特殊監管區政策紅利,研究出臺支持保稅融資租賃發展的政策文件,提出促進業態發展的創新舉措,建立完善的金融配套服務,為業態發展營造良好的軟環境。逐步探索出更加靈活的保稅金融租賃政策體系和監管模式,建立起以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改革、人民幣跨境使用為重點的保稅融資租賃制度框架。
2. 加快聚集金融要素
培育保稅融資租賃業發展動能加快銀行業機構聚集,服務本土企業在“走出去”方面進行有益探索擴大證券業規模,增強國際競爭力,發揮資產證券化對保稅融資租賃業的積極作用。有力支持保險業建設,借助自貿區制度創新優勢,吸引國際知名資產管理機構在曹妃甸成立重要集聚地,形成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保險覆蓋體系,實現金融結構更加優化。
3. 建立健全為保稅融資租賃產業賦能的支撐平臺
集中優勢資源,健全投融資服務平臺,提升平臺投融資能力,精準引進高層次專業機構、專業人才,為投融資體制改革注入活力,完成全產業鏈布局,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要素條件。建立綜合服務能力強的金融交易平臺,打造集聚債券、期貨、保險、信托、外匯等要素的金融基礎設施,牽引金融要素嵌入實體經濟,實現產業與資本高效對接。財政部門定期分析和評估平臺投融資情況,建立熔斷機制,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4. 深化跨區金融政策協調與合作
曹妃甸毗鄰京津唐大都市群,早在2014年,北京市政府便與河北省政府簽訂協議,共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這是全國唯一跨區域共建的省級平臺,曹妃甸與京津地區的經濟合作發展有一定的基礎,但產業同質競爭、要素流通不暢等問題也普遍存在。深化跨區金融產業協同合作,應不斷增強區域間產業聯動水平,探索建立京津冀金融公共服務一體化機制,加強產業基金培育指導,促進各種要素的安全自由流動,探索建立京津冀金融消費糾紛非訴解決、征信機構協同監管、金融穩定信息共享、普惠金融等機制,探索共同編制京津冀普惠金融指標體系及京津冀金融穩定季度指數。
參考文獻:
[1]田輝.我國融資租賃業大有可為“融資”與“融物”不能偏廢[N].中國經濟導報,2015-08-14(B06).
[2]溫韌.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服務貿易海關監管模式設計和政策研究[J].科學發展,2020(08):40-49.
[3]李虹含,文琳.保稅融資租賃與綜保區協同發展[J].中國金融,2021(04):59-60.
[4]施琍婭.上海自貿區金改再回顧[J].金融博覽,2018(11):10-13.
[5]李南,侯開萌,韓國玥.河北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6(07):45-48.
[6]海關總署.關于綜合保稅區內開展保稅貨物租賃和期貨保稅交割業務的公告[Z].海關[2019]158號.
(作者單位:曹妃甸港礦石碼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