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媛[安徽師范大學,安徽 蕪湖 241000]
謝苗·巴巴耶夫斯基,俄羅斯作家,1909 年出生在北高加索庫班流域的一個農民家庭,畢業于高爾基文學院,曾獲得列寧勛章和勞動紅旗勛章,并三次獲得斯大林獎金。在高爾基先生作品和傳記的影響下,謝苗·巴巴耶夫斯基決定成為一名作家。他1930年開始文學創作,他的作品主要是一些有關集體農莊生活的故事和特寫。他著有長篇小說《金星英雄》《光明普照大地》《哥薩克鎮》《人世間》《故鄉》,短篇小說集《驕傲》《庫班的哥薩克》等,其中長篇小說《故鄉》與《哥薩克鎮》都是以哥薩克人的農村生活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故鄉》創作于1961—1964 年。小說中展現了蘇聯農業集體化的背景下,哥薩克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的情景。小說語言簡潔質樸、生動細膩且富有感情,小說中穿插著大量的風景描寫,使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哥薩克人民居住環境的愜意與優美。小說人物塑造得生動形象,內容緊湊連貫,從不同的人物視角展現了小說的主題。小說內涵深刻,值得探究。本文從敘事學的角度對長篇小說《故鄉》進行多層面分析,深入研究其獨特的敘事特色。
在小說的構建中,敘述視角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敖浀鋽⑹聦W視閾下敘述視角主要是由熱內特及米克·巴爾的聚焦理論而來,分為零聚焦、內聚焦及外聚焦等三個聚焦方式的視角呈現?!绷憔劢挂卜Q為非聚焦。“非聚焦又稱為零度聚焦,這是一種無所不知的視角類型,敘述者或者人物可以從所有的角度觀察被敘述的故事,并且可以任意從一個位置移向另一個位置。因此非聚焦型視角又稱‘上帝的眼睛’。此外,從容地把握各類人物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也是非聚焦型的獨有領地。”內聚焦型視角可以理解為“是以作品內部人物視角為敘述者而進行的敘事形式,這種敘述視角下的敘事比較親切和真實,具有很大的可信性和親切感”。“這種內聚型的最大特點是能充分敞開人物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物激烈的內心沖突和漫無邊際的思緒。”因此,內聚焦型視角會比非聚焦型視角具有更多的局限性,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無法了解更多其他人的信息,但這種限制也導致內聚焦型視角會更容易拉近小說中人物與讀者的距離,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好奇心。長篇小說《故鄉》穿插著兩種聚焦類型:非聚焦型視角和內聚焦型視角。非聚焦型視角與內聚焦型視角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對于小說中的情節內容處于全知的狀態,而后者更多地關注從小說中某個人物的視角來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故鄉》第一章是以一個采訪者來敘述女主人公葉芙多基婭身邊的故事,通篇的敘述展現的是一個全知的視角,這種非聚焦型視角使得讀者可以了解到每一個人物的境況和思想,同時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可以看到每一個小說人物的命運。無論是葉芙多基婭最終被迫搬遷到松雀街的結局,還是她幾個孩子最終的歸宿,讀者都能夠很清晰地了解其中的過程。此外,小說中葉芙多基婭與仆人伊凡諾夫娜互相厭煩,當描寫到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時,敘述者對于葉芙多基婭與伊凡諾夫娜的所思所想一清二楚,讀者也能夠清楚地觀察到人物的內心變化,且這兩個人物之間卻沒有溝通,這也體現了非聚焦型視角的特點。
但是,在敘述過程中作者又以內聚焦型視角來概括人物的遭遇。以他們的視角來看待他們所經歷的事情。小說在描述葉芙多基婭的哥哥季莫菲在闊別故鄉很多年之后,再次回到家鄉官道鎮這一情節時,以季莫菲的視角來講述官道鎮的變化。當季莫菲坐在長途公共汽車里,遠眺著四周的景色時,讀者通過季莫菲的眼睛不僅觀察到了官道鎮方方面面的變化與發展,而且能夠感受到季莫菲的心情起伏。當季莫菲看到守衛父親家門的黑楊樹時,他出現了激烈的情緒變化:“他一想起死去的父親,心就好像被壓住似的,胸口猛然襲來一陣劇烈疼痛,回到官道鎮的那份高興勁兒消失了;在鎮上和沿途所見到的這些變化,已經不使他感到高興了。這會兒,除了老黑楊,他什么也看不見了。他兩腿發軟,頹然坐到地上,脊背靠著木板墻……他看到了那久遠的、早已忘卻了的圖景?!蓖ㄟ^這些描寫,可以看見季莫菲再次回到故鄉官道鎮時的復雜心情,他既感嘆于小鎮的變化與改觀,又留戀從前鎮上的日子。在看到從前家門口的黑楊樹之后,他的情緒達到了高潮,既心痛于父親與弟弟的死,又悲哀過去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作者采用內聚焦型視角敘述,從季莫菲的角度展示其所見所聞,直觀地表現了季莫菲激烈的內心沖突和思緒變化。但由于季莫菲視角的局限性,讀者無法了解到其父親伊利亞·沙波瓦洛夫與弟弟戈爾杰伊的死因,這也引起了讀者的好奇心,并且為下文進一步揭開伊利亞·沙波瓦洛夫與戈爾杰伊的死因奠定了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故事情節發展。
敘事時間是敘事文的基本特征,通過了解小說的敘事時間,讀者能夠清楚地觀察到小說情節的發展過程。此外,敘事時間的合理布局也能夠使得小說的內容更加緊湊,行文更加流暢、自然?!皵⑹挛挠质且粋€具有雙重時間序列的轉換系統,它內含兩種時間:被敘述的故事的原始或編年時間與文本中的敘述時間。德國學者用故事時間和敘事時間的對立來表示。”法國敘事學家熱奈特將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不一致稱為“時間倒錯”。熱奈特認為:“研究敘事的時間順序,就是對照事件或時間段在敘述話語中的排列順序和這些事件或時間段在故事中的接續順序。”“時序研究故事時序與敘事時序的關系。敘事既可以按照故事發生的順序敘述,也可以逆序或錯序敘述,造成時間倒錯。”而小說中的順時序敘述是指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來敘述故事情節,即將先發生的事情敘述完再敘述后面發生的事情。與順時序不同的其他敘述次序通常為“逆時序”,即在小說中敘述的順序與小說故事中事件發生的順序不一致。
《故鄉》的敘事過程中存在著順時序與逆時序的交替,整部小說大體上的結構按照順時序的時間序列來構建。小說從一開始就告知讀者傷心莊居民將在不久之后全部遷入松雀街。小說的中間部分也在描述著將村莊里的居民遷入松雀街的過程,在小說的結尾部分居民們最終還是搬入了松雀街。這一情節的敘述是完全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展開的。此外,女主人公葉芙多基婭的幾個孩子是如何成家立業的也是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來敘述的。但是在這種大的框架下仍然不乏許多逆時序的敘述。例如,當葉芙多基婭被瓦西里·赫連羞辱后,獨自一人跑到了庫班河邊,隨后她不自覺地想到了她的情人謝苗·馬斯柳科夫。從這里開始,小說的敘述就回到了葉芙多基婭與謝苗·馬斯柳科夫最開始相識的那段回憶。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逆時序敘述,即“閃回”,又稱“倒敘”,即回頭敘述先前發生的事情,它包括各種追敘和回憶。從講述者的口中可以了解到謝苗·馬斯柳科夫的家庭背景以及他與葉芙多基婭相愛的過程。這段回憶的描寫也是一種外部閃回,外部閃回敘述的是開端時間之前的故事,經過這段對葉芙多基婭往事的回溯,小說的結構變得更加緊湊,人物的關系也更加明朗。除了閃回這一敘述技巧在小說中的普遍應用之外,小說中還存在著閃前,又稱“預敘”,指敘述者提前敘述以后將要發生的事件。例如,在小說的最后一章,二兒子伊格納特與妻子來接葉芙多基婭回家的時候,收到了來自小兒子伊利亞·戈盧勃科夫的信,這封信帶來的是一個對于葉芙多基婭來說不好的消息——老房子被摧毀了。小說中是這樣描述的:“在機場上溫暖、歡樂的迎接之后,在老橡樹鎮等待著葉芙多基婭·伊莉尼奇娜的是不幸的消息,不管事情如何可悲,這消息是經郵局從傷心莊傳來的……”這一描述明確預示了這封信的到來將引發的后果,也使得讀者更有興趣去關注下文將要敘述的故事。這種敘述是對敘事文中將要發生的事件的提示,是一種內部閃前,也是對小說故事結局的預言,不僅引起了讀者的期待與閱讀興趣,而且也交代了葉芙多基婭未來將面臨的境況。
環境的描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故事的構成,環境描寫與情節、人物的關系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對環境在小說中的作用進行研究。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象征意義?!跋笳魇黔h境的重要語義因素之一,是環境與人物、情節聯系的紐帶。”長篇小說《故鄉》中就存在大量的自然現象描寫,作者毫不吝嗇對春天的描寫:“春天是那樣的慷慨大方,使大地充溢著溫暖,使空氣飽含著水分……早晨,天空晴朗,好像是洗得明凈的窗子。群山飽享著溫暖,沐浴著太陽的光輝……悶熱的空氣里飽含著一種溫暖的、特別的雨味……這樣的春天對莊稼極為有利?!边@一段對于春天的描寫不僅象征著復蘇和希望、生機和期盼,也是為了自然地引出下文伊利亞的農作過程,給后文伊利亞大豐收埋下伏筆,同時也使讀者感受到了春日的鄉村美景。
《故鄉》中多次提及庫班河這個意象,庫班河在小說中具有多層象征意義?!豆枢l》的第一章便提到了庫班河:“在這一片泛濫的庫班河水中,在它那湍急的奔流中……有某種與庫班河兩岸人民的生活相似的東西?!边@一句對于庫班河的描寫不僅預示著庫班河的興衰,也象征著兩岸人民生活的好壞,同時也為下文多次提及庫班河做好鋪墊,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讀者的好奇心,使小說更具吸引力。除此之外,小說中的許多人物對故鄉的庫班河都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在安東眼中,庫班河是這樣的:“這驕橫無忌、剛愎自用的庫班河,這多少個世紀以來就在陡峭的岸邊洶涌奔騰的庫班河,如今卻突然一下子收住了腳步,變得異常安靜了?!边@里庫班河象征著哥薩克最原始的天性。庫班河本應該是咆哮奔騰、波濤洶涌的,就像哥薩克人驍勇善戰、追求自由一樣,但如今卻漸漸平靜下來,原本的哥薩克人民已經逐漸演變成辛苦勞作的農民和享受高品質生活的城市居民。此時的庫班河已經不再是普通的一條河,而是哥薩克人民的靈魂和氣質的精神寫照。哥薩克人骨子里的英勇無畏和無拘無束已經慢慢消磨殆盡,就像庫班河一樣,失去了往日的風采。此外,小說中大多數年輕人都發表過庫班河遲早會把傷心莊吞沒的觀點:“唉,這些年來庫班河一直在沖刷,很快就會把整個莊子吞掉……”“用不著猶豫不定、三心二意了,用不著舍不得傷心莊了……傷心莊已經到了結束自己存在的時候了,它遲早反正會被庫班河沖走的?!边@里的庫班河既不是象征著人民的生活,也不是象征著哥薩克人民的精神氣質,而是象征著城市的現代化生活將逐漸取代傷心莊的傳統農村生活。即便傷心莊居住的包括葉芙多基婭在內的老一輩居民不愿意搬遷到城鎮的松雀街,但這也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F代化的生活、不斷涌現的年輕人、先進的機器等都在宣告著傷心莊將要消失的這個事實,而庫班河此時便是這些新事物的象征,正在一步步將傷心莊推向滅亡。
小說中庫班河這個象征性的意象起到了深化作品意蘊的作用,也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禁會思考庫班河所代表的意義。小說的題目叫作《故鄉》,“故鄉”這個詞對于葉芙多基婭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葉芙多基婭不僅有著對故鄉的不舍,還有著對過去的生活一去不復返的傷感。歷史的車輪、時代前進的腳步已經不允許她留在過去了。盡管葉芙多基婭見識過城鎮生活的多番好處,但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故鄉對于葉芙多基婭來說,不僅是一個早已習慣了的居住地,更是讓她永遠難以割舍的情結。小說以葉芙多基婭未說完的話做了結尾,更是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
對長篇小說的敘述視角、敘述時間以及敘述環境進行分析,可以全方位、深層次地探究小說的豐富意蘊,細致地觀察到小說中隱含的細節描寫,更好地揭示小說的主題意義。從《故鄉》這部長篇小說中,讀者不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而且能夠很輕松地被帶入作者所構造的情境之中,在閱讀過程中仿佛已經身處廣闊的農田,愜意地聽著耳邊的鳥叫聲,又或者正坐在庫班河的岸邊,聆聽著遠方傳來的在三弦琴伴奏下的歌聲?!豆枢l》這部作品雖然語言十分樸實,鮮有華麗的辭藻,其中蘊藏的感情卻真摯動人。這也是作者謝苗·巴巴耶夫斯基創作的一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