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養殖的過程中,牛口蹄疫病是非常常見的,同時其也有著較高的危害性和極強的傳染性,給牛群的健康生長和發育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和阻礙。因此,牛養殖戶要對牛口蹄疫病的特點有足夠的認知和了解,做好相關的診斷,制定科學有效地防治措施,保證牛群健康生長。
在進行牛口蹄疫病診斷的過程中,要把臨床癥狀以及流行病學結合起來做出科學的診斷。在流行病學方面,可以根據之前病例以及牛自身的具體情況作出相關判斷。進行病理學方面的檢查能夠看到病牛身上的皮膚細胞會出現腫大的癥狀,嚴重的時候出現球型,還會導致心肌細胞出現溶解或壞死的情況。牛口蹄疫疾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其多發生于冬春2個季節,且受到商品經濟以及交通運輸事業的不斷完善,當前牛口蹄疫疾病呈現出明顯的快速流行趨勢,該病不僅傳播速度快,而且對于牛的危害程度也非常高,帶病牛以及病毒是牛口蹄疫的主要傳染源,且由于口蹄疫發病后患病牛會出現潰爛以及流膿等,且這些膿性物質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病原體,因此一旦病牛發生潰爛以及膿皰破裂等等,疫病的傳播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舍飼內能夠傳播病原體的渠道較多,病牛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等是主要傳染源,此外,被病牛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水源、飼料以及養殖器具等同樣具有傳染性,因此為了有效地防止口蹄疫疫病的流行和傳染,養殖人員需要嚴格做好養殖環境管理工作,發現病例后第一時間對病牛進行隔離,而后對養殖區域進行徹底消毒,防止病原體出現擴散。
牛口蹄疫的潛伏期較短,最長為1周左右,患病初期病牛會表現為發燒以及精神萎靡等現象,患病牛的體溫最高能夠達到40℃,隨著病情的加重,在牛的蹄部、口腔以及乳房上面會出現和花生米大小相似的水皰,繼而出現潰爛,在支氣管等一些位置同樣會出現水皰,而且在潰爛后還會出現黑棕色結痂,除此之外,在牛胃以及大小腸里面還會發生流血的情況。犢牛會出現不一樣的癥狀,心包膜周圍會發生出血現象,心肌切面上出現白色斑點,這種斑點和老虎身體上的花紋比較相似,所以又叫做“老虎斑”,這些都是心臟發生病變的具體表現。
由于口蹄疫有著極大的危害,因此在開展防控的過程中,要把重點放在“防”上面,制定科學有效的防疫體系,最大程度減少口蹄疫病出現的可能性,給牛群的生長發育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首先,要進行定期消毒,為了防止病原體產生抗藥性,所使用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換,且還要注重消毒的全面性,對于圍欄、料槽以及水槽等部位均要進行徹底消毒。除此之外,養殖人員還要做好飼料管理工作,若飼料中營養物質不足,則會對牛的自身免疫能力造成影響,當口蹄疫病原體進入牛體后就會由于自身免疫問題而導致患病,因此養殖人員需要確保使用的飼料中營養的全面性以及充足性。此外,養殖人員還需要在第一時間處理掉牛舍里面的垃圾和各種排泄物,同時清潔牛群使用過的一系列用具,杜絕病毒的繁殖機會,把口蹄疫病毒全面扼殺,并強化養殖場的衛生管理工作,要安排相關人員每天對牛舍進行打掃,在養殖過程中,牛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排泄物,且在冬季還會產生用于保溫的草墊等垃圾,這些養殖垃圾中往往會帶有各類有害物質,且糞便還是口蹄疫病原體繁殖的重要通道,基于此,養殖場內要專門修建用于存儲糞便垃圾的區域,且存放區域與飼養區域之間還應當保持安全距離。其次,要做好養殖場里面的清潔工作,當養殖人員和外界環境相接觸的時候,就一定要做好病毒檢測,保證沒有病毒被攜帶進養殖場。
制定完成防疫體系之后,各個養殖場的負責人員要對監督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對區域里面的具體養殖情況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當收到疫情信息的時候,就要時刻觀察數據變化,同時采取科學的解決措施,從上到下對口蹄疫病帶來的嚴重危害給予重視,而且可以找到有效的方式進行解決,同時也制止疫病的進一步傳播和蔓延,從而出現嚴重經濟損失。
在防控牛口蹄疫病的時候,檢疫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表現為在引進牛種類的過程中,在進行選種時,要對牛的自身習性以及選種的地區情況有明確的了解和掌握,保證不會發生疫病,同時引進的牛也能夠融入生活環境中,不會發生由于水土不服而導致病變的情況。同時,即便是正在售賣的牛,也要做好相關的檢疫制度,防止病牛在市場上售賣流通,從而危害到別的動物。在引種過程中,養殖人員首先應當確定引種地點非疫區,且在引種前仔細詢問疫苗接種情況,養殖人員要杜絕從疫區引種或者運輸途中經過疫區的情況,引種完成后要對引種車輛進行徹底消毒,且由于口蹄疫疾病存在1周左右的潛伏期,因此引種后的牛并不能立即混養,而是需要隔離一周左右,確定其沒有異常后才能夠進行混養。
接種疫苗可以使牛口蹄疫病出現的可能性顯著下降,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防控措施。因此,要做好對疫苗的研究以及注射,按照不同口蹄疫病的具體特點以及牛的特征情況來開展研究。把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作為例子,該疫苗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水牛、奶牛等都可以接種,同時還可以預防以及緊急接種。疫苗通常是粉色或白色濃稠液體,每半年可以接種1次,而且有著不錯的效果。
在牛養殖的過程中,要重視養殖場的透光通風性,同時還要使養殖場里面有適宜的溫濕度,讓牛群可以在健康良好的環境下成長發育。若是出現病牛,就要在第一時間進行隔離,可以在病牛出現潰爛的地方涂抹上高錳酸鉀溶液,每天都要涂抹2次,連續涂抹1周,同時還要使發生潰爛的地方避免和攜帶細菌的東西進行直接接觸,這樣才會使疫病有顯著減輕。
發生牛口蹄疫病之后,要對病區做好防疫工作,對區域里面的牛群開展檢疫工作,檢查沒有病毒的牛,把其運輸到安全區域,對于已經感染口蹄疫病的牛而言,要做好針對性的處理,控制住疫病的傳播和蔓延,保證沒有新疫病出現之后,再次開放封鎖區,同時在后續工作中要對該區域給予一定的重視和管理,防止疫病重新出現。